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動手“玩”創意 激發創造力

“玩”在大多數家長的觀念中, 只是_抑消消遣、娛樂, 甚至在有些時候成為佔用學習時間的罪魁禍首。 而事實上, 孩子很多時候都是在玩中學習的。 藝術對於孩子來說也是如此, 它更像是一種遊戲, 讓孩子以一種放鬆的心態, 全身心地體驗藝術創作的樂趣, 而想像力、創造力也在這種放鬆的環境中得到生長。

作為家長, 我們應該瞭解玩對孩子發展與成長的教育功能, 進而探討“玩什麼”和“怎麼玩”。

從自家做起, 小小創意館

為孩子營造發展創造力的環境, 需要從我們身邊的一點一滴做起。 我們可以在孩子的臥室裡開闢一個工作室,

Advertisiment
裡面擺放好各種新奇好玩的美術工具, 包括紙藝工具。 牆上可以貼上富有創意的畫作, 牆角也許還掛著親手製作的蜘蛛網, 房門上有自己設計的門牌開關上也能發揮創意進行改造。 看看這只可愛的齙牙兔, 它的兩顆雪白的大板牙原來是電燈的開關。

可以摸的藝術品

孩子們的手指都是“貪吃蛇”, 每一種沒見過的材料, 他們都躍躍欲試, 想去“嘗一嘗”不同的質感一黏黏的膠水、涼涼的顏料、軟軟的棉花、紮紮的鞋刷……為此, 我專門做了一頭“觸感牛”, 它身上的每一個部位都是由不同材質組成的, 可以讓孩子們感受到不同材質帶來的觸覺體驗。

傾聽孩子的想法

家長的美育觀念非常重要, 很多家長都會不自覺地以成人的眼光和標準要求孩子,

Advertisiment
希望他們做的每一個作品都是像的, 是可以拿出來展示的, 甚至是可以炫耀的, 而不給小孩子更多嘗試探索的機會。

其實, 大人是藝術的小孩兒, 孩子才是天生的藝術家。 家長要瞭解作品背後的故事, 多和孩子溝通交流, 聆聽孩子的想法。 你會發現, 孩子眼中的世界遠比我們所認為的精彩!在父母的鼓勵下, 孩子也會獲得自我認同, 越發自信, 同時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思考能力也會得到提升。

建立靈感回收箱

靈感可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 這需要平時的點滴積累。 為孩子設計一個靈感回收箱可以幫助孩子隨時開後創意。

在收集過程中, 孩子會有自己的想法。 家長要幫助他選擇一定的收集範圍。

Advertisiment
之後要對這些物品進行分類管理, 司以把它們放到小盒中, 貼上標籤注明。 這樣, 可以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觀察習慣。

看看我們舊物改造的創意作品吧!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