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別成為孩子眼裡的“凶爸爸”

 

爸爸們都普遍認為自己嚴厲一些, 那麼孩子就能乖一些。 殊不知, 正是因為自己的過於嚴厲, 造成孩子對自己產生害怕的心理。 這樣反而得不償失。 所以, 不要讓孩子覺得你是一個凶爸爸。

65.1%的網友小時候怕父親


父親太嚴厲對孩子的不利影響

第一, 影響孩子優良個性品質的形成。 一般來說, 父親在日常生活中會更多的表現一種社會性, 在父親的角色中孩子可以感受到作為群體中的人所應該具備的一些東西, 比如獨立、堅毅、果斷、堅強、敢於冒險、勇於克服困難、富有進取心、合作精神等個性特徵,

Advertisiment
促使孩子從個體人成長為社會人。 如果父親過於嚴厲, 則會使孩子具有較多的依賴性, 缺乏自信、進取心, 同時在衝動控制和道德品質發展等方面也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第二, 影響孩子成人後與領導之間的關係。 父親往往是家庭中的權威, 而領導和父親一樣在單位是權威的象徵, 所以孩子與父親的關係模式會直接影響孩子成人後與領導之間的關係。 如果父親過於嚴厲, 在孩子面前總是以家長自居, 很努力地在孩子心目中樹立權威的角色, 居高臨下、命令、經常打罵, 卻不能變換角色平等地和自己的孩子相處, 會讓孩子從心底裡產生對權威的恐懼, 甚至厭惡、敵對, 踏上工作崗位後當然很難與領導搞好關係。

Advertisiment

第三, 影響(除領導外)人際關係。 人的諸多行為都是通過模仿形成的, 在權威壓制下長大的孩子, 可能會和周圍的人相處融洽, 但也可能有以下兩種模式:要麼是他習慣了服從命令聽指揮, 永遠一副沒有自我的樣子;要麼就是他也學會了父親的方式, 對別人命令呵斥, 大呼小叫, 永遠一副目中無人的樣子, 這都會讓他人際關係緊張。

第四, 影響孩子對自己性別角色的認同。 在父親對孩子的發展影響中, 性別角色是最突出、最深刻的一個方面。 父親不過分嚴厲而是積極、平等地和孩子交往, 有助於孩子對男性、女性的作用與態度有一個積極、適當而靈活的理解。 他不僅為男孩子提供了模仿、學習男性角色的範例, 而且為女孩子掌握女性角色提供了重要的參照物。

Advertisiment
有研究表明, 男孩在4歲前很少和父親交往或父親過於嚴厲, 在性別角色中會傾向於女性化的表現, 他們在少年後期, 則會表現出過度男性的傾向, 如爭強好勝、攻擊性強等, 似乎是在抵禦自身“缺乏男子氣”的感覺, 在成年較喜歡非身體性的、非競賽性的活動, 更缺乏攻擊性。

成功的家長, 不是對孩子嚴厲, 而是要根據孩子的不同年齡段, 和孩子的不同特性, 不斷調整自己的行為。 要允許孩子犯錯誤, 給孩子情感的支持, 讓孩子知道不管她犯了什麼錯誤, 還有下一次可以改正。 這樣的孩子, 才會有百折不撓的韌勁, 才會有創造力, 有良好的自信心。

通過孩子的這些表現, 判斷父親是否管教過嚴

Advertisiment

1.孩子太乖巧、太安靜或孩子不敢表達負面情緒。

2.孩子對於很輕微的批評都會表現出極度敏感。

3.孩子不會用出軌行為來探測你的底線。

4.孩子沒有幽默感或快樂感。

5.孩子經常表現出煩躁和不安。

6.孩子在吃飯、睡覺或如廁等其他方面表現出有壓力, 比如孩子可能會表現出從前嬰幼兒時期的行為特徵。

7.一個進攻性比較強的孩子, 有可能會學你的行為, 對他的兄弟姐妹、同伴或寵物洩憤。

如果孩子有3項以上的表現, 或者只有一兩項, 但經常出現, 而且表現非常明顯, 爸爸就要反省自己的管教方式了。

好父親如何管教孩子

1、創造充滿愛意的家庭

父母良好的性格、健康的情緒是建立充滿愛意家庭的先決條件。 孩子在家庭裡不單可以得到他的生活所需,

Advertisiment
他還需要在家庭裡得到真正的、集中的關懷。 如果父母在家裡對孩子冷冷淡淡、漠不關心, 孩子便會產生自卑情緒, 變得孤僻。 優秀的父母在家裡通過言語和行動, 給予孩子無微不至的集中關懷, 保證孩子在感情需要上的平衡。

2、善於控制自己的情緒

孩子在遇到困難或做錯了事情時, 對父母總有一種“愛的期望”, 孩子通常在“關鍵時刻”判斷父母的愛。 所以父母要學會控制自己, 在冷靜中尋找好的對策, 讓孩子感受到你的愛。 發脾氣是一大禁忌, 也許父母是出於好意, 恨鐵不成鋼, 真正被氣壞了, 但無論如何要學會克制自己。 因為發脾氣, 最傷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感情, 隨著孩子越長大, 這種傷害也更大。

3、不要懲罰孩子

懲罰孩子往往不能獲得預期的效果,反而是在孩子心裡增加敵意,讓孩子產生委屈和憤怒等負面的情緒。孩子對自己犯的錯誤已有懺悔內疚之感,懲罰對有內疚感的孩子是極有害的。讓孩子在憤怒的父母面前下跪、挨餓、挨打,會使孩子在意志上和性格上與家長對立。

4、給孩子提供合適的幫助

當孩子心理或身體受到傷害時,是孩子感受父母的愛的關鍵時刻。

3、不要懲罰孩子

懲罰孩子往往不能獲得預期的效果,反而是在孩子心裡增加敵意,讓孩子產生委屈和憤怒等負面的情緒。孩子對自己犯的錯誤已有懺悔內疚之感,懲罰對有內疚感的孩子是極有害的。讓孩子在憤怒的父母面前下跪、挨餓、挨打,會使孩子在意志上和性格上與家長對立。

4、給孩子提供合適的幫助

當孩子心理或身體受到傷害時,是孩子感受父母的愛的關鍵時刻。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