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卡爾威特教育開發孩子潛力

上帝給了他一個癡呆的兒子, 但是卡爾-威特通過自己的教育, 讓兒子成為了一個天才:8歲學會6種語言;9歲考入萊比錫大學;13歲發表數學論文, 並獲得哲學博士學位;16歲, 又獲得法學博士學位, 被柏林大學聘為法學教授。
一切的奇跡都來自卡爾-威特的天才教育法。

1、對孩子來說, 最重要的是教育, 而不是天賦。 孩子成長為天才還是庸才, 不是取決於天賦的條件, 而是取決於五六歲時的教育。 開展遊戲, 興趣記憶。 多種感官, 嘗試記憶。 動作演示, 準確記憶。 善用比喻, 理解記憶。 找准異同, 比較記憶。 發散思維, 創造記憶。

Advertisiment
綜合歸類, 邏輯記憶。 加強複習, 強化記憶。

2、在老威特的持之以恆的教育下, 雖然天生癡呆的兒子長到四五歲時, 他在各方面的能力已大大超過同齡孩子, 成為本地教育史的驚人事件。 正是老威特對兒子實施科學的全面化教育, 使小卡爾的成長非常健康, 學業也進步十分神速。

3、兒童的潛在能力是遵循遞減法則的, 如果從出生起就對他們進行理想的教育, 那麼他們的潛在的能力就可能達到100%。 為什麼早期教育能夠造就天才呢?要明白這個道理, 就要從兒童的潛在能力談起。 根據生物學、生理學、心理學等學科的研究, 人生來就具備一種特殊的能力。 不過, 這種能力是隱蔽地潛藏在人體內的, 表面上是看不出來的。 這就是潛在的能力,

Advertisiment
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天才能力。 因此, 天才並不是我們平常所認為的那種只有少數人才具有的稟賦, 而是潛藏在每個人的內心之中。 如果所有的孩子都受到同樣的教育, 那麼他們的命運就決定於其稟賦的多少, 但是今天的孩子大都受到非常不完全的教育, 所以他們的稟賦連一半都沒有發揮。 威特堅信, 教育的思想就在於使兒童的潛在能力達到十成。 然而, 教育開始的越晚, 兒童潛在的能力實現的機會就越小。 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 這種潛在能力都有各自的發展期, 如果錯過這個時期, 那麼就幾乎很難再發展。

4、對孩子的教育必須儘早開始, 開始越早, 取得的效果就越顯著, 孩子越有可能成為接近完美的人。

Advertisiment
因為即使是天生聰明的孩子, 在出生時有很好的起點, 但如果得不到正確的培養也不可能充分發揮其潛能, 那麼他終究也不會成材。 反之, 即使天賦不好, 但是後天得到合理的教育, 他也能夠成為優秀的人才。

5、人如同瓷器一樣, 小時候就形成他一生的雛形。 幼兒期就好比瓷器的黏土, 給予什麼樣的教育就會形成什麼樣的雛形。 事實上, 從出生起到3歲之前, 是一段最為重要的時期, 因為這一段時期, 孩子大腦接受事物的方法會影響他的一生。

6、嬰兒對多次重複的事物不會厭煩, 所以3歲以前也是硬灌時期。 嬰兒依靠動物的直覺, 具有在一瞬間掌握整體的模式識別能力, 這是成人遠遠不能及的。 他的大腦還處在一個空白狀態,

Advertisiment
無法像成人那樣進行分析, 因此, 可以說他具有一種不需要理解或領會的吸收能力。 老威特的教育理論核心就是:對兒童的教育必須與兒童的智力曙光同時開始。 哈佛女孩劉亦婷的母親劉衛華接受卡爾這一教育思想, 堅持早期教育, 使女兒的記憶能力明顯超越常規孩子。 語言訓練要從身邊事物開始, 巧妙地教他新單詞的發音和詞義。 當孩子稍微大點, 父母要天天給他講故事。 必須注意發音的準確性。

7、根據專家們的研究表明, 不是經過早期教育而是依靠天賦產生的神童, 只不過是一種病態的暫時現象。 這樣的神童往往容易夭折。
這就是10歲神童, 15歲才子, 20歲凡人諺語所表達的現象。

