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別在母乳餵養的道路上走偏了!

近幾年, 大家對母乳餵養的好處瞭解得不少了, 越來越多的媽媽努力做到母乳餵養。 可是, 有的媽媽在堅持時變成了“非自然”的母乳餵養, 很可惜, 本來很好的一件事卻變了模樣。 下面這幾種做法, 說出來可能很多媽媽都覺得很熟悉。

做法1:等不及下奶, 先給孩子加了配方粉

在診室裡, 我問過不少媽媽, 孩子出生後, 有沒有給他喝過配方粉。 大部分家長都說喝過, 即使現在母乳很足的媽媽當初也喂寶寶喝過配方粉。 我問她們為什麼?回答幾乎是一樣的:因為剛生完孩子奶還沒下來, 不能讓他餓著, 而且孩子吃不夠會出現低血糖、高膽紅血症,

Advertisiment
大腦會受到損傷。 要預防寶寶出現這種情況, 就要多喂, 吃多了就不會低血糖。 孩子出生後, 先給他喝奶粉, 等媽媽的奶下來後再改成母乳, 這種方式幾乎成了所有家庭的選擇。 只要孩子吃過配方粉, 就不能算純母乳餵養, 只能叫全母乳餵養, 這樣的話, 可能只有不到10%的媽媽做到純母乳餵養。

孩子出生後, 所具備的灰色脂肪能夠維持他至少3天的能量, 因為媽媽生完孩子後並不能馬上有奶, 孩子就會自己想辦法讓自己生存下去, 這就是大自然賦予人類的奇妙之處, 但是家長並不瞭解, 不敢冒著孩子可能會低血糖的風險, 所以, 在媽媽的奶沒下來之前, 先給孩子加了配方粉。

新生兒的哭具有特別的作用。

Advertisiment
現在我們肺裡全是空氣, 通過呼吸來進行氣體交換。 但出生之前, 孩子肺裡都是羊水, 出生後經過護士的處理, 有一部分液體被排出體外, 但肺裡面大部分還是水。 有水, 孩子呼吸就會比較費勁, 所以他就要哭, 通過哭來促進液體吸收, 使呼吸能夠順暢。 因此, 新生兒哭主要不是因為餓了, 而是因為肺裡還有水, 所以孩子大哭時, 不用擔心是餓了, 而急於給他加配方奶。

做法2:輕易用配方奶代替母乳

“現在的配方粉已經很接近母乳了, 甚至比母乳的營養還全面, 不用那麼執著地堅持母乳餵養, 用配方粉餵養也能讓寶寶獲得充足的營養。 ”有的新媽媽會這麼想。 舉個例子, 可能大家就能明白了:考試以100分為滿分,

Advertisiment
如果我第一次考了30 分, 第二考了60分, 第三次考了80分, 跟我以前比, 是不是每一次都有進步, 越來越接近100分?但離100分是不是還有差距?現在說配方粉接近母乳, 是跟以前的配方粉比, 在配方上越來越科學, 越來越接近母乳, 但它畢竟不是母乳, 不可能與母乳相同甚至超越母乳。 到今天為止, 母乳到底有多少成分還沒人能弄清楚, 既然這樣, 配方粉也不可能完全模擬母乳, 自然也不知道它與母乳接近到什麼程度了。

即使已經知道母乳中所含的某種成分的比例, 配方粉也不能做到和母乳完全一致, 比如說蛋白質, 母乳與配方粉中的蛋白質可能含量已經一樣了, 但牛乳蛋白質和母乳蛋白質是有質的差距的, 就像兩個身高都是1.7米的人,

Advertisiment
雖然個子一樣高, 但他們的胖瘦、性格、長相等都不一樣, 兩人之間有太多差距, 是不同的兩個人。

做法3:“改良”了的母乳餵養

即使是母乳餵養, 現在有的媽媽也會將母乳餵養進行“改良”, 使純自然的母乳餵養變為非生理性的母乳餵養。

有的媽媽在餵奶前要先消毒乳☆禁☆房, 因為覺得自己的乳☆禁☆房皮膚不夠乾淨, 所以每次餵奶前, 先用消毒紙巾擦一遍再喂孩子。 有的媽媽每次餵奶時都先擠出一些奶, 等到乳汁變成純白色後再讓孩子吃, 因為她覺得前面的奶是“陳奶”, 不乾淨。 還有的媽媽每次用吸奶器把奶吸出來, 用奶瓶喂孩子母乳, 理由是直接喂孩子母乳掌握不好量, 吸出來以後就知道孩子每次吃了多少毫升,

