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劣勢地位幼兒的同伴關係指導方法

如何指導劣勢地位的幼兒與同伴交往呢?

(1)從氣質人手, 培養幼兒的同伴交往能力

有人認為, 有些幼兒的先天氣質影響到其與同伴的關係, 而且很難改變。 氣質是行為的最初表現, 影響著幼兒在幼稚園裡對同伴和教師的反應。 要想在交往中獲得成功, 幼兒必須知道他人的想法並能理解他人的觀點和思想。 那些對社交問題能夠提出更好解決辦法的幼兒, 能更有效地解決社交衝突, 並且大多在同伴關係中處於受歡迎的地位。 成人可以從幼兒氣質表現中得到一些資訊, 比如那些在家裡和學校裡都表現出性子急、脾氣大、易衝動、好動、攻擊他人等特點的幼兒通常容易被同伴所拒絕。

Advertisiment
而那些經常處於焦慮、恐懼狀態, 表現為退縮、不愛活動、反應較為遲緩的幼兒則容易被同伴甚至教師所忽視。

隨著幼兒發展進入不同階段, 氣質在一定程度上也發生著變化。 從氣質特點人手, 從認知、情感和行為角度設計的一些遊戲活動, 已被實踐證明能有效改善幼兒的同伴關係, 所以教師可以從改善氣質人手來培養幼兒的同伴交往能力(劉文、梁楠、楊麗珠, 2007)。 教師可以通過一些遊戲幫助幼兒掌握更好的解決糾紛的辦法, 幫助幼兒改善其同伴關係, 如下例:

名稱:“我會怎麼做呢?”

目的:

1.引導幼兒解決同伴之間的糾紛, 幫助其掌握更好的辦法;

Advertisiment

2.教育幼兒與同伴交往時相互友愛才能快樂。

過程:

1.教師假設一種情境:一隻小貓、一隻小狗正在一起玩皮球。 玩了一會兒, 他們吵了起來, 小貓想多玩一會兒, 小狗也想多玩一會兒。

2.教師問:“有沒有什麼好辦法, 不讓小貓和小狗吵架啊?”每個幼兒都提出一種或幾種方法, 然後由其他幼兒和教師評價。

3.教師問:“小朋友們在一起玩的時候也會碰到這種情況, 這時應該怎麼辦呢?”

4.教師和幼兒一起討論辦法, 並引導幼兒一步步得出更好的結論。 在活動中, 教師要注意引導幼兒找出更好的解決辦法, 教師還可以故意說出不恰當的解決辦法, 讓幼兒進行評價。

(2)對症下藥, 揚長避短, 恢復社交地位

如何關注那些處於社交劣勢的幼兒呢?首先教師要通過觀察和調查得知本班幼兒的同伴關係概況,

Advertisiment
瞭解哪些幼兒是經常會被同伴拒絕的, 哪些幼兒是經常被忽視的。 然後通過觀察和訪談來得知這些幼兒被拒絕或被忽視的原因, 對症下藥。 有些可能是因為攻擊性強, 經常欺負別的小朋友而被同伴拒絕;有些可能是因為個人衛生習慣不好;還有一些可能是因為個性內向, 不敢和其他小朋友交流。 原因很多, 這需要教師和家長針對不同的原因, 對症下藥, 採取不同的方法。 教師還可以加強與家長的交流, 發現孩子的閃光點, 並利用這些閃光點使其重塑在同伴中的地位, 如下例:

5歲的豆豆很聰明但不愛表達自己, 而且沒有自信, 對周圍的事物和遊戲總是表現得缺少興趣。

Advertisiment
別的小朋友在玩遊戲時, 她總是靜靜地坐在一旁看圖畫書或者看窗外。 劉老師與豆豆的母親交流後得知豆豆很喜歡講故事, 於是便經常給豆豆提供在班裡講故事的機會, 並給予表揚。 還任命她為“森林故事會”的導演, 讓她教別的小朋友如何繪聲繪色地講故事。 幾天後, 每天自由活動時好幾個小朋友都爭著讓豆豆聽自己講故事, 豆豆也和大家熱絡開來, 有說有笑的。

(3)家園配合, 適時適當指導

家長應該鼓勵孩子走出家庭, 尋找同伴。 尤其是獨生子女, 由於他們在家中整天只與成人打交道, 與同齡人接觸少, 更需要讓他們到外面的世界中去發展社會交往能力和交往的敏感性。 在同伴交往中,

Advertisiment
家長適時的指導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的例子中, 媽媽的調節使兩名幼兒不僅有了遊戲的機會, 而且瞭解了溝通的方法。

在社區的公共活動區, 小雪和軒軒為了一輛小汽車搶了起來。 小雪大叫著:“小汽車是我的!”軒軒也大聲喊著:“小汽車是我的!”還打了小雪一下。 小雪的媽媽看見了, 急忙跑過來把他們拉開:“你們不是好朋友嗎?為什麼打架?”軒軒噘著嘴:“不是好朋友, 汽車不給我玩!”小雪的媽媽對小雪說:“媽媽平時是怎麼對你說的, 玩具要和小朋友一起玩。 再說, 小汽車一個人玩並不好玩, 要開來開去才好玩。 小雪, 你站在這邊, 讓軒軒站在那一邊, 你把車開過去給軒軒, 軒軒再開給你, 這樣小汽車不就跑起來了嗎?”小雪和軒軒聽話地面對面站好, 拉開了約三米的距離,媽媽示範著把車推向軒軒:“軒軒快把車掉個頭開給我們。”軒軒把車拿了起來,往前一推,車開到了小雪的眼前,小雪高興起來,說:“你開得真准,不過我能開得更快!”於是,兩人高高興興地玩了起來。

我們在幼稚園裡還發現這樣一些現象,那些著裝比較奇特、邋遢不講衛生、過於肥胖、發音不標準(有異地口音)的幼兒常常被同伴嘲笑,在交往中遭到同伴的拒絕(曾守錘、吳華清,2004)。因此,還需要家長培養幼兒良好的衛生習慣,保持外表的乾淨整潔,不要因為這些讓幼兒被他人拒絕,同時也要教育幼兒接受和悅納不同體型、膚色和語言的同伴。

幼兒同伴關係的改善,同伴交往的增強,不僅需要家長、教師的引導,幼兒的配合,還需要幼稚園乃至社會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比如社區要為幼兒提供安全的活動場地、環境及器具等。

拉開了約三米的距離,媽媽示範著把車推向軒軒:“軒軒快把車掉個頭開給我們。”軒軒把車拿了起來,往前一推,車開到了小雪的眼前,小雪高興起來,說:“你開得真准,不過我能開得更快!”於是,兩人高高興興地玩了起來。

我們在幼稚園裡還發現這樣一些現象,那些著裝比較奇特、邋遢不講衛生、過於肥胖、發音不標準(有異地口音)的幼兒常常被同伴嘲笑,在交往中遭到同伴的拒絕(曾守錘、吳華清,2004)。因此,還需要家長培養幼兒良好的衛生習慣,保持外表的乾淨整潔,不要因為這些讓幼兒被他人拒絕,同時也要教育幼兒接受和悅納不同體型、膚色和語言的同伴。

幼兒同伴關係的改善,同伴交往的增強,不僅需要家長、教師的引導,幼兒的配合,還需要幼稚園乃至社會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比如社區要為幼兒提供安全的活動場地、環境及器具等。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