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初生嬰兒天生具有超能力?能遇見未來和心靈感應?

5歲小孩有超能力?
"弗拉基米爾?沃洛布耶夫教授是俄羅斯醫學研究院的資深研究員。 他說:當我在家中找不到一些重要文件的時候, 我通常會翻箱倒櫃地搜索一遍, 但往往是無功而返。 但我5歲的兒子會笑著告訴我, 我要找的東西可能在臥室貼近電視機的地方。 這時我才突然想起, 我確實把它放在那裡了。

沃洛布耶夫說, 對此我感到十分奇怪:他是怎麼知道的, 因為那段時間他一直不在我身邊。 難道他真的有心靈感應或者透視能力?他說:通常, 我們用直覺或者預感來解釋這些現象。 很多時候, 我們都不知道自己正在做什麼,

Advertisiment
只覺得自己就該那麼做。

孩子越小, 超能力越強
"讓研究人員驚駭的是, 他們對1500名年齡從3歲到5歲的孩子進行猜卡片測試, 結果顯示, 孩子們猜中的準確率要遠遠高於普通人的平均水準。 更值得注意的是, 孩子年齡越小, 準確率就越高。
最小的孩子甚至顯示出預見未來的能力。 據薩拉托夫城的伊琳娜?彼德拉科夫說, 她的孩子十分正常, 也十分安靜。 但是, 有一天孩子的行為舉止十分怪異。 當時, 孩子正在她經營的商店門外的推車中睡覺, 突然孩子瘋狂地尖叫起來。 伊琳娜十分害怕, 將孩子抱起來放在胸口安慰。 她剛剛完成這個動作, 一個醉酒的司機就開車將嬰兒車撞翻了。
半歲就會辨別"好壞"
"耶魯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
Advertisiment
6個月大的嬰兒就有辨別"好壞"的能力和"樂於助人"的品質。 這項研究刊登在11月22日出版的《自然》雜誌上。 負責這項研究的哈姆林說, 決定與誰合作共事是人類和其他社會性動物的一個重要能力。 當選擇合作夥伴時, 能夠判斷出誰是潛在的合作物件是非常重要的。 眾所周知, 成人具備這樣的能力, 但哈姆林想知道人類是從多大起開始發展這項能力的, 是否嬰兒能夠區分"好人"和"壞人"。
哈姆林和她的同事們為此進行了實驗。 他們向6個月大的一組嬰兒和10個月大的一組嬰兒演示一個擬人化的"木偶表演", 即用3個不同形狀的木塊扮演3個角色:試圖登上一座山的"攀登者"、代表"好人"的"幫助者"以及代表"壞人"的"阻礙者"。
Advertisiment
研究人員將代表"幫助者"和"阻礙者"的木塊放在一起讓兩組嬰兒挑選, 16名10個月大的寶寶中有14個更喜歡"幫助者", 12名6個月大的寶寶選擇的全是"好人"。 這表明嬰兒們對"樂於助人"的"幫助者"更有好感。
哈姆林表示, 雖然實驗還不能反映出嬰兒們對"好人"的偏愛是不是一種天生的能力, 但可以肯定的是, 這不可能是大人教給孩子們的。 她說:"也許這是嬰兒們與生俱來的。 "
天生就會區分方言
"另有研究表明, 嬰兒是學習外語的天才:才出生幾天的小孩, 就能從多種外語當中識別出他的母語;四五個月的小孩, 能自然讀懂一些簡單的唇語;嬰兒可以識別世界上所有語言的輔音和母音;在分辨方言的問題上, 嬰兒具有比成人更為出色的能力。
Advertisiment
加拿大研究人員的研究成果表明, 嬰兒在4到6個月的時候, 就已經具備了借助自己的視覺區別不同語言的神奇能力。

雙語環境會強化嬰兒的這種能力, 那些學習了一種以上語言的嬰兒保留並強化了通過視覺來區別不同語言的能力;而生活在單一語言環境中的嬰兒對第二種語言的敏感性、靈敏性則大大降低, 這種神奇的能力迅速地退化, 直至消失。

情感豐富的"小大人"
"成人總是羡慕嬰兒們無憂無慮, 除了吃飯睡覺什麼都不用想!可是, 他們真的什麼都不想, 只知道"傻樂"嗎?美國學者的一系列研究得出的結果和人們的預期恰恰相反:嬰兒雖小, 卻也有著複雜的情緒, 和成年人一樣, 他們會妒忌、害羞、同情,
Advertisiment
甚至還會有挫折感。

馬里蘭大學福克斯最近的研究發現, 嬰兒期的害羞最早是出於本能。 研究人員還發現, 嬰兒們從出生開始就有一種自然形成的同情心, 能從其他人的情緒中形成共鳴。 只是這種同情心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消退。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