8、儘管小卡爾有許多興趣,

Advertisiment
從事各種活動, 可帶有偏見的人們還是認為他的生活除了坐在桌子前面, 其他什麼也不會幹。 他們甚至認為, 小卡爾除了學究式的知識外, 還有一點兒英語, 其他就一概不懂。 可是實際情況卻並非如此。 瞭解小卡爾的人都知道, 他坐在書桌前的時間比任何同齡人都少。 事實上, 他把大量的時間盡情地花費在了玩耍和運動上, 他是一個健康活潑的孩子。 各位父母一定想知道老威特到底使用了怎樣的獨特教育方法, 才使孩子能這樣既輕鬆愉快又學到了如此豐富的知識。 其實很簡單, 老威特的教育秘訣在於:喚起孩子的興趣和讓孩子提出問題。 老威特有一個教育原則, 就是教育不能強迫。

9、孩子的不良行為是因為精力不知道往何處使的緣故, 這其實也是一種精力浪費。在創造力方面,老威特鼓勵兒子多動手、多思考、多提問題。兩歲時,威特夫人每天堅持給他講故事,並且讓他參與猜測情節。在遊玩、散步和吃飯時,老威特總是想方設法地豐富小卡爾的知識。即使是普通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會成為不平凡的人。

10、隔代教育代替不了親子教育。迫於激烈的生存競爭,許多年輕的父母忙於工作,而將孩子全權交給老人。由於老人思想僵化、素質參差不齊,有的偏重于教孩子認字,以孩子能背唐詩宋詞為自豪;有的認為教育是孩子上學以後的事,只要現在不餓著,不凍著就行;有的無限溺愛,一切以孩子為中心,把孩子慣得渾身都是毛病。

11、在培養孩子的行為習慣方面,老威特的一條基本經驗就是:是非分明,始終如一。有家長疑問,為何自己孩子很聰明,但是學習卻不好。老威特認為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多數孩子沒有從小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的緣故。威特先生從不認為自己兒子有多麼高的天賦,也不相信成績差的孩子是因為他們天生智商低。老威特嚴格規定兒子的學習時間和遊玩時間,培養他專心致志的學習精神。他嚴禁兒子在學習語言和數學等知識方上敷衍了事,而要他養成精益求精的精神。他還注意培養小卡爾做事敏捷靈巧的習慣。正是由於在學習專業知識時專心致志,效率極高,才使小卡爾贏得了很多時間從事運動、休息和參加社交等。

12、福祿曾說:“國民的命運,與其說是操作在掌權者手中,倒不如說是握在母親的手中。因此,我們必須努力啟發母親—人類的啟蒙教育者。”我們騎馬,甚至也不雇傭不稱職的馬夫。但是有的母親卻把孩子交給無任何學識的奶媽。這樣的奶媽整天對孩子說,許做這個,不許做那個,因為她這樣最省事。但是這樣一來,非但不能發展孩子的能力,反而使之萎縮。家庭應該成為孩子的樂園。不良少年是冷酷家庭的產物。

13、人剛生下來時都不一樣,僅僅由於環境,特別是幼小時期所處的環境不同,有的人可能成為天才或英才,有的人則變成凡夫俗子甚至蠢材。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會成為不平凡的人。人生來就具備一種特殊的能力,它是隱秘地潛藏在人體內,我們稱之為潛能。這種潛能一旦被挖掘出來就是天才。因此,天才並不是我們平常所認為的那種只有少數人才具有的稟賦,而是人人內心都潛藏著的。兒童雖然具備這樣的潛能,但是這種潛能遵循遞減原則。教育越晚,兒童的能力實現越少。這是因為這種潛能均有一定的發展期,錯過這樣的時間就基本消失。

14、教育孩子的最重要之點就在於要不適時機地給孩子以發展其能力的機會,也就是說要讓孩子儘早發揮其能力。給3歲以前教育內容:一方面是反復灌輸語言、音樂、文字、計算和圖形等奠定智力的大腦活動基礎模式,另一方面則是輸入人生的基本準則和態度。人類的強弱,並非取決於人種或血統等因素,而是要看後天的教育與環境而定。

15、做父母的對子女的早期教育絕不是一種無效勞動。雖然在某些年月裡,好像被教育者處於沉睡狀態;但是,到後來終有一天,會看見大有好處的。
伏爾泰曾說:“忙是幸福的秘訣。”這也使用于孩子。總有事兒幹的孩子是幸福的。

