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千萬別這樣批評孩子,真會毀了他!可惜99%的父母都做錯了

-01-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 由於缺乏自控能力, 總會做出一些出格的舉動。 比如搶奪其他小朋友的玩具, 生氣時拍打其他小朋友的頭...這時候, 恰當的批評是一定要有的。 這裡體現著小孩子的教養, 也反映出家長的素質。

但是, 生活中的父母又往往遇到這樣的疑問, “我們可沒慣著孩子, 他一有什麼錯誤, 我們都會批評他, 告訴他一定要改正, 可是孩子就跟沒聽見一樣。 ”或者說:“我的孩子太皮了, 我們打也打了, 罵也罵了就是不管用, 我們是真的沒辦法了!”

這種油鹽不進、批評失效的狀態, 真的令媽媽非常無奈。

Advertisiment

-02-

難道說是自己倒楣攤上了壞孩子?難道真的是因為孩子小, 這就是孩子本來的樣子?

其實, 都不是, 最主要的原因, 還是家長的批評方式、心態沒有把握好。

我們強調批評的目的, 是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然後改正錯誤, 從而逐漸養成好的習慣!但是, 在實際的批評過程中, 我們或多或少摻雜了個人的情緒, 從而偏離了批評的目的。


-03-

什麼樣的批評, 收效甚微?

情緒化太重的批評

我們常常被孩子錯誤惹毛, 於是, 不管是工作上的怨氣、家庭中的不順、孩子學習成績不好, 都會一股腦地爆發出來。 家長雙手叉腰:“你說你能不能讓我省點心?我這天天拼命工作都是為了誰?怎麼還這麼不懂事......”

一陣狂風暴雨過後, 家長的心漸漸平靜下來,

Advertisiment
又開始扮演慈母的角色, “知道錯了嗎?”孩子呢, 會不自覺地點點頭表示同意, 我們心滿意足, 相信他以後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

我們總是這樣想, 但事與願違, 於是你又去吼孩子。 而可曾想過, 其實孩子第一次犯錯, 你已經把他嚇的昏了頭, 他根本不會去考慮是做錯了什麼讓你如此生氣。

翻舊賬的批評

孩子只是沒有完成作業就跑出去玩了。 但我們在盛怒之下, 會聯想到他以前犯的很多錯誤:沒有收拾自己的房間、寫作業磨蹭、忘記給花草澆水、弄哭別的小朋友......

聽你說完這些, 孩子都會感覺自己一無是處, 感覺媽媽對自己百般挑剔。 但作為家長我們是否意識到, 沒收拾房間是規則問題, 寫作業磨蹭是習慣問題, 給花草澆水是任務問題,

Advertisiment
弄哭小朋友是人際問題。

年幼的孩子只是一頭霧水地聽著, 只知道大人很生氣, 自己做錯了許多事, 但為什麼會做錯這些事, 原因何在, 他依然不明白。

性格倔強點的孩子, 會很不服氣地反駁你;性格內向的孩子會因此背上沉重的包袱, 沉浸在被拋棄的感覺中, 對自己的錯誤耿耿於懷。

“貼標籤式”的批評

一個媽媽在遊樂場裡是這樣批評自己孩子:孩子看到霜淇淋就管媽媽要霜淇淋吃, 這個媽媽就說, 你怎麼就這麼饞呢, 剛才不是剛喝了飲料了麼, 怎麼又要吃霜淇淋啊, 你就知道吃, 也沒看你學習這麼用心!

諸如, “你做事總是這麼不小心”, “你這個人沒有責任感”, “你太膽小”, “你太自私”, 這樣的話不僅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Advertisiment
也會影響親子關係。

而且, 孩子無法從錯誤中吸取任何教訓, 只是教會了孩子如何為自己的錯誤尋找客觀因素。 “我就是粗心”、“我就是膽小”、“我就是自私”, 這一切, 對改善行為沒有任何幫助。

-04-

怎樣的批評方式才會有效?

調整家長自己的情緒

孩子犯錯, 第一時間生氣, 人之常情。 而我們提倡, 越是在這種時候, 越是要選擇暫時回避, 因為在很多時候, 惹你生氣的並不一定是孩子故意的錯, 也有可能是你錯怪了孩子。

孩子的心思細膩而脆弱。 當你在沒有弄清楚事情真相之前, 深呼吸, 冷靜下來。 要不然, 狂風暴雨般的批評, 很容易變成以大欺小的發洩。

告訴孩子錯在哪裡

但孩子犯錯, 一定要第一時間指出來並幫孩子改正。

Advertisiment
不能因為家長今天心情好, 就從寬處理, 哪天心情不好, 又對孩子同樣的錯誤拳打腳踢。 孩子不會認為自己的錯的, 因為你曾經原諒過他, 而只會把家長的舉動認為故意刁難自己。

批評是要讓孩子明白自己錯了, 而不是發洩我們自己不滿的情緒的。 所以你一定要解釋給他聽, 他錯在哪裡了。

只有讓孩子明白自己錯在哪裡了, 他才能成長。

調整好批評態度, 要尊重孩子

批評孩子, 就是為了幫孩子改正這次出現的錯誤, 所以請本著“幫助”的姿態, 去跟孩子就事論事地交談。

批評孩子犯錯誤的時候不要忘了肯定孩子, 雖然這一次做錯了, 但是你平時的表現還是很好的, 在其他方面也是做得不錯的, 你並不是一個壞孩子, 只是在這個事情上犯了一個錯誤,你將來是會改正進步的。

千萬不要一巴掌呼在孩子頭上,然後大喝一聲:反了你了!不聽話,滾蛋!

就事論事,不貼標籤

批評孩子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注意就事論事,不貼標籤,更不要對孩子的品質做定性的負面評價。

像上面那個媽媽,上來就說孩子饞,就給孩子貼個標籤,這樣的標籤就會給孩子很大的心理暗示,讓他覺得自己就是個壞孩子,改不了了,慢慢的就放棄了自身的成長。

所以,在批評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就講他這件事情上哪裡做錯了,千萬不要翻舊賬,不要把他一次的錯誤無限的放大。

只是在這個事情上犯了一個錯誤,你將來是會改正進步的。

千萬不要一巴掌呼在孩子頭上,然後大喝一聲:反了你了!不聽話,滾蛋!

就事論事,不貼標籤

批評孩子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注意就事論事,不貼標籤,更不要對孩子的品質做定性的負面評價。

像上面那個媽媽,上來就說孩子饞,就給孩子貼個標籤,這樣的標籤就會給孩子很大的心理暗示,讓他覺得自己就是個壞孩子,改不了了,慢慢的就放棄了自身的成長。

所以,在批評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就講他這件事情上哪裡做錯了,千萬不要翻舊賬,不要把他一次的錯誤無限的放大。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