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方式影響孩子智商嗎?

在社會上很多人在爭論是剖腹產生的孩子聰明還是自然分娩的孩子聰明。 許多人認為, 剖腹產的小孩比陰☆禁☆道分娩所生的孩子更聰明, 理由是手術產的小孩不受擠壓, 不會有腦部缺血、損傷等情況的發生。

其實, 正常分娩時, 雖然胎兒頭部會受到擠壓而變形, 但一兩天后即可恢復正常。 胎兒受壓的同時, 也是對腦部血管迴圈加強刺激, 為腦部的呼吸中樞提供更多的物質基礎, 出生後容易激發呼吸而呱呱啼哭。

其實, 正常分娩時, 雖然胎兒頭部會受到擠壓而變形, 但一兩天后即可恢復正常。 胎兒受壓的同時,

Advertisiment
也是對腦部血管迴圈加強刺激, 為腦部的呼吸中樞提供更多的物質基礎, 出生後容易激發呼吸而呱呱啼哭。 此外, 胎頭經過子宮收縮與骨盆底的阻力, 可將積存的胎兒肺內以及鼻、口中的羊水和黏液擠出, 有利於防止吸入性腦炎的發生。 這些都是剖腹產所不及的。

現實生活中, 一些年輕父母自作“聰明”, 憑主觀想像對待孩子的智力發育, 結果耽誤了大事, 可謂“聰明反被聰明誤”。

其實有資料證實, 剖腹產與自然分娩的孩子在智力上並無差異。 孩子聰明與否, 取決於父母的遺傳, 和孕婦的生產方式無關。 認為剖腹產聰明之說是不科學的。 選擇哪種分娩方式, 應該本著為母子健康的原則, 由醫生根據產前檢查結果而定。

Advertisiment

聰明孩子還與什麼有關?

根據美國之音(voa)、英國廣播公司(bbc)和英國醫學雜誌等權威媒體及學術期刊的最新報導, 有關嬰兒智力發展的研究又有了新進展。

體重的奧秘

最新的科學研究表明, 在體重的正常範圍內(2.5公斤~5.0公斤), 出生時越重的嬰兒將來越聰明, 至少到青年前期是這樣。

紐約市的科學家對3500名兒童進行了研究, 研究者用傳統的方法測量了兒童的智力, 並對這些兒童的兄弟姐妹也進行了測量, 以便把出生時體重與營養等其他因素區分開來。

研究發現, 兒童在七歲時的智力與出生時的體重直接相關:出生時體重較重的兒童在智力測驗中得分較高。

研究人員推測, 這可能是較重的嬰兒出生前的大腦發育在關鍵期獲得的營養較多的緣故。

Advertisiment
研究還發現, 男孩出生時的體重與未來的智力發展方面的關聯要比女孩大。

英國的一項大型研究也得出了類似的結論。 在英格蘭、蘇格蘭和威爾士, 研究人員對出生于1946年3月某周內的3900名嬰兒進行了為期40多年的跟蹤研究, 以期發現出生體重與日後智力發展的關係。

研究人員在這些嬰兒長到8歲、11歲、15歲、26歲和43歲時對他們進行了智力測試, 結果顯示出生體重確實影響日後的智力發展。 兩者之間是相關的年齡是8歲。 8歲時在閱讀理解、單詞發音、詞彙和非言語推理的綜合測試中, 出生時體重較重的兒童比較輕的平均得分高44%。 這一差異一直保持到26歲。 但當他們11歲時, 其差距降低到30%。 到43歲時,

Advertisiment
已經很難測出出生體重對他們智力的影響了, 這可能是環境等因素的影響最終超過了出生體重的影響。 這是首次對嬰兒出生時體重在正常範圍內與其智力關係的研究。 此前的研究都是集中在低體重兒(2.5公斤以下), 結論是他們將來的智力發展很可能不健全。

交流的巨大作用

倫敦語言和聽力中心的渥德博士過去7年一直在研究嬰兒和兒童的語言發展。 她認為在嬰兒9~13個月大的時候父母與嬰兒的談話方式對他們日後的智力發展至關重要。 渥德博士是根據一項對140名9個月大的嬰兒所做的研究得出的結論。

她把140名嬰兒分為兩組, 給予干預組嬰兒的父母以談話指導, 實驗期間, 語言治療學家在關鍵的嬰兒前語言發展期的4個月裡走訪嬰兒的父母,

Advertisiment
指導他們怎樣與嬰兒談話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對照組的父母以他們自己的方式與嬰兒交流。 7年後的智力測驗表明, 干預組有9名兒童的智商超過130, 另一組沒有一個兒童超過130。 干預組的語言技巧及總體智力都比對照組的明顯為高(干預組的平均智力比對照組早15個月)。

建議:

(l)在嬰兒出生的最初幾個月裡, 儘管嬰兒不會回應, 但也要不斷地和他們談話。

(2)儘量減弱能使嬰兒分神的背景雜音。

(3)根據嬰兒的成長階段, 談些嬰兒感興趣的東西。

(4)每天至少和嬰兒談話半小時。

儘管有些學者對談話能提高嬰兒日後智力發展的結論表示懷疑, 但至少有一點是公認的, 那就是早期談話能提高嬰兒日後的語言能力。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