16、培養觀察力是一切靈感的源泉。發展孩子的色彩感覺,培養孩子的記憶力。大自然是孩子的學習寶庫。幼兒在3歲以前,是語言發展的最佳期,因為語言既是進行思維的工具,也是接受知識的工具。若能在孩子6歲以前掌握準確的語言,那麼這個孩子的發展速度一定會很快,而且其速度是其他孩子無論如何也趕不上的。人的一生中,1至5歲是最富有語言才能的時期,父母千萬別讓這種才能白白枯死。

17、講故事不能只讓孩子被動地聽,應該要他複述。兒子這麼小,那些難懂的詞彙解釋了他也聽不懂。然而,這一行為的意義並不是讓他立刻記住或聽懂,而是解釋生詞的行為本身,教給兒子學習的態度和方法。如果大人在傳授知識的時候遇到難點就繞過去,孩子就會養成“不求甚解”的壞習慣。在孩子的樂趣中,最重要的是讀書。引導孩子讀書上,我利用故事的誘惑力實現這種過渡。我發現講故事的重要性,它不僅能豐富孩子的知識,而且能夠成為引導孩子看更多書的橋樑。我在講故事的時候,總是繪聲繪色,運用誇張的表情、形象生動的語言,並輔之以變幻不定手勢,甚至有時候站起來模仿故事人物的身形以不斷推動情節發展。兒子聽得如癡如醉,常常也禁不住跟著我手舞足蹈。但是我總是在講到最有趣的地方打住,並告訴兒子這個故事在哪本書裡,鼓勵他在閱讀中尋找快樂。

18、對於卡爾的教育,我首先是考慮發展他先天的個性,培養他的獨特見解和首創精神。對事物強烈的求知欲,對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是開啟智慧之門的鑰匙。在創造力方面我鼓勵兒子多動手、多思考、多提問題。不論兒子提出什麼樣的問題,我都耐心地給予解答。心理學家造就解讀出人的智慧結構是由觀察力、記憶力、注意力、想像力、思維力、語言表達力以及動手操作能力構成,其中思維能力則是智慧活動的核心。思維超常的孩子經常表現出良好的思維品質。思維的獨立性和創新性。

19、幼兒學外語應該及早,越早越好。因為在0到3歲時期,幼兒屬於學習語言的零困難期,就是說無論多麼拗口的語言,無論多麼複雜的發音,他都毫不困難地能夠掌握。唯有數學,它是一門純抽象的學科,只能依靠自己的思維能力,好動愛玩的孩子會覺得太枯燥。尤其是在學習乘法口訣的時候,難度更大。但是如果首先讓孩子對數學產生興趣,孩子仍然可以很高興地學習數學。所以教育者的專業性和對於該學科的興趣會決定教育的效果。

20、從卡爾很小時候我就有意識地教他加快頭腦運轉速度。對容易問題回答得快的人,對困難問題的回答也同樣很快,反之亦然。這種普遍存在的心理活動的速度差異,是決定智力差異的基本和固有的基礎。卡爾的靈活敏捷的頭腦完全得益於日常訓練。所以從教育一開始,就應該有速度培養意識。這最後會成為智力的一部分。

21、記憶力的差異主要表現在記憶速度、準確性、持久性、準備性和靈活性上。記憶對於孩子的個性、情感、意志等都有很重要的意義。
22、孩子的適應能力、反應速度比父母所想像的要慢得多,特別是在做遊戲的時候。父母陪孩子玩的時候,要根據孩子的反應速度來進行,否則,孩子會心有餘而力不足。父母必須順應他的反應,要有耐心,否則,就成了父母的獨角戲。孩子在玩的時候,充滿積極性和主動性。

23、卡爾,你要知道,一個男子漢並不只是身體強壯。真正的男子漢需要有智慧,有堅強的毅力,並且敢於承擔生活中的一切困難和挫折,應該有超人的勇氣。因為對兒子的嚴格教育他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卡爾已經養成了習慣,也就不會感到任何痛苦。我對兒子的嚴格不知不覺成為他對自己的嚴格要求。我們時常告誡他,沒有人能夠約束你,只有上帝和你自己。

