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准媽媽應該如何走出孕期心理陰影

孕期常見抑鬱表現

孕早期

●問題:孕前不良因素。 吃了感冒藥、避孕藥、拍了X光片、用了電熱毯、鄰居裝修、長時間用電腦、看電視、發燒、藥物過敏等, 為此反復在專家門診就診, 會就同樣的問題反復詢問, 只要有一人說會影響孩子的發育, 那麼好了, 焦慮情緒立即產生, 並惡性循環下去。

應對:其實, 准媽媽們不知道, 這種焦慮情緒比上面任何一種問題都可能會對孩子的發育造成影響。 當然是比較而言的, 焦慮情緒也並不一定就會影響孩子的發育。 並且, 隨著現代科技, 尤其B超畸形篩查、彩超、羊水穿刺等的普及,

Advertisiment
新生兒畸形發生率已經大大降低。

孕中期

步入孕中期, 准媽媽已基本適應孕期生活。 雖然對自己的高危因素還耿耿於懷, 但顯然已接受現實?D?D即這個孩子肯定要生下來的。 但還會碰到令人煩心的事情。

●問題:胎兒過小。 加強營養後仍然小, 醫生要求入院, 准媽媽們如臨大敵, 覺得孩子有問題了, 有可能像醫生所說的那樣?D?D宮內發育遲緩, 孩子可能有畸形或不聰明。 於是, 反復就診又開始了, 希望能聽到相反的結論。

應對:其實, 聽醫生的, 要坦然面對, 放鬆心態, 你要知道醫生是將多種可能性的分析意見告訴你的, 並不一定你的情況就是這樣。

孕晚期

經過早、中孕期的沉澱, 到了孕晚期, 准媽媽們已經欣然期待著寶寶的降臨。

Advertisiment
但是, 令人焦慮的事情又接踵而至了。

●問題:分娩方式的選擇。 可以順產的, 怕半路生不下來, 又要挨一刀;或者怕痛的, 就想盡辦法要做剖宮產;高齡產婦有併發症的;怕剖宮產對孩子不利;想體驗陣痛的, 就拖著要順產。 與醫生的建議相違背, 當然焦慮情緒就產生了。

應對:應聽從醫生的建議。 因為醫生畢竟見多識廣會全面衡量, 不要因為一、二個負面例子就被嚇壞了。 醫生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肯定是會幫助你的。

解決方案建議

一、心理諮詢

心理醫生能夠區別出哪些是真正的焦慮、抑鬱;哪些是一時的、跟孕期不良因素相關的焦慮和抑鬱。 前者需要專業的心理諮詢;而後者需要產科醫生的耐心解釋和必要的保證, 孕期不良因素解除後,

Advertisiment
焦慮、抑鬱情緒就會迎刃而解。 目前婦產科醫院還缺少這方面的科室設置,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 隨著對心理衛生的重視, 這樣的科室會很快出現。

二、導醫

對於繁忙的產科門診, 可以適時地嚮導醫尋求幫助。 導醫能夠指導准媽媽們何時、在哪裡兒、怎麼做各種檢驗項目, 從而可以幫助准媽媽解決很多煩惱的問題。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