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幫寶寶退熱最易犯的錯誤

寶寶退熱最易犯哪些錯誤?初春乍到, 氣溫還是不太穩定, 這個時候不少寶寶會出現流鼻涕, 感冒, 發熱等症狀, 一些傳統的護理方法也許並不適合, 那麼, 育兒中媽媽們該掌握哪些新的科學護理方法呢, 首先讓我們正確的看待哪些易犯的錯誤吧!

當寶寶發熱時不少家長都非常擔心“孩子燒壞了”, 於是大多數媽媽會強行給寶寶使用退熱藥, 在時間把控和用量上他們很難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進行掌控。 那麼, 在用藥安全上, 退燒方法上, 我們最易犯哪些錯誤呢?今天, 育兒小拜年為你整理寶寶退熱最易犯的錯誤!

Advertisiment

雖然不是所有的發熱都要做退燒處理, 但是一遇到寶寶發熱, 大多數媽媽還是無法淡定。 掌握一些科學的處理方法幫助寶寶度過生病期是必要的, 而不是僅憑老經驗, 否則容易造成反效果。

在臨床上, 對於寶寶發熱, 專家不稱之為病, 因為發熱只是一種症狀。 引起發熱的原因很多, 有感染因素和非感染因素;引起發熱的疾病也有很多, 不光是呼吸道疾病。

常見的退熱誤區包括:

1.捂汗退熱

老百姓有個土方子:感冒後用被子捂著發汗。 對成人來說, 這樣做有時候確實有效, 但對寶寶是不適合的。

原因分析:寶寶四肢供血不足, 神經系統發育尚未完善, 如果被包裹過嚴, 反而無法散熱, 同時導致脫水、代謝性酸中毒,

Advertisiment
更嚴重的還會引起腦缺氧。 臨床上有一種專屬於兒童的疾病——“蒙被綜合征”。

2.一發熱就吃退熱藥

很多媽媽認為發熱是壞事, 見不得寶寶發熱。 其實, 發熱是機體免疫系統為了抵禦感染而產生的一種免疫保護性反應。

原因分析:研究證明, 發熱時機體內的各種免疫功能都優於體溫正常時。 這些免疫功能可抑制病原體的生長、繁殖, 有利於康復。 如果過早用藥物強行降溫, 不但存在退熱藥本身的副作用, 而且挫傷了機體的自然防禦能力, 使病程延長, 還可能因退熱而掩蓋了症狀, 造成原發病的診斷困難, 延誤治療。

3.用冰袋降溫

冰袋常用於高熱不退的患者, 但是, 這個方法不適合小嬰兒。

原因分析:小嬰兒體表面積相對較大,

Advertisiment
體溫調節功能差, 外界溫度過低, 尤其是局部大面積應用冰袋, 極易使皮下脂肪凝固而成硬腫。

4.帶著高熱寶寶候診

國人看病排長龍的現象很常見。 不少媽媽在寶寶高熱後不做任何處理就趕去醫院, 排隊等待醫生處理, 這樣做是很危險的。

原因分析:超過39℃的高熱對健康影響比較大, 所以在寶寶高熱時, 應先給寶寶口服退熱藥, 然後去醫院排隊等待看病。 在看病過程中如果寶寶繼續高燒, 也不要盲目排隊, 及時和就診醫生聯繫, 醫生一般會靈活處理的。

5.泡澡降溫

泡澡是當今時髦的一種養生方法, 適度的水溫作用於人的副交感神經, 使人身心放鬆, 但這個方法對發熱的寶寶並不適用。

原因分析:泡澡水溫過高, 對身體刺激加強後,

Advertisiment
交感神經便發揮作用, 使得機體進入興奮狀態。 相反, 水溫過低, 洗澡後猶如給寶寶雪上加霜, 又會加重感冒。

育兒小編溫馨提示:方法!寶寶退熱不可操之過急, 一定要遵循醫囑, 採取正確的退熱方法!同時, 從飲食上給寶寶進行食補, 以防引起腸胃問題!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