24、對自信心的培養必須從孩子最小的時候就開始進行。我發現一個家庭的可貴之處就在於,他們注意對孩子獨立生活能力的培養。一個真正愛護孩子的父母應關注的是孩子將來是否能夠自己應付外面的世界。從根本而言,一個人性格中自信進取的因素,堅強的意志和勇氣等都將直接影響他對前途的選擇和把握,決定起生存與生活的方向和方式,決定其發揮自身所具備能量的程度。

25、教育的前提在於以一顆寬大的心來瞭解、引導。對待犯錯誤的孩子,教育的目的就是把這些不利的消極因素通過適當的管道轉化,引導出積極的有利因素。杜絕孩子說謊的最佳對策是不追究,讓他瞭解沒有說謊的必要。

26、卡爾的哭鬧能得到他想要的東西,下次他還會哭鬧。長大之後,他的能力、他的方式就不僅僅是哭鬧了。那種無禮將不只是針對他的母親,還會針對其他的一切。他會以無禮的方式要求其他的人來滿足他的要求。一味縱容孩子並不是關愛孩子。必須告訴孩子,哭鬧是沒有任何作用的。

27、我是這樣對待兒子的:如果卡爾在房間裡行為笨拙,撞翻了桌子,打翻了杯子,或者不小心弄壞了我的東西。這些事情並不是他無理取鬧,不屬於他應該負責的範圍。他並沒有惡意,並沒有向我挑戰,只是不小心把罷了。我不會去責怪和懲罰兒子,只是隨時提醒他以後要小心,不要那麼魯莽。但是如果卡爾為了引起我的注意或因為某件事情不順他的意而向我挑戰的話,我一定會採取一些方式制止和懲罰他。我對待兒子,一貫是是非分明,始終如一,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一切都要認真,這會對孩子產生良好的影響。我對卡爾的獎賞絕不會僅停留在物質上,而是要讓他體會到奮鬥與創造的真正喜悅。當孩子正在氣頭上,不要直接與他講理,因為這時他是什麼都聽不進去和不講理。父母不該向孩子發脾氣,否則,它就象傳染病,用發脾氣的方法制止發脾氣是不明智的,這只能使他的脾氣越發大。父母的粗暴和專制在孩子身上留下的陰影將永遠不可磨滅,這種陰影會讓一個本來善良和孩子變成兇殘的惡魔。我在對卡爾的教育上,從來不採取當眾訓斥的辦法,因為對孩子的教育應該建立在不傷害他自尊心的基礎上。否則,不但不會在某一問題上幫助孩子,反而會使他向相反的方面發展。我認為,父母在教育孩子時必須維護孩子的榮譽感。一個失去自尊心和榮譽感的孩子是很可怕的,也是最難教育的。對孩子的教育應該嚴格,但是嚴格不能傷害孩子的自尊心。我的教育方法是嚴格的,但絕不是專制。為了使孩子自重,必須信任他們。在卡爾犯錯時,我總以最簡單的方式讓他明白道理,而不是長篇大論和喋喋不休。我一直不主張體罰,也從來不對卡爾施行體罰。這樣的教育方法絕不能培育出優秀人才,只能造就出懦夫和蠢材。

28、提問是孩子獲取知識的嚮導,應充分利用它向孩子傳授知識。與孩子打交道感到痛苦是因為還沒有與孩子交心的緣故。我從不認為由於我比兒子懂得多,就有資格在他面前充當權威。最重要的教育方法就是要鼓勵孩子去相信自己,使他有積極進取的人生心態和百折不撓的意志力。同時我用各種方法來教育卡爾,防止他驕傲自滿。儘管這樣做要花很大的功夫,但我想最終一定會獲得圓滿的成功。一位著名的教育家多次講:“離開鼓勵,孩子就不能生存。”我對兒子的教育中深深感到:最重要的教育方法就是要鼓勵孩子相信自己。“你是非常聰明、非常好的孩子。”這是我在對卡爾的教育之中用得最多的一句話。每當兒子遇到困難和挫折時候,我總是用這麼一句世上最美的語言説明他擺脫內心的苦惱。對兒子的教育,我把培養他的想像力放在第一位,往往把它看得比知識更重要。喜歡背誦、說話、講故事的孩子是具有天賦的表現。情感方式有表揚、親吻、擁抱等口頭或身體的行為。這種方式取之于父母,千萬不要吝嗇。我總是在他表現出良好行為時給予誇獎,並且告訴他因為什麼事情而得到誇獎。要使你表揚和鼓勵的語言有變化,避免多餘的言詞。不斷尋找值得表揚的行為。我教育兒子:知識能博得人們的崇敬,善行只能得到上帝的讚譽。我認為不經過早期教育而靠天賦產生的神童,只不過是病態的暫時現象。這樣的神童,往往容易夭折。

