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剛生下的寶寶竟骨折了,這種情況按時產檢也查不出來!

有位寶媽前天生了個男寶寶, 咳嗽醫生說她的寶貝骨折了, 是產傷, 這是怎麼回事呢?其實寶寶在出生過程中也是有可能受到一些損傷的, 這種損傷可以稱之為新生兒產傷。

由於現在醫療技術飛速發展, 只要按時進行產前檢查, 產傷的出現概率其實並不高, 但是嚴重的產傷會導致新生兒終身殘疾甚至死亡, 所以菌菌決定今天還是給大家科普下關於新生兒產傷的問題。

原因

1、巨大兒

在分娩過程中, 巨大兒的腦袋很容易卡在骨盆入口, 這也是導致產傷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般孕期體重增加超標的准媽媽,

Advertisiment
寶寶是巨大兒的可能性更大。

2、胎位不正

當寶寶胎位不正的時候容易發生難產, 而難產處理不當就會導致產傷。

3、早產兒

早產兒各個器官的發育都不如足月寶寶成熟, 所以發生產傷的概率也會更高。

4、人工輔助器械助產

一般寶寶不容易出來的時候, 醫生就會使用輔助器械助產, 胎頭吸引器及產鉗就是用牽引的方法協助胎兒娩出的器械, 如果使用不當就會造成產傷。

5、母親體重超標

孕前體重及孕期體重增加超標也容易發生難產, 所以新生兒產傷發生率會比體重正常的准媽媽高。

6、子宮收縮乏力

子宮收縮乏力會使產程延長, 增加手術機會, 也容易增加產傷發生的概率。

症狀

1、產瘤

在生產的時候, 由於生產時間過長或者是媽媽的骨盆過小,

Advertisiment
導致寶寶的頭皮的受到外傷, 導致表淺部位受到壓迫而出現水腫。

一般不需要治療, 水腫會隨著日常的血液迴圈逐漸散去, 大概3天左右就會消失。

2、頭顱血腫

在生產過程中, 如果寶寶的胎位異常或者生產過程中使用了產鉗, 就可能會造成寶寶顱內血管發生破裂, 這種出血情況也就是頭顱血腫。

一般不用什麼治療, 血腫就會自行吸收掉, 只要注意護理就可以了。 如果時間長沒有好轉, 既要及時告訴醫生, 醫生會及時處理的。

3、顱內出血

在分娩過程中, 如果胎頭受的壓力過大或者局部受壓不均就會導致寶寶顱內出血, 需外科手術治療。 家長在護理的時候要注意觀察寶寶情況, 挪動寶寶的時候動作要輕柔。

Advertisiment

4、顱骨骨折

a.線性骨折:由於寶寶的頭骨在生產時受到壓迫引起的。 大部分的單純性線性骨折不需要治療, 會自行癒合。

b.顱凹陷性骨折:可能與產道擠壓、產鉗使用不當及出生後頭部外傷等有關, 常需要神經外科手術矯正。

5、鎖骨骨折

大多數都是因為寶寶體重過重或者胎位不正導致的, 約占產傷骨折的90%。 如果發現寶寶有一側上肢活動次數減少, 換衣服或者翻身的時候會哭鬧, 就要諮詢醫生或者進一步檢查了。

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療, 用鬆緊適宜的繃帶固定就可以了。

6、臂神經叢損傷

在寶寶出生時, 過度牽拉頭或手臂就會引起臂神經叢損傷, 巨大兒的發生率更高。

a.上臂型損傷:影響肩膀和手臂, 會出現寶寶的患側肢體下垂、內收,

Advertisiment
肩部內旋, 肘部旋前, 腕、指關節屈曲, 擁抱反射不對稱。

b.下臂型:會導致腕部屈肌及手部肌肉無力, 握持反射弱。

c.全臂型:手上臂和前臂皆受影響, 大部分都是可以復原的, 若無法恢復還可以考慮外科手術治療。

新生兒產傷大多是可以預防或避免的, 寶媽們除了要保持體重、按時產檢, 對自己和寶寶的情況進行全面的評估, 在生產前也要聽從醫生的建議, 慎重選擇合適自己的分娩方式, 才能防患於未然啊!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