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分娩方式關係孩子與母親

分娩方式與孩子

前幾年, 《英國醫學雜誌》週刊發表了南安普敦大學科研人員的一份研究報告:出生後前幾個月體重輕於平均標準的嬰兒, 成人後易患精神憂鬱症, 而這些嬰兒的體重輕都因宮內發育不良、早產、產後營養不良等因素所致。 這一報告從某些方面再次證實了美國心理學家弗赫於多年前公佈的研究結果:分娩方式可能決定著孩子的未來。

弗赫經長期研究發現, 分娩的過程儘管相對于孩子一生來看是極為短暫的, 但這一過程將影響一個人未來的性格、脾氣和氣質。 他認為, 胎兒出生時若頭部受到產鉗的損傷或遭到長期陣痛的難產兒,

Advertisiment
將來可能表現出性格憂鬱, 並易於產生精神發育不全;剖宮產的嬰兒, 由於沒有經受分娩的陣陣子宮收縮的影響, 長大後往往性情急躁、缺乏耐心;兩腳先於臀部娩出的胎兒, 將來常常活潑好動;分娩過程中有缺氧或受麻醉劑影響的嬰兒, 性格可能孤僻, 且不善於交際等。

弗赫的研究, 引起了西方醫學界, 尤其是婦產科、兒科專家和心理學家們的關注, 並就此作了大量的調查研究後, 不僅證實了弗赫的觀點, 而且還有許多新的發現。 人們注意到:在分娩前和分娩期間, 胎兒體內的應激激素、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激增。 這些急速增加的應激激素有防止胎兒在產道裡窒息,

Advertisiment
為嬰兒出生後的第一次呼吸作好準備。 因此, 正常分娩的嬰兒比未經歷分娩過程的剖腹嬰兒肺容量大且較少患呼吸系統疾病;正常兒童弱視發病率僅為4%, 而受鉗產、剖宮產、臀位元產等各種方式難產兒童的弱視率卻高達15%以上。 難產所致的弱視被認為是:可能與胎兒在宮內缺氧或窒息, 眼和腦組織缺氧而受損, 或助產器械傷及胎兒頭面部有關;早產會導致嬰兒體質虛弱及神經系統缺陷;過期妊娠則會導致嬰兒腦發育不全, 癡呆等等。 甚至, 不同的分娩方式都會影響嬰兒的營養狀況。 日本醫生研究證實, 傳統的仰臥式分娩姿勢可抑制母乳的分泌量。 採用坐式分娩姿勢的產婦在分娩後5天內平均分泌乳汁近1000毫升,
Advertisiment
比仰臥式分娩者多出1/3, 乳汁的多寡決定了產婦的營養狀況。

所以, 為了優生優育, 孕婦在圍產期內應做好自我保健, 定期到醫院產前門診檢查, 做好健康監護, 臨產時盡可能做到不用器械助產, 不用要麻醉劑施行剖宮產術等等。
分娩方式與母親

在選擇分娩方式時, 我們首推自然分娩.理由除了它對嬰兒有好處之外,對母親也有好處,除了減少對身體的傷害之外,它還有一點,就是對產後泌乳有好處,早在1977年, 人們就已經知道β-內啡肽可促進催乳素的釋放。 到1979年, 研究者發現在分娩過程中母體內的β-內啡肽水準會升高。

1996年, 瑞典學者的研究顯示, 與剖宮產產婦相比, 產後兩天, 陰dao產產婦哺乳時體內催乳素可呈脈衝式釋放,

Advertisiment
幅度與頻率與哺乳持續時間相關。

而剖宮產產婦在哺乳進行20——30分鐘後, 催乳素釋放水準仍無明顯升高。 義大利學者研究表明, 產後第4天, 在陰dao分娩的產婦的初乳中, β-內啡肽水準明顯高於剖宮產產婦。 母乳中這種鴉☆禁☆片類物質的作用有可能誘導嬰兒對母乳產生依賴性。

由上可見, 母親與新生兒的行為受分娩過程中所釋放的多種激素的影響。 同時, 上述研究也揭示了新生兒能在出生後第一時間內找到母親乳☆禁☆房的奧秘。 換言之, 母親在分娩過程中所釋放的多種激素在產後1小時內並未馬上消除, 它們對母親與新生兒有著各自特異的功能。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