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分清腹瀉,針對治療

進入夏季, 腹瀉等腸道疾病進入了易發季節, 遇到寶寶腹瀉, 有一些家長認為就是吃壞了肚子, 這樣的認識是不正確的, 腹瀉病因複雜, 並非“吃壞了肚子”那麼簡單。 醫生建議, 遇到寶寶腹瀉, 父母應分清腹瀉病因, 可優選適用症更廣泛的藥物;當對寶寶腹瀉病因難以辨別時, 應及時就醫。

腹瀉並非“吃壞了肚子”

小兒腹瀉是一種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數增加和大便性狀改變為特點的小兒常見病, 多見於夏季。 大部分發生於6個月至2歲的小兒, 尤其是在條件較差的農村或山區, 平均每人每年發病2~3次以上。

Advertisiment

具體來說, 引起腹瀉的原因主要有兩大因素:非感染性因素與感染性因素。

其中, 非感染性因素主要表現在下面4個方面:

1、飲食不當:如吃得太多、太油、太冷, 頻繁地調換新食品, 超出寶寶腸胃承受能力, 都容易引起小兒腹瀉;

2、不良剌激:受涼、過熱、精神情緒不佳, 或過分緊張或受驚嚇, 也會引起腹瀉;

3、過敏性腹瀉:因吃了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而致腹瀉;

4、其他:如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糖原性腹瀉病等。

而感染性因素則包括腸道內及腸道外感染:

1、腸道內感染主要有細菌感染和病毒感染兩種病因, 其中, 細菌感染主要是大腸桿菌和痢疾桿菌, 常因牛奶污染、牛奶未經煮沸、奶具(如奶瓶、乳☆禁☆頭)未能每次清洗煮沸等;病毒感染常見輪狀病毒、呼吸道腸道病毒感染等等。

Advertisiment

2、腸道外感染, 如上呼吸道感染、中耳炎、肺炎等, 常有明確的原發灶。

由此可見, 腹瀉病是一種綜合症, 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 絕非僅是“吃壞了東西”那麼簡單。

兒童腹瀉宜對因用藥

夏季是腹瀉等腸胃類疾病的多發季節, 有寶寶的家庭, 可以在家常備一些兒童腹瀉藥。 但由於腹瀉病因的複雜性, 醫生建議, 父母在遇到兒童出現腹瀉病例時, 應分清腹瀉病因, 再對因選藥。

目前, 市面上有不少針對兒童腹瀉的藥物, 但多屬於止瀉功能, 或只針對單一症狀的要求, 因此, 父母應該選擇適用症更廣的藥物。 比如, 新上市的“度來林”就是一種對小兒適用的腹瀉治療藥物, 能治療小兒受涼腹瀉、小兒食物性腹瀉、小兒季節性腹瀉等三種常見小兒腹瀉。

Advertisiment
“度來林”的收斂止瀉效果較好, 它能在腸粘膜表面層形成一層保護膜, 減輕刺激、減少蠕動, 能較快起效。 同時, 針對寶寶腹瀉後腸胃道微生物環境改變、營養流失等情況, “度來林”成分中的乾酵母富含維生素B族, 有助於促進腸道菌群平衡, 改善消化功能, 其特別添加的葡萄糖, 還能起到補充兒童營養的作用。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