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媽媽待產時如何與醫生溝通

很多待產媽媽由於沒有住院的經驗, 面對陌生的環境難免有緊張感, 諸多住院規定、像走馬燈一樣走來走去的醫生、護士以及從沒聽過的醫學專業詞彙, 准媽媽被弄得暈頭轉向, 待產時如何與醫生溝通成了准媽媽們的難題。 醫生會告訴你分娩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情, 對你分娩的過程很有幫助。 待產時如何與醫生溝通?准媽媽們一起來看看吧。

明確地表達出自己的感受

應該儘量將自己的症狀詳細記錄下來, 在去醫院的路上簡單按照時間順序把自己出現的各種症狀排序, 描述症狀時, 儘量確切。

Advertisiment
比如描述自己肚子疼, 就要儘量描述疼痛的特點、開始的時間、疼痛頻率、持續時間、程度, 有無變化等, 並準備好月經史、懷孕史、家族病史等等。

貼心小提示:

1.產科醫生為了推斷預產期, 都會問到末次月經(LMP)——即最後一次月經的第一天, 很多產婦對末次月經理解有誤:認為末次月經是月經結束的日期, 還有人在懷孕早期曾有陰dao出血, 將陰dao出血誤認為是末次月經。

2.參加孕婦學校, 並盡可能與醫生交流, 以獲得更多的分娩知識。 如果待產婦可以在住院前已經通過門診、或者其他途徑瞭解更多有關分娩的醫學常識、醫療語言, 將會發現醫師和您確實是來自相同星球的人, 彼此間的語言、思考方式也如此接近, 更好溝通。

2 不要誇張也不要隱瞞你的不適、注意保持平和心態。

Advertisiment

研究表明: 不良情緒會使人對疼痛更加敏感;導致子宮收縮乏力, 增加產後出血的可能;同時還使產程延長, 加之疼痛刺激, 自控力降低甚至喪失……而保持良好的情緒, 可提高對疼痛的耐受性。 隨著醫學的進步, 精神心理因素對分娩的影響已經越來越多地顯現出來。

與醫生主動溝通的幾個好時機

產科醫生的工作非常繁忙, 同時要面對好幾名待產婦, 確實很難抽出大段時間向你講解一 切有關分娩的知識。 醫生們一般都言簡意賅, 雖然會認真聽取患者訴說病情, 但與待產婦的交流不會很多。 因此, 你更應該把握好時機, 向醫生提出疑問, 請他們幫你解決各種疑惑和擔憂,

Advertisiment
從而達到有效溝通, 利於順利分娩。

剛剛入院的時候, 接診醫生會詳細詢問你的情況, 你需要做的是:

1.認真聽取大夫的介紹和建議, 牢記醫生的囑託。

這個時候醫生的話雖然不多, 但每一句都是凝練的金科玉律。 一句話漏聽都可能是巨大的損失。 比如, 醫生告訴你, 在等待分娩的過程中最有利的姿勢並不是仰臥在床上, 多在病室中走動, 更有利於產程進展;憋尿在待產時是不好的行為, 充盈的膀胱會阻擋寶寶的去路阻礙產程的進展;如果有肛門墜脹, 排便感, 需要儘快通知醫生。

這些重要的話, 醫生不會重複好幾遍, 所以你一定要牢牢記住這些話, 因為聽不到是你自己的損失。

2.保持認真的說話態度, 沒有人會喜歡自己說話時,

Advertisiment
別人