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剖腹產相關知識要知道 切勿不重視,愛美媽媽網分享分娩知識

順產和剖腹產是分娩的兩種方式, 現在也有不少的產婦們會選擇剖腹產這種分娩方式。 不過, 剖腹產, 到底怎麼剖, 孩子又是如何出來的, 想必就算是已經經歷過剖腹產的媽媽們也未必知道吧。 今天, 小編就來與你探討, 剖腹產, 到底怎麼剖, 寶寶又是如何誕生的呢?

流言

——剖腹產的小孩到底是怎麼拿出來的?

——剖腹產的寶寶難道不是從肚子上的切口拿出來的?

@微博搞笑排行榜:今天和閨蜜一起洗澡, 看到她肚子上的傷疤(剖腹產留下的), 就問她:“ 這麼小的口子怎麼可能把寶寶生出來啊? ” 閨蜜:“你是不是以為剖腹產就是把寶寶從肚皮上來的口裡直接拿出來的啊?” 我滿臉黑線:“難道不是嗎?”

Advertisiment

“有人回答說, 醫生切開孕婦肚子後伸手進去把寶寶從陰☆禁☆道推出來。 可這跟順產就沒區別了呀。 這種說法到底是不是真的呀?”

這雖然是一則笑話, 但是由此可見, 很多未孕的女性, 甚至是已婚已孕的女性, 都未必知道剖腹產到底是怎樣的一個過程。

真相大破解 關於剖腹產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剖腹產, 其實應該叫剖宮產

準確地說, 剖腹產應該叫剖宮產, 是經腹切開子宮取出胎兒的手術。 就是切開產婦小腹處皮膚, 再切開子宮, 吸乾淨胎兒的羊水, 然後把孩子從切口取出的過程。

因此, 剖腹產並不是在肚子在切, 而是在腹部, 這個相信很多人都知道。

Advertisiment
但是, 剖腹產可不是僅僅切開腹部這麼簡單, 而是在切開腹部的皮膚後, 切開子宮, 才能將胎兒取出來。

剖腹產, 切口到底有多大?

“ 這麼小的口子怎麼可能把寶寶生出來啊?” 相信很多媽媽們都會有疑問。 不過, 答案肯定不是“醫生切開孕婦肚子後伸手進去把寶寶從陰☆禁☆道推出來。 ”其實, 腹部上的刀口只是為了要切開子宮, 從而取出胎兒的。

那麼, 剖腹產的刀口一般有多大呢?

剖腹產的手術切口的大小, 首先是根據寶寶的大小來決定的, 因此刀口的長度會有一定的變動, 但也不是寶寶最寬處多少, 刀口就一定切多長的。 這是因為:

1、人體皮膚有彈性, 刀口可以撐開。 人體組織很強韌, 不會一撐會撕裂, 拉勾的醫生助手都很有經驗的;

Advertisiment

2、醫生在取出胎兒時, 並不是直楞楞地拿出來的, 會有各種旋轉, 取各種最方便的角度;

3、最重要的是, 胎兒的顱骨沒有閉合, 中間是有條縫的, 必要時候, 顱骨是會擠一擠縮短直徑的。

一般來說, 剖腹產的刀口在10到15公分左右。 另外, 現在縫合線有改進, 或者直接用拉索式的創可貼, 除了刀口, 旁邊不會有針眼。 這樣傷疤就顯得小多了。

所以, 沒生過孩子的人可能都會疑惑, 這麼小的刀口, 怎麼取出寶寶的呢?原來是這麼回事, 這下你知道了嗎?

橫切、豎切到底有啥區別?

剖腹產, 許多人還會考慮的一個問題就是, 到底是橫切好還是豎切好?其實, 橫切與豎切各有優缺點, 常隨醫師本人的經驗或孕婦個人的喜好來決定。

Advertisiment
不過, 剖腹產的切法其實不止腹壁上的, 子宮壁上的切法也是不同的。

1、腹壁上的切口

橫切傷口更美觀——通常劃開腹部的方式有橫切與直切, 橫切現在醫學上被稱為美容刀口, 恢復後只有一道白色的印痕, 傷口會比較美觀, 且位置在下腹部, 大約是恥毛齊平的位置, 這個位置並不明顯, 媽咪產後照樣可以穿露肚裝。 目前通常會以這個方式劃開腹部。

4、拉出胎兒:取胎兒時沿著子宮切口抓住胎兒後肢跗部或前肢腕部按最適合的方向和角度慢慢的拉出胎兒。

5、剝離胎衣:處理原則是可剝離者應全部剝離, 不能剝離時則將已脫落的部分剪除, 讓其餘留在子宮內, 待它自行脫落排出, 但切口兩側邊緣附近的胎膜必須剝離剪除,

Advertisiment
否則有障縫合。

6、縫合子宮:在縫合子宮前, 子宮內應均勻撒布消炎粉。 子宮的封閉通常是進行兩次縫合, 第一次全層連續縫合, 第二道縫合漿膜肌層包埋縫合。

7、縫合腹壁:腹壁切口整理之後, 首先縫合腹膜, 通常用腸線進行連續縫合, 腹膜縫完之前, 應通過切口向腹膜注入抗生素油劑, 防止感染和粘連。 而後逐層, 連續縫合肌肉。 最後應用結節縫合皮膚。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