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出牙早晚由誰決定?科學育兒做智慧爸媽

牙齒萌出的早與晚, 是衡量寶寶生長發育狀況的一個重要指標。 一般情況下, 寶寶在半歲左右萌出第一顆乳牙, 2歲半左右萌出全部乳牙, 共20顆乳牙。 乳牙的萌出遵循一定的時間, 又按一定的順序, 最先萌出的是下中切牙, 並且是一對;然後是上中切牙、側切牙、磨牙等。 乳牙萌出的顆數可以用一個公式來計算:嬰兒月齡減4-6作為該月平均出牙數。 例如, 10個月的嬰兒出牙數= 10-(4-6)=6-4顆, 即應出牙4-6顆。

由於個體差異, 以及嬰兒營養狀況和母親營養狀況的不同, 乳牙萌出時間有的早, 有的晚。 正常情況下, 女孩比男孩牙齒鈣化、萌出的時間早;營養良好、身體好、體重較重的寶寶比營養差、身體差、體重輕的寶寶牙齒萌出早;寒冷地區的寶寶比溫熱地區的寶寶牙齒萌出遲。

Advertisiment

一、寶寶出牙晚由誰決定?

出牙晚應綜合遺傳和發育等多因素

兒科專家根據臨床經驗指出, 出牙早的寶寶4個月大就長牙齒了, 晚的要到10個月才長。 早晚差別在半年左右, 在這其間出牙都算正常, 而且這期間出牙的早晚跟是否缺鈣的關係不大, 更多應該從遺傳和發育狀況等多方面綜合考慮。 家長不必過分緊張, 也不需要忙著給寶寶補鈣。 如果寶寶營養補充全面, 生長發育的狀況良好, 而且沒有受到疾病的影響, 寶寶出牙的早晚應該是受家族遺傳影響, 也許父母小時候有類似情形。

Advertisiment

但是也要提醒各位父母, 如果寶寶超過一歲仍未見第一顆乳牙萌出, 或者出牙順序不對, 再或超過3歲牙尚未全部萌出, 就需要去正規醫院口腔專科查找一下原因, 排除是否有“無牙畸形”等疾病。 另外, 寶寶的乳牙一般都是成對萌出, 也有個別會一顆一顆地長。 如果本應成對萌出的牙齒一顆長出後, 另外一顆卻遲遲長不出來, 家長也最好帶寶寶去檢查一下。

秋冬季節出生的寶寶易出牙遲

秋冬季出生的寶寶, 因為天氣較冷, 家長很少帶其到戶外活動, 日曬少了, 很容易導致體內維生素D缺乏, 引發佝僂病, 從而令長牙遲緩。 對於這樣的寶寶, 兒科專家通常建議家長適當給寶寶補充維生素D, 促進鈣吸收, 防止佝僂病的發生。

Advertisiment
佝僂病的缺鈣雖可影響寶寶的出牙時間, 但是這種程度的佝僂病同時還會伴有方顱、肋骨串珠、雞胸、O型腿或X型腿等嚴重症狀。

母親妊娠期鈣攝入量不足也會影響寶寶牙齒發育

母親妊娠期如果鈣的攝入量不足會影響胎兒乳牙、恒牙的鈣化和骨骼的發育, 寶寶出生後易出現佝僂病。 因此妊娠全過程都需要補鈣, 尤其孕晚期的需求量會明顯增加。 因為一方面母體鈣的儲存增加, 另一方面胎兒的牙齒和骨骼的鈣化加速。 胎兒體內鈣的一半以上是在懷孕的最後兩個月儲存。

添加輔食過晚也是長牙遲的原因之一

寶寶生長發育到一定階段, 光靠母乳和奶粉已不能滿足其營養, 所以, 家長一定要及時給寶寶添加輔食,

Advertisiment
讓其得到足夠的營養, 這樣才能確保牙齒的正常萌出。 正確添加輔食可以為寶寶牙齒萌發提供必要的營養, 同時還可鍛煉寶寶的咀嚼能力, 促進口腔內血液迴圈, 加快牙齒的發育。 添加輔食要按照由軟到硬、由細到粗的順序。

4-6個月時, 寶寶的輔食應以泥糊狀食物為主, 鍛煉孩子吞咽、舌頭前後移動的能力。 食物從稀糊狀過渡到稠糊狀。 如米糊、蛋黃糊、土豆泥糊等。

7-9個月時, 可為寶寶添加一些比較軟的食物, 鍛煉他的舌頭上下活動, 能用舌頭和上齶碾碎食物的能力。 如菜末面片湯、爛面、蘋果泥、鮮蝦麥片粥等。

10-12個月時, 可為寶寶選擇一些能用牙床磨碎的食物, 讓寶寶練習舌頭左右活動, 能用牙床咀嚼食物的能力。

Advertisiment
如饅頭片、麵包片、乳酪、豆腐、小餛飩、水果沙拉、蘋果片等。

系統性疾病或外傷也會影響出牙

唐氏症、腦下垂體分泌異常、外胚層發育不全症候群等, 都有可能造成寶寶長牙的速度有所差異, 必須通過抽血檢查才能確定真正的病因。

如果寶寶嘴部受到過外力撞擊, 與牙齒相連的韌帶可能會壞死, 而以新生骨頭取代(骨沾黏), 從外觀看來只是某顆牙齒生長較慢, 乳牙出現高低不一的情況, 實際上卻會影響到恒牙的萌發。 如果寶寶乳牙提早喪失, 牙齦表面便會生成結締組織, 一旦恒牙此時還未充分成長, 就會受到壓迫而導致恒牙出牙較慢。 另外, 一些藥物服用會讓寶寶牙齦增厚, 牙齒不易冒出, 讓父母產生長牙較慢的誤解。

