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別讓孩子成為電視兒童

看電視太多會影響寶寶的視力發育?是的, 但絕不僅僅如此。

長時間看電視有礙身心健康

Annie和老公上班時, 將2歲的寶寶交給婆婆照顧。 每次寶寶吵鬧時, 一看電視就能馬上安靜下來, 吃飯時讓他看電視就會乖乖讓人喂他吃飯。 而寶寶看電視時, 婆婆則可以安心地做家務, 電視似乎成為照顧寶寶的好幫手。

幼兒看電視時間過長已是國內許多家庭的普遍問題, 有些幼兒每天觀看電視甚至超過3小時, 連吃飯時也要看電視。 這是因為父母或照顧者將“看電視”當作哄騙孩子的手段, 卻忽略了這個習慣將嚴重阻礙孩子的身心成長。

Advertisiment

雖然, 電視並非洪水猛獸, 但父母需要根據孩子的年齡階段, 對孩子觀看電視的時間和內容做出有效管理。 對正處於身體、心理和智慧發展關鍵時期的6歲以下的幼兒而言, 過長時間觀看電視或觀看不當內容的節目將阻礙或延遲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 甚至導致孩子未來的心理問題, 如社交畏縮、成癮行為。

正視“電視兒童”的心理發展問題

一般父母會注意到過度看電視會導致孩子視力下降的問題, 但實際上它的負面影響要遠遠超過這些。 在生理層面, 它容易引發頭痛、眼睛酸痛、食欲不振、容易倦怠、姿勢不良、睡眠時間不規律等問題。 在心理發展層面, 則可能造成認知、情感、關係和行為發展上的一系列問題。

Advertisiment

使孩子思考發展遲緩

也許你會認為孩子看電視可以獲得許多知識, 其實孩子看電視時是在短時間內接收大量資訊, 他根本沒有在動腦筋思考, 只是被動接收資訊, 何況這些資訊大都是“垃圾”, 長此以往, 孩子將逐漸失去主動思考的機會和能力。 看電視不同於你講故事給他聽、陪他看圖畫書、帶他接觸大自然, 他能獲得啟發, 有時間和機會去想, 這是什麼東西?為什麼會這樣?

另外, “電視兒童”也較缺乏抽象思考能力。 看電視得到的僅止於感官或直接的知識, 沒有機會去做概念、判斷、分析或推理的思維活動, 而這些能力可以在你和孩子下棋、搭積木、說故事、數字遊戲裡得到鍛煉。 有研究指出, “電視兒童”的語言發展會較為遲緩,

Advertisiment
一是他接收到的生活詞彙較少, 另一個是看電視減少了他和家人的交流時間。 此外, 過度沉迷電視容易造成他對其他事物興趣低落, 從而導致注意力不集中、覺察能力不夠, 阻礙其智慧發展。

孩子EQ相對較為低落

長時間看電視阻礙幼兒的情緒和情感發展。 幼兒缺乏分辨好壞和是非的能力, 都是通過模仿來學習, 動漫或戲劇人物極為誇張的表情和不合理甚至是歇斯底里的情緒反應, 如大哭、憤怒、攻擊、報復等, 這種負面情緒行為的傳播, 也會影響到孩子。 Bonnie的3歲寶寶生氣時總拿東西砸人, 問他為何這樣做, 他回答說是看紅太狼一生氣就用平底鍋砸她的老公。

“電視兒童”可能像網路成癮青少年,

Advertisiment
容易變得焦躁、易怒、不耐煩、沒耐心, 尤其在他不看電視或被禁止看電視時。 這些情緒可能來自於電視畫面的快速變換或許多事物在動漫裡往往很快得到或完成。 另外, 他因看電視, 減少了現實世界人際情感交流的時間, 在知道和表達自己的情緒感受、感受和相應的情緒變化上比較遲緩, 未來極可能出現情緒障礙, 如情緒壓抑、對人冷漠、缺乏情感反應等。

孩子性格容易變得孤僻

“電視孤獨症”最近成為社會關注的問題, 較常發生在3~7歲的幼童, 這樣的孩子總是長時間看電視, 無法離開電視, 對周圍事物漠不關心, 對玩具也不感興趣, 不喜歡接觸小朋友, 不看電視時會出現明顯焦慮。 這些孩子未來在社會適應、人際互動或生活功能上都將出現嚴重困擾或問題。

Advertisiment

當父母習慣把孩子交給電視“照顧”, 孩子和成人或同伴互動交流的機會自然變少, 無法獲得父母或照顧者的關注和溫暖。 他會不知道如何和人相處互動, 缺乏社交能力, 甚至變得孤僻、不合群、沉默、不愛與人交往, 對人有較強的抗拒心理, 產生敵對情緒或出現攻擊行為。 幼兒正處於開始社會化的過程, 需要更多時間和人交談、遊戲、活動, 與人建立關係和獲得情感, 而不是將他交給電視。

