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壁胎盤的治療方法大盤點

前壁胎盤又稱前置胎盤, 是指胎盤附著于子宮下段或子宮頸內口處, 多見於多產婦。 主要病因是子宮內膜不健全、胎盤面積過大、孕卵發育遲緩等。

前置胎盤的治療原則是控制出血、糾正貧血、預防感染, 正確選擇結束分娩的時間和方法。 原則上以產婦安全為主, 在母親安全的前提下, 儘量避免胎兒早產, 以減少其死亡率。

(一)期待療法 妊娠36周前, 胎兒體重小於2500g, 陰☆禁☆道出血量不多, 孕婦全身情況好, 胎兒存活者, 可採取期待療法。

1.絕對臥床休息, 可給鎮靜劑, 如魯米那0.03, 或利眠寧10mg, 或安定5mg, 口服3次/日。

2.抑制宮縮,

Advertisiment
舒喘靈2.4-4.8mg, 4-6小時一次, 宮縮停止後給予維持量。

3.糾正貧血, 硫酸亞鐵0.3, 口服3次/日, 必要時輸血。

4.抗菌素(青黴素, 先鋒黴素)預防感染。

5.地塞米松10mg, 肌注或靜推, 1次/日, 連續三天, 促進胎肺成熟。

6.嚴密觀察病情, 同時進行有關輔助檢查, 如B超檢查、胎兒成熟度檢查等, 如大量出血、反復出血, 酌情終止妊娠。

(二)終止妊娠 適於入院時大出血休克、前置胎盤期待療法中又發生大出血休克、或近預產期反復出血、或臨產後出血較多, 都需要採取積極措施終止妊娠。 終止妊娠的方式有二:

1、剖宮產術(處理前置胎盤的主要手段), 術前應積極糾正休克, 輸液、輸血補充血容量, 術中注意選擇子宮切口位置, 盡可能避開胎盤;

2、陰☆禁☆道分娩 陰☆禁☆道分娩是利用胎先露部壓迫胎盤達到止血目的,

Advertisiment
此法僅適用於邊緣性前置胎盤而胎兒為頭位。 在臨產後發生出血, 但血量不多, 產婦一般情況好, 產程進展順利, 估計在短時間內可以結束分娩者。 決定陰☆禁☆道分娩後, 行手術破膜, 破膜後胎頭下降, 壓迫胎盤, 達到止血, 並可促進子宮收縮, 加速分娩, 此方法對經產婦的效果較好。

以上就是前壁胎盤的治療方法介紹了, 如果前壁胎盤治療不及時, 很可能會造成產婦出血, 胎兒生缺氧、窘迫, 以致死亡等嚴重後果。

飛華健康網育兒頻道: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