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千金市骨的成語故事

1 千金市骨的故事

戰國時, 燕國曾一度被齊國打敗。 燕昭王繼位後, 決心收拾殘局, 招賢納士, 以便重振國威, 向齊國報仇。 為此, 昭王向一個叫郭隗的人求教說:“現在燕國處境困難, 我想廣招人才, 幫我治理國家, 你看怎樣才能找到有才能的人呢?”郭隗沒有直接回答昭王提出的問題, 而是給他講了一個故事。 郭隗說:

從前, 有一個國君想得到一匹千里馬, 於是貼出告示, 說願出一千兩黃金來購買。 3年過去了, 千里馬仍沒買到, 國君悶悶不樂。 這時, 有個侍臣向國君請求出去尋求千里馬。

侍臣找了3個月, 終於找到了線索,

Advertisiment
可到地方一看, 馬已經死了。 侍臣拿出了500兩黃金買回了那匹千里馬的頭骨。 誰知國君見花了這麼多錢買回來一堆馬骨頭, 非常生氣, 把這個侍臣訓斥一頓。 國君說:“我要的是活馬, 你買了這堆馬骨頭有什麼用?”侍臣回答說:“大王要買千里馬, 可3年都沒買到。 其實並非世上沒有這種馬, 而是人們不相信你真會捨得出1000兩重金來買。 現在我拿500兩黃金給你買了千里馬的骨頭, 消息傳出去, 很快就有人把千里馬給你牽來。 ”國君一聽侍臣說得有道理, 就沒有再怪罪他。 果然, 不到一年時間, 就有好幾匹千里馬送到了國君手中。

郭隗講完這個故事後, 對燕昭王說:“大王真想招納賢士, 就先從我開始吧。 大家看到像我這樣的人都能重用,

Advertisiment
那些比我更有才能的人還會猶豫嗎?這樣不愁遠隔千里, 人才會主動找上門來。 ”

燕昭王認為郭隗說得有道理, 便首先重用了他。 消息傳開, 果然不少有勇有謀的人物紛紛來到燕國的都城。 燕昭王依靠這些人, 經過28年的努力, 終於治理好了國家, 並聯合秦、楚等國一起打敗了齊國, 收復了失地, 洗刷了過去失敗的恥辱。

2 千金市骨的材料

【注音】qiān jīn shì gǔ

【出處】宋·黃庭堅《詠李伯時摹韓幹三馬次蘇子由韻》:“千金市骨今何有, 士或不價五羖[gǔ]皮。 ”

【解釋】用重價購買千里馬的骨頭, 比喻重視人才, 渴望求得人才的願望。

【用法】作賓語;比喻招攬人才的迫切

【近義詞】千金買骨

【反義詞】懷才不遇、驥伏鹽車

【年代】古代

3 千金市骨的點評

做事除了有良好的願望,

Advertisiment
還必須有恰當的方法, 要知道變通。 因此我們不但要樹立人才觀念, 更要合理的優化配置人才, 用好的制度發揮人才優勢。 當然, 如果你是人才, 你就要敢於自我推薦, 有時不是沒有機會, 而是看你有沒有抓住機會的能力。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