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刻舟求劍的成語故事

1 刻舟求劍的故事

有一個楚國人出門遠行。 他在乘船過江的時候, 一不小心, 把隨身帶著的劍落到江中的急流裡去了。 船上的人都大叫:“劍掉進水裡了!”

這個楚國人馬上用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了個記號, 然後回頭對大家說:“這是我的劍掉下去的地方。 ”

眾人疑惑不解地望著那個刀刻的印記。 有人催促他說:“快下水去找劍呀!”

楚國人說:“慌什麼, 我有記號呢。 ”

船繼續前行, 又有人催他說:“再不下去找劍, 這船越走越遠, 當心找不回來了。 ”

楚國人依舊自信地說:“不用急, 不用急, 記號刻在那兒呢。 ”

直至船行到岸邊停下後,

Advertisiment
這個楚國人才順著他刻有記號的地方下水去找劍。 可是, 他怎麼能找得到呢。 船上刻的那個記號是表示這個楚國人的劍落水瞬間在江水中所處的位置。 掉進江裡的劍是不會隨著船行走的, 而船和船舷上的記號卻在不停地前進。 等到船行至岸邊, 船舷上的記號與水中劍的位置早已風馬牛不相及了。 這個楚國人用上述辦法去找他的劍, 不是太糊塗了嗎?

他在岸邊船下的水中, 白費了好大一陣工夫, 結果毫無所獲, 還招來了眾人的譏笑。

2 刻舟求劍的材料

【注音】kè zhōu qiú jiàn

【出處】《呂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 ’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Advertisiment

【解釋】比喻不懂事物已發展變化而仍靜止地看問題。

【用法】連動式;在句子中作謂語、定語、狀語。 一般比喻死守教條, 拘泥成法, 固執不變通的人。 多含貶義。

【近義詞】守株待兔、墨守成規、鄭人買履、表水涉澭、引嬰投江、按圖索驥

【反義詞】看風使舵、見機行事、隨機應變

【年代】古代

【例句】我們應當記取~的教訓, 使我們的思想適應客觀形勢的變化。

3 刻舟求劍的點評

刻個記號便於打撈寶劍, 原本並無錯, 可是把記號刻在了移動的船上, 那豈不等於沒有記號嗎?這個故事對那些思想僵化、墨守成規、看不到事物發展變化的人是一個絕妙的諷刺。 故事告訴我們:辦事不能只憑主觀願望, 不能想當然, 要根據客觀情況的變化而靈活處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