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分娩期>剖腹產>正文

剖腹產橫切和豎切有什么區別?

剖腹產橫切和豎切有什么區別?剖腹產的產婦們都會詢問橫切和側切的區別, 一般來說前者美觀, 后者開刀過程快速, 適合緊急時使用。 而傷口縱切或橫切, 常隨醫師本人的經驗或孕婦個人的喜好來決定。

一、傷口的分類

橫切傷口

傷口高度約在恥骨聯合上方3、4公分, 傷口長度大約10-15公分。 皮膚、皮下組織、筋膜都是橫切, 但是到了腹直肌則在中線處縱剖而進入腹腔內。

縱切傷口

傷口介于肚臍與恥骨聯合之間的正中線, 傷口長度大約15公分。

橫切與豎切只是手術切口選擇的問題。 橫切是以色列人開創的一手術方式,

Advertisiment
主要是利于術后早期拔尿管、切口因重力的作用壓力較小利于康復等等。 不管橫切與豎切, 再次妊娠都強調必須在三年以后, 否則很容易會發生子宮破裂等現象。

切開子宮壁的傷口 又可分為三種

1、子宮上段縱切:此為傳統式的剖腹產

2、子宮下段縱切。

3、子宮下段橫切。

目前以第三種方法最普遍且安全, 第一和第二種方法是在緊急時才會采用。

二、子宮下段橫切傷口的優點

子宮下段橫切傷口約10公分, 破水后再娩出胎兒, 然后以二層縫合法縫合子宮肌肉層, 第三層再將腹膜縫回。 此種方法的優點包括:

1、減少腹膜炎或腹腔黏連的機會。

2、此處肌肉層較薄, 出血較少。

3、此處的切口不是位于子宮分娩強有力的收縮范圍內,
Advertisiment
因此傷口破裂的機會少。

三、相關知識

剖腹產刀口順序

所謂的剖腹并不是劃開一刀就能取出胎兒, 依據醫院的剖腹生產手術說明書, 剖腹的方式是先在孕媽咪下腹部劃開約15公分左右的傷口, 再依序切開皮下脂肪、肌膜、腹肌、腹膜層、子宮肌肉層, 最后是劃開羊水腔, 然后娩出胎兒。 在取出胎盤后, 再依序縫合以上各層, 最后再以可吸收的細線縫合腹部皮膚。

腹部傷口外觀

很多媽咪會關心的剖腹傷口指的是醫師劃的第一刀, 婦產科專家表示, 通常劃開腹部的方式有橫切與直切, 橫切法所留下的傷口會比較美觀, 且位置在下腹部, 大約是恥毛齊平(pubic hairline)的位置, 這個位置并不明顯, 媽咪產后照樣可以穿露肚裝。
Advertisiment
目前通常會以這個方式劃開腹部。

而直切法的優點是簡單快速, 劃開后進入子宮取出寶寶的速度較快, 通常在緊急的情形下會采用這個方法, 不過相對而言, 它的缺點就是傷口較大, 疤痕也會較明顯可見。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