Advertisiment
能保證每天的奶量。

正是這些各種各樣的理由, 讓母乳餵養走了形, 變了味。 實際上, 這些做法都是違背自然的, 不僅使孩子失去了接觸乳☆禁☆房細菌的機會, 使有菌的母乳餵養變成了無菌的母乳餵養, 而且還可能讓孩子將消毒劑吃到肚子裡, 母乳餵養的好處被大打折扣。 我們要推廣的是生理性的母乳餵養, 是自然的母乳餵養, 這樣的母乳餵養才是對孩子的健康和成長最有益的。

心理專家解讀

醫學的進步, 呼喚餵養的返樸歸真

在二三十年前, 產婦在餵養時會被告知要先消毒乳☆禁☆房再喂孩子, 而且每次餵奶最好擠掉一點前乳。 因為當時的衛生條件比現在差, 在觀念中月子裡媽媽不能洗澡;出了月子, 女性又很快要投入較重的體力勞動, 半天下來,混合著汗水的前乳往往會導致孩子腹瀉。那時,對於母乳的認識,是母乳的經濟和方便,更多的好處並沒有被重視。而現在,衛生條件與過去不同,母乳餵養的好處越來越多地被人們發現,而且好處不僅限於母乳的營養本身,母乳餵養的過程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好處。

可見,隨著時代的進步,觀念也在更新。在那個時代曾經是正確的做法,在現在看來卻有些走偏了。應該說,這和這幾十年人們的生活狀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有關:從前,我們擔心小嬰兒吃進去的細菌太多,會腹瀉;現在,我們開始擔心由於過度消毒,小嬰兒的腸道裡無法形成正常的菌群。同時,醫學也對人體腸道內菌群的作用也有了越來越清晰認識。

人類世代的繁衍是一件很自然又很奇妙的事情,而科學會幫我們更好地認識這個過程的精妙之處,引導我們更尊重自然規律地行事。當然,我們對這一過程的認識往往是局部的,而且精緻的現代都市生活,很容易讓我們迷失,讓我們用很多自以為是緊跟時代的、先進的東西取代自然規律,這樣導致的結果並不是對孩子好,而很有可能會影響到孩子的健康。現在,是時候將偏離的方向調正了,就像母乳餵養,需要返璞歸真——適度清潔,而不要過度消毒,幫孩子建立正常的腸道菌群;儘量親自哺乳,減少奶瓶餵養,在親子間建立更緊密的聯結。

半天下來,混合著汗水的前乳往往會導致孩子腹瀉。那時,對於母乳的認識,是母乳的經濟和方便,更多的好處並沒有被重視。而現在,衛生條件與過去不同,母乳餵養的好處越來越多地被人們發現,而且好處不僅限於母乳的營養本身,母乳餵養的過程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好處。

可見,隨著時代的進步,觀念也在更新。在那個時代曾經是正確的做法,在現在看來卻有些走偏了。應該說,這和這幾十年人們的生活狀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有關:從前,我們擔心小嬰兒吃進去的細菌太多,會腹瀉;現在,我們開始擔心由於過度消毒,小嬰兒的腸道裡無法形成正常的菌群。同時,醫學也對人體腸道內菌群的作用也有了越來越清晰認識。

人類世代的繁衍是一件很自然又很奇妙的事情,而科學會幫我們更好地認識這個過程的精妙之處,引導我們更尊重自然規律地行事。當然,我們對這一過程的認識往往是局部的,而且精緻的現代都市生活,很容易讓我們迷失,讓我們用很多自以為是緊跟時代的、先進的東西取代自然規律,這樣導致的結果並不是對孩子好,而很有可能會影響到孩子的健康。現在,是時候將偏離的方向調正了,就像母乳餵養,需要返璞歸真——適度清潔,而不要過度消毒,幫孩子建立正常的腸道菌群;儘量親自哺乳,減少奶瓶餵養,在親子間建立更緊密的聯結。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