養成孩子不良生活習慣

幼兒長時間久坐看電視, 勢必缺乏身體活動和運動的機會, 不僅影響身體的發育和協調力, 操作能力也會下降, 如拿握東西、組合玩具。 過度靜態的生活, 如幼兒一天看電視多達2小時或以上, 將逐漸形成沉迷或成癮行為,電視兒童也較缺乏自我控制能力、抗壓能力較低,未來也較容易染上其他容易成癮行為,如網路成癮、物質成癮(如抽煙、酗酒或毒☆禁☆品)或賭博沉迷。

立竿見影的負面影響,是孩子開始形成不良生活習慣,如要邊看電視邊吃飯。另外,幼兒容易混淆電視裡虛構世界和現實世界,他會模仿電視動漫角色的行為,如扮演超人跳上跳下、惡作劇,或有攻擊性行為,就如有些青少年沉迷網路暴力遊戲並演繹到現實生活,變得易怒、失控和暴力一樣。

不讓孩子成為“電視兒童”的七“要”

孩子會成為“電視兒童”不是孩子的錯,而是父母或照顧者的問題和責任。我的孩子6歲以前,我們家裡一直沒有電視,因此孩子有很多時間可以做有益身心發展的活動。你不一定要如此做,但你需要依循以下做法説明孩子不做“電視兒童”。

①要陪伴孩子發展多元且有益的興趣活動,如球類、跑步、聽音樂或故事、閱讀圖畫或故事書、組合操作玩具、大自然觀察,而不是無聊到只有看電視。

②要掌控孩子看電視的時間,教育專家大都不建議2歲以下孩子看電視,孩子3~6歲以每天不超過1小時、每次不超過30分鐘為宜。

③要為孩子慎選節目,儘量能陪同孩子觀看而不是讓他獨自觀看,你可以和孩子在觀看中或結束後做簡要討論。

④你可以播放對孩子有幫助的科學探索、生活教育等碟片,來替代不良節目。

⑤妥善安排孩子每天的生活作息,什麼時間做什麼活動,父母要和協助照顧的長輩或保姆取得共識,並保持一致。

⑥父母或照顧者要做出良好示範,如果家中大人長時間看電視,孩子也會跟著看。

⑦要避免用看電視或玩電腦遊戲作為獎勵或利誘手段,如乖乖吃飯就能看電視。

將逐漸形成沉迷或成癮行為,電視兒童也較缺乏自我控制能力、抗壓能力較低,未來也較容易染上其他容易成癮行為,如網路成癮、物質成癮(如抽煙、酗酒或毒☆禁☆品)或賭博沉迷。

立竿見影的負面影響,是孩子開始形成不良生活習慣,如要邊看電視邊吃飯。另外,幼兒容易混淆電視裡虛構世界和現實世界,他會模仿電視動漫角色的行為,如扮演超人跳上跳下、惡作劇,或有攻擊性行為,就如有些青少年沉迷網路暴力遊戲並演繹到現實生活,變得易怒、失控和暴力一樣。

不讓孩子成為“電視兒童”的七“要”

孩子會成為“電視兒童”不是孩子的錯,而是父母或照顧者的問題和責任。我的孩子6歲以前,我們家裡一直沒有電視,因此孩子有很多時間可以做有益身心發展的活動。你不一定要如此做,但你需要依循以下做法説明孩子不做“電視兒童”。

①要陪伴孩子發展多元且有益的興趣活動,如球類、跑步、聽音樂或故事、閱讀圖畫或故事書、組合操作玩具、大自然觀察,而不是無聊到只有看電視。

②要掌控孩子看電視的時間,教育專家大都不建議2歲以下孩子看電視,孩子3~6歲以每天不超過1小時、每次不超過30分鐘為宜。

③要為孩子慎選節目,儘量能陪同孩子觀看而不是讓他獨自觀看,你可以和孩子在觀看中或結束後做簡要討論。

④你可以播放對孩子有幫助的科學探索、生活教育等碟片,來替代不良節目。

⑤妥善安排孩子每天的生活作息,什麼時間做什麼活動,父母要和協助照顧的長輩或保姆取得共識,並保持一致。

⑥父母或照顧者要做出良好示範,如果家中大人長時間看電視,孩子也會跟著看。

⑦要避免用看電視或玩電腦遊戲作為獎勵或利誘手段,如乖乖吃飯就能看電視。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