29、同情和關心他人非常重要,它關係到一個孩子將來能否成為一個受歡迎的人。我教育兒子懂得獲得一點報酬是多麼艱難,並儘量教他把錢花得有意義一些。我告訴他僅僅買點心之類沒有多大的意義,而買書等工具卻可以永久發揮作用。孩子是最容易犯錯誤的人,但並非就是該寬容的人。

30、擁有堅忍不拔毅力的關鍵是正視生活中的挫折和失敗。做到這點,首先應有恒心,也就是說在認准一個目標後保持在該目標上的持久注意力。我反復強調,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就讓他自己去做,千萬別替他自己去做。培養孩子的生活小節要從培養良好的習慣著手。我非常注意培養兒子做事珍惜時間的習慣。如果兒子做一件事情密磨磨蹭蹭,即使做得好我也不會滿意。這對培養兒子雷厲風行的作風很有積極的作用。有求知欲和多種興趣肯定是一件好事,但還要看父母怎麼樣去教導。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孩子學會專心。只有專心孩子才能發揮出智力的最高水準。一個專心而智商不高的孩子能發揮出的能量會遠遠超過一個智商高而不專心的孩子。(來源:領育網)

這其實也是一種精力浪費。在創造力方面,老威特鼓勵兒子多動手、多思考、多提問題。兩歲時,威特夫人每天堅持給他講故事,並且讓他參與猜測情節。在遊玩、散步和吃飯時,老威特總是想方設法地豐富小卡爾的知識。即使是普通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會成為不平凡的人。

10、隔代教育代替不了親子教育。迫於激烈的生存競爭,許多年輕的父母忙於工作,而將孩子全權交給老人。由於老人思想僵化、素質參差不齊,有的偏重于教孩子認字,以孩子能背唐詩宋詞為自豪;有的認為教育是孩子上學以後的事,只要現在不餓著,不凍著就行;有的無限溺愛,一切以孩子為中心,把孩子慣得渾身都是毛病。

11、在培養孩子的行為習慣方面,老威特的一條基本經驗就是:是非分明,始終如一。有家長疑問,為何自己孩子很聰明,但是學習卻不好。老威特認為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多數孩子沒有從小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的緣故。威特先生從不認為自己兒子有多麼高的天賦,也不相信成績差的孩子是因為他們天生智商低。老威特嚴格規定兒子的學習時間和遊玩時間,培養他專心致志的學習精神。他嚴禁兒子在學習語言和數學等知識方上敷衍了事,而要他養成精益求精的精神。他還注意培養小卡爾做事敏捷靈巧的習慣。正是由於在學習專業知識時專心致志,效率極高,才使小卡爾贏得了很多時間從事運動、休息和參加社交等。

12、福祿曾說:“國民的命運,與其說是操作在掌權者手中,倒不如說是握在母親的手中。因此,我們必須努力啟發母親—人類的啟蒙教育者。”我們騎馬,甚至也不雇傭不稱職的馬夫。但是有的母親卻把孩子交給無任何學識的奶媽。這樣的奶媽整天對孩子說,許做這個,不許做那個,因為她這樣最省事。但是這樣一來,非但不能發展孩子的能力,反而使之萎縮。家庭應該成為孩子的樂園。不良少年是冷酷家庭的產物。

13、人剛生下來時都不一樣,僅僅由於環境,特別是幼小時期所處的環境不同,有的人可能成為天才或英才,有的人則變成凡夫俗子甚至蠢材。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會成為不平凡的人。人生來就具備一種特殊的能力,它是隱秘地潛藏在人體內,我們稱之為潛能。這種潛能一旦被挖掘出來就是天才。因此,天才並不是我們平常所認為的那種只有少數人才具有的稟賦,而是人人內心都潛藏著的。兒童雖然具備這樣的潛能,但是這種潛能遵循遞減原則。教育越晚,兒童的能力實現越少。這是因為這種潛能均有一定的發展期,錯過這樣的時間就基本消失。

