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剖腹產術後傷口發炎、疼痛怎麼辦?

1. 術後切口疼痛

在剖腹產之後的24小時之內, 多會出現傷口疼痛, 在這個時候, 根據醫生的建議, 必要時可肌肉注射杜冷丁50-100毫克, 4-6小時重複1次;也可在手術結束時經硬膜外麻醉導管由麻醉師給予小量嗎啡以解除疼痛而不影響肌肉活動。

2. 切口滲血

一般而言, 手術完成之後, 在24個小時之內, 一定要注意密切關注和查看傷口是不是有滲血, 如果有的話, 就需要及時更換敷料, 並且, 讓醫生找出滲血的原因。

3. 切口紅腫

如果剖腹產之後, 傷口出現紅腫, 那麼, 就是說明有發炎症狀, 可在醫務人員指導下進行紅外線照射,

Advertisiment
同時每日更換敷料。

4. 切口感染

剖腹產之後, 切口感染是很嚴重的一個問題, 當切口感染的時候, 通常會出現切口局部紅腫、發熱、疼痛, 這個時候, 應遵從醫囑靜脈輸液進行抗感染治療或口服抗生素。

5. 切口發癢

如果出現切口發癢, 可以用無菌棉簽蘸75%酒精, 以切口為中心向四周塗抹並更換無菌敷料。 如對膠布過敏, 可用脫敏膠布。

6. 傷口發炎

如果新媽媽的傷口出現了發炎的症狀, 範圍較小的話, 可以根據醫生的指導建議, 選擇服用抗生素, 如果面積較大的話, 在口服抗生素的同時, 還要注意施行傷口擴創手術, 勤換藥, 及後續的傷口重新縫合手術治療。

剖腹產後護理的注意事項

第一, 遵照醫囑是關鍵。

如果你選擇了這種手術形式的生產方式,

Advertisiment
一定要謹遵醫囑, 不能有半點差錯, 任何一個細節都可能會造成嚴重的後果。 因為剖腹產相對而言, 也屬於一個大型手術。

第二, 止痛藥物須慎用。

大部分的女性覺得剖腹產可以減少分娩的痛苦, 所以懷著一種非常放鬆的心態去進行了剖腹產, 但是術後的疼痛卻讓他們倍感痛苦, 這時候, 很多女性往往覺得難以忍受, 便要求院方開一些止痛的藥物。 事實上, 在術後的當天或者是當晚, 醫生會主動開一些止痛的藥物, 以便媽媽們能夠進行一個較為良好的術後休息, 但是在過了幾個小時之後, 這些藥物失去作用, 即便女性覺得疼痛難忍, 也最好不要再使用止痛藥物。 這些藥物中的抗生素對於女性的身體是非常有害的,

Advertisiment
而且一些麻醉類的藥物會抑制腸胃的蠕動, 不利於女性身體的恢復。

第三, 術後適量的翻身是必須。

儘管在1~2天之內, 剖腹產的女性處於身體的恢復階段,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要讓女性一動不動地躺在病床上, 適量的翻身有利於女性腸氣的排出, 對於腹脹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但是, 要根據醫師的指導來進行, 以免影響到傷口的恢復。

第四, 適宜半臥的體位進行恢復。

由於剖腹產的女性不能像順產媽媽那樣在分娩之後就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下床走動, 所以這在一定程度上就不利於女性惡露的排出。 而半臥的姿勢對這一情況有所緩解, 並且可以幫助子宮迅速恢復。

第五, 導尿管用時越短越好。

Advertisiment

很多女性在拔除了導尿管之後, 因為擔心刀口的破裂而不敢用力, 造成了排尿困難。 其實, 只要在醫生的指導下, 儘量選擇自主排尿, 不要依賴導尿管。 如果在拔掉了導尿管之後再行使用, 非常容易造成尿路部位的感染。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