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別做保姆式媽媽 剝奪寶寶獨立性


如今不少孩子是“衣來伸手, 飯來張口”, 大大小小的事情, 均是父母一律包辦。 但全權代勞會導致孩子過度依賴父母, 獨立性差, 並使父母和孩子雙方都進入較累的狀態。 下面是保姆式媽媽的常見做法, 你, 中招了嗎?

Advertisiment

別做保姆式媽媽 剝奪寶寶獨立性

無條件滿足孩子所有要求

的確, 現在的家庭, 絕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 孩子是父母捧在手心的寶貝, 不管孩子想要什麼, 父母都盡自己的最大努力去滿足。 倘若沒能滿足孩子的需求, 很多家長, 還會覺得愧疚。

而孩子也看准了父母的這種心理, 隨著年齡增加, 他們提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殊不知, 無條件滿足孩子, 只會讓孩子的自我中心意識膨脹, 凡事都只會考慮自己, 不會顧及別人的感受。 一旦孩子離開父母, 把這種和人打交道的模式帶到了新環境中, 就會難以適應容易與人發生衝突, 給孩子的成長帶來不利。

Advertisiment

對孩子過度保護

每天, 都有大量兒童意外受傷的案例不斷發生, 每每看到此, 家長們的神經就會繃得格外緊, 對自家孩子“嚴加看管”, 都會做出相應的保護措施。 但卻不知, 自己的過度小心, 反而對孩子保護過度了。 給予孩子鼓勵和放手讓其發揮是關鍵。 在日常生活中, 媽媽不妨鼓勵孩子到樓下的便利店買東西, 讓他主動和其他小朋友交往等, 當然, 出於安全的考慮, 媽媽可以在孩子身邊悄悄跟著觀察。 其次, 不忘放手讓孩子多做自己喜歡的事。 在安全的條件下可以任由孩子去觸碰他覺得好奇的東西。 讓孩子盡情地去摸索, 從而培養孩子的創新能力。
打擾孩子做事
孩子做事三分鐘熱度, 並且集中不了精神。

Advertisiment
很大可能源於背後有個愛不分時段打擾的媽媽。

孩子容易被身邊的新鮮事物吸引, 愛對其研究摸索。 當孩子很認真地擺弄某個玩具、或認真地在看故事書時, 孩子處於全神貫注、高度興奮的狀態。 這時候, 他們特別靈敏, 理解和記憶能力也非常強。 如果媽媽突然出現, 貿然問道“寶寶在幹嗎啊?給媽媽看看”“哪裡不會了?媽媽教一下你”不但會打斷孩子的思路, 還會導致孩子的注意力分散。 長期下來, 孩子在做事方面就養成很難集中精神、三分鐘熱度的習慣。

代勞孩子的一切事

當孩子已到了可以掌握基本技能的年紀, 媽媽還從心裡認為“他做不到”, 不是擔心孩子會出意外, 就是怕孩子受苦受累。 小到洗臉刷牙穿衣服, 大到上學寫作業做家務,

Advertisiment
家長都為孩子全權代勞。 長此以往, 孩子失去了親身體驗的機會, 也喪失了動手的基本能力。

專家提出, 家長每為孩子代勞一件事, 就等於減少了一點孩子將來在這個社會中的競爭力。 父母要清楚, 自己只能在孩子遇到困難時, 給他提供幫助。 而不是在孩子遇到困難時, 就立刻接手代勞。 這樣才能提高孩子的獨立性與動手能力。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