14、教育孩子的最重要之點就在於要不適時機地給孩子以發展其能力的機會,也就是說要讓孩子儘早發揮其能力。給3歲以前教育內容:一方面是反復灌輸語言、音樂、文字、計算和圖形等奠定智力的大腦活動基礎模式,另一方面則是輸入人生的基本準則和態度。人類的強弱,並非取決於人種或血統等因素,而是要看後天的教育與環境而定。

15、做父母的對子女的早期教育絕不是一種無效勞動。雖然在某些年月裡,好像被教育者處於沉睡狀態;但是,到後來終有一天,會看見大有好處的。
伏爾泰曾說:“忙是幸福的秘訣。”這也使用于孩子。總有事兒幹的孩子是幸福的。

16、培養觀察力是一切靈感的源泉。發展孩子的色彩感覺,培養孩子的記憶力。大自然是孩子的學習寶庫。幼兒在3歲以前,是語言發展的最佳期,因為語言既是進行思維的工具,也是接受知識的工具。若能在孩子6歲以前掌握準確的語言,那麼這個孩子的發展速度一定會很快,而且其速度是其他孩子無論如何也趕不上的。人的一生中,1至5歲是最富有語言才能的時期,父母千萬別讓這種才能白白枯死。

17、講故事不能只讓孩子被動地聽,應該要他複述。兒子這麼小,那些難懂的詞彙解釋了他也聽不懂。然而,這一行為的意義並不是讓他立刻記住或聽懂,而是解釋生詞的行為本身,教給兒子學習的態度和方法。如果大人在傳授知識的時候遇到難點就繞過去,孩子就會養成“不求甚解”的壞習慣。在孩子的樂趣中,最重要的是讀書。引導孩子讀書上,我利用故事的誘惑力實現這種過渡。我發現講故事的重要性,它不僅能豐富孩子的知識,而且能夠成為引導孩子看更多書的橋樑。我在講故事的時候,總是繪聲繪色,運用誇張的表情、形象生動的語言,並輔之以變幻不定手勢,甚至有時候站起來模仿故事人物的身形以不斷推動情節發展。兒子聽得如癡如醉,常常也禁不住跟著我手舞足蹈。但是我總是在講到最有趣的地方打住,並告訴兒子這個故事在哪本書裡,鼓勵他在閱讀中尋找快樂。

18、對於卡爾的教育,我首先是考慮發展他先天的個性,培養他的獨特見解和首創精神。對事物強烈的求知欲,對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是開啟智慧之門的鑰匙。在創造力方面我鼓勵兒子多動手、多思考、多提問題。不論兒子提出什麼樣的問題,我都耐心地給予解答。心理學家造就解讀出人的智慧結構是由觀察力、記憶力、注意力、想像力、思維力、語言表達力以及動手操作能力構成,其中思維能力則是智慧活動的核心。思維超常的孩子經常表現出良好的思維品質。思維的獨立性和創新性。

19、幼兒學外語應該及早,越早越好。因為在0到3歲時期,幼兒屬於學習語言的零困難期,就是說無論多麼拗口的語言,無論多麼複雜的發音,他都毫不困難地能夠掌握。唯有數學,它是一門純抽象的學科,只能依靠自己的思維能力,好動愛玩的孩子會覺得太枯燥。尤其是在學習乘法口訣的時候,難度更大。但是如果首先讓孩子對數學產生興趣,孩子仍然可以很高興地學習數學。所以教育者的專業性和對於該學科的興趣會決定教育的效果。

20、從卡爾很小時候我就有意識地教他加快頭腦運轉速度。對容易問題回答得快的人,對困難問題的回答也同樣很快,反之亦然。這種普遍存在的心理活動的速度差異,是決定智力差異的基本和固有的基礎。卡爾的靈活敏捷的頭腦完全得益於日常訓練。所以從教育一開始,就應該有速度培養意識。這最後會成為智力的一部分。