下一頁:出牙期三個小提醒

二、出牙期三個小提醒:

出牙晚別盲目補鈣

有些父母見到自己的寶寶10個月還沒出牙,就認為孩子缺鈣,急忙增加魚肝油和鈣粉,甚至注射鈣劑。殊不知這樣做可能害了寶寶。盲目補鈣結果可能會讓寶寶身體出現浮腫、多汗、厭食、噁心、便秘、消化不良等症狀,嚴重的還容易引起高鈣尿症,同時寶寶補鈣過量還可能限制大腦發育,並影響生長發育。血鈣濃度過高,鈣如果沉積在眼角膜周邊將影響視力,沉積在心臟瓣膜上將影響心臟功能,沉積在血管壁上將加重血管硬化。

因此,如果寶寶長到10個月還沒出牙,父母不必過分焦急,千萬不要濫用補鈣品。只要注意餵養,合理而及時地添加各種輔助食品,讓寶寶多參加戶外活動,多曬曬太陽,如果等到一歲乳牙還未出來再去諮詢醫生也不遲。

出牙期間不主張使用安撫奶嘴

有些家長經常給寶寶用安撫奶嘴,導致寶寶對安撫奶嘴的“過度迷戀”,總是不離嘴,這樣就要小心影響牙齒發育了。長期使用安撫奶嘴不但會導致寶寶牙齒長得不整齊,還有可能會導致頜骨畸形。

還有些寶寶經常啃手指、咬嘴唇、吐舌頭...這些習慣也會影響牙齒發育,家長一旦發現寶寶有這些小動作時,儘量轉移其注意力,避免其養成習慣。

寶寶長牙有預兆

咬東西:乳牙萌出時,寶寶喜歡咬東西,如哺乳時咬乳☆禁☆頭或將手指放入口內等。這時可給寶寶一個能咬的玩具玩,以便刺激牙齦,使牙齒穿透齦黏膜順利萌出。

流口水:牙齒萌出時刺激三叉神經,引起唾液分泌量增加。由於寶寶還沒有吞咽大量唾液的習慣,口腔又淺,唾液往往流到口外,形成所謂的“生理性流涎”。這種現象一般隨年齡增長而自然消失。

發燒、拉肚子:少數寶寶在長牙時會出現發燒和拉肚子等異常現象,家長應該帶寶寶去醫院檢查一下,對症下藥。

下一頁:出牙期三個小提醒

二、出牙期三個小提醒:

出牙晚別盲目補鈣

有些父母見到自己的寶寶10個月還沒出牙,就認為孩子缺鈣,急忙增加魚肝油和鈣粉,甚至注射鈣劑。殊不知這樣做可能害了寶寶。盲目補鈣結果可能會讓寶寶身體出現浮腫、多汗、厭食、噁心、便秘、消化不良等症狀,嚴重的還容易引起高鈣尿症,同時寶寶補鈣過量還可能限制大腦發育,並影響生長發育。血鈣濃度過高,鈣如果沉積在眼角膜周邊將影響視力,沉積在心臟瓣膜上將影響心臟功能,沉積在血管壁上將加重血管硬化。

因此,如果寶寶長到10個月還沒出牙,父母不必過分焦急,千萬不要濫用補鈣品。只要注意餵養,合理而及時地添加各種輔助食品,讓寶寶多參加戶外活動,多曬曬太陽,如果等到一歲乳牙還未出來再去諮詢醫生也不遲。

出牙期間不主張使用安撫奶嘴

有些家長經常給寶寶用安撫奶嘴,導致寶寶對安撫奶嘴的“過度迷戀”,總是不離嘴,這樣就要小心影響牙齒發育了。長期使用安撫奶嘴不但會導致寶寶牙齒長得不整齊,還有可能會導致頜骨畸形。

還有些寶寶經常啃手指、咬嘴唇、吐舌頭...這些習慣也會影響牙齒發育,家長一旦發現寶寶有這些小動作時,儘量轉移其注意力,避免其養成習慣。

寶寶長牙有預兆

咬東西:乳牙萌出時,寶寶喜歡咬東西,如哺乳時咬乳☆禁☆頭或將手指放入口內等。這時可給寶寶一個能咬的玩具玩,以便刺激牙齦,使牙齒穿透齦黏膜順利萌出。

流口水:牙齒萌出時刺激三叉神經,引起唾液分泌量增加。由於寶寶還沒有吞咽大量唾液的習慣,口腔又淺,唾液往往流到口外,形成所謂的“生理性流涎”。這種現象一般隨年齡增長而自然消失。

發燒、拉肚子:少數寶寶在長牙時會出現發燒和拉肚子等異常現象,家長應該帶寶寶去醫院檢查一下,對症下藥。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