21、記憶力的差異主要表現在記憶速度、準確性、持久性、準備性和靈活性上。記憶對於孩子的個性、情感、意志等都有很重要的意義。
22、孩子的適應能力、反應速度比父母所想像的要慢得多,特別是在做遊戲的時候。父母陪孩子玩的時候,要根據孩子的反應速度來進行,否則,孩子會心有餘而力不足。父母必須順應他的反應,要有耐心,否則,就成了父母的獨角戲。孩子在玩的時候,充滿積極性和主動性。

23、卡爾,你要知道,一個男子漢並不只是身體強壯。真正的男子漢需要有智慧,有堅強的毅力,並且敢於承擔生活中的一切困難和挫折,應該有超人的勇氣。因為對兒子的嚴格教育他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卡爾已經養成了習慣,也就不會感到任何痛苦。我對兒子的嚴格不知不覺成為他對自己的嚴格要求。我們時常告誡他,沒有人能夠約束你,只有上帝和你自己。

24、對自信心的培養必須從孩子最小的時候就開始進行。我發現一個家庭的可貴之處就在於,他們注意對孩子獨立生活能力的培養。一個真正愛護孩子的父母應關注的是孩子將來是否能夠自己應付外面的世界。從根本而言,一個人性格中自信進取的因素,堅強的意志和勇氣等都將直接影響他對前途的選擇和把握,決定起生存與生活的方向和方式,決定其發揮自身所具備能量的程度。

25、教育的前提在於以一顆寬大的心來瞭解、引導。對待犯錯誤的孩子,教育的目的就是把這些不利的消極因素通過適當的管道轉化,引導出積極的有利因素。杜絕孩子說謊的最佳對策是不追究,讓他瞭解沒有說謊的必要。

26、卡爾的哭鬧能得到他想要的東西,下次他還會哭鬧。長大之後,他的能力、他的方式就不僅僅是哭鬧了。那種無禮將不只是針對他的母親,還會針對其他的一切。他會以無禮的方式要求其他的人來滿足他的要求。一味縱容孩子並不是關愛孩子。必須告訴孩子,哭鬧是沒有任何作用的。

27、我是這樣對待兒子的:如果卡爾在房間裡行為笨拙,撞翻了桌子,打翻了杯子,或者不小心弄壞了我的東西。這些事情並不是他無理取鬧,不屬於他應該負責的範圍。他並沒有惡意,並沒有向我挑戰,只是不小心把罷了。我不會去責怪和懲罰兒子,只是隨時提醒他以後要小心,不要那麼魯莽。但是如果卡爾為了引起我的注意或因為某件事情不順他的意而向我挑戰的話,我一定會採取一些方式制止和懲罰他。我對待兒子,一貫是是非分明,始終如一,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一切都要認真,這會對孩子產生良好的影響。我對卡爾的獎賞絕不會僅停留在物質上,而是要讓他體會到奮鬥與創造的真正喜悅。當孩子正在氣頭上,不要直接與他講理,因為這時他是什麼都聽不進去和不講理。父母不該向孩子發脾氣,否則,它就象傳染病,用發脾氣的方法制止發脾氣是不明智的,這只能使他的脾氣越發大。父母的粗暴和專制在孩子身上留下的陰影將永遠不可磨滅,這種陰影會讓一個本來善良和孩子變成兇殘的惡魔。我在對卡爾的教育上,從來不採取當眾訓斥的辦法,因為對孩子的教育應該建立在不傷害他自尊心的基礎上。否則,不但不會在某一問題上幫助孩子,反而會使他向相反的方面發展。我認為,父母在教育孩子時必須維護孩子的榮譽感。一個失去自尊心和榮譽感的孩子是很可怕的,也是最難教育的。對孩子的教育應該嚴格,但是嚴格不能傷害孩子的自尊心。我的教育方法是嚴格的,但絕不是專制。為了使孩子自重,必須信任他們。在卡爾犯錯時,我總以最簡單的方式讓他明白道理,而不是長篇大論和喋喋不休。我一直不主張體罰,也從來不對卡爾施行體罰。這樣的教育方法絕不能培育出優秀人才,只能造就出懦夫和蠢材。

28、提問是孩子獲取知識的嚮導,應充分利用它向孩子傳授知識。與孩子打交道感到痛苦是因為還沒有與孩子交心的緣故。我從不認為由於我比兒子懂得多,就有資格在他面前充當權威。最重要的教育方法就是要鼓勵孩子去相信自己,使他有積極進取的人生心態和百折不撓的意志力。同時我用各種方法來教育卡爾,防止他驕傲自滿。儘管這樣做要花很大的功夫,但我想最終一定會獲得圓滿的成功。一位著名的教育家多次講:“離開鼓勵,孩子就不能生存。”我對兒子的教育中深深感到:最重要的教育方法就是要鼓勵孩子相信自己。“你是非常聰明、非常好的孩子。”這是我在對卡爾的教育之中用得最多的一句話。每當兒子遇到困難和挫折時候,我總是用這麼一句世上最美的語言説明他擺脫內心的苦惱。對兒子的教育,我把培養他的想像力放在第一位,往往把它看得比知識更重要。喜歡背誦、說話、講故事的孩子是具有天賦的表現。情感方式有表揚、親吻、擁抱等口頭或身體的行為。這種方式取之于父母,千萬不要吝嗇。我總是在他表現出良好行為時給予誇獎,並且告訴他因為什麼事情而得到誇獎。要使你表揚和鼓勵的語言有變化,避免多餘的言詞。不斷尋找值得表揚的行為。我教育兒子:知識能博得人們的崇敬,善行只能得到上帝的讚譽。我認為不經過早期教育而靠天賦產生的神童,只不過是病態的暫時現象。這樣的神童,往往容易夭折。

29、同情和關心他人非常重要,它關係到一個孩子將來能否成為一個受歡迎的人。我教育兒子懂得獲得一點報酬是多麼艱難,並儘量教他把錢花得有意義一些。我告訴他僅僅買點心之類沒有多大的意義,而買書等工具卻可以永久發揮作用。孩子是最容易犯錯誤的人,但並非就是該寬容的人。

30、擁有堅忍不拔毅力的關鍵是正視生活中的挫折和失敗。做到這點,首先應有恒心,也就是說在認准一個目標後保持在該目標上的持久注意力。我反復強調,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就讓他自己去做,千萬別替他自己去做。培養孩子的生活小節要從培養良好的習慣著手。我非常注意培養兒子做事珍惜時間的習慣。如果兒子做一件事情密磨磨蹭蹭,即使做得好我也不會滿意。這對培養兒子雷厲風行的作風很有積極的作用。有求知欲和多種興趣肯定是一件好事,但還要看父母怎麼樣去教導。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孩子學會專心。只有專心孩子才能發揮出智力的最高水準。一個專心而智商不高的孩子能發揮出的能量會遠遠超過一個智商高而不專心的孩子。(來源:領育網)

相關用戶問答
  • 3回答

    跟寶寶玩角色遊戲能開發孩子大腦嗎?

    角色遊戲是幼兒通過扮演角色,運用想像,創造性地反映個人生活印象的一種遊戲,通常都有一定的主題,如娃娃家、商店、醫院,等等,所以又稱為主題角色遊戲。角色遊戲過程是創造性想像的過程。在角色遊戲中,創造性... [詳細答案]

  • 5回答

    教育4歲孩子的問題。

    以朋友的身份和她溝通,多可以瞭解孩子們的想法,在沒瞭解真相前不要隨便批評她。四歲是剛開始學習判斷是非對錯的時候,家長要支援錯誤,儘量給她講道理,平時多鼓勵她,和他們在一起的時候多樹立正面的榜樣,孩子... [詳細答案]

  • 5回答

    早期教育都教孩子什麼?有沒有必要去早教機構啊?

    早教可以促進大腦發展和身體成長,讓孩子越來越聰明,身體越來越靈活。促進感覺統合,使孩子在入學後具有最佳的學習能力和動手能力的,所以就孩子是有必要去早教機構的哦。 [詳細答案]

  • 6回答

    怎樣教育五歲孩子不膽怯

    孩子這種表現的話,可能是家人平時對孩子過度保護的原因,孩子受了欺負回家哭泣的時候,可以和他共情,讓孩子自己學會處理衝突。 [詳細答案]

  • 7回答

    我如何教育5歲孩子?

    要注意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要注意培養孩子的價值觀、道德觀,孩子需要民主和諧的家庭,需要教育者要充滿愛心、耐心,要用欣賞的眼光看孩子,發現孩子的優點,多鼓勵孩子,通過身邊的小事,把教育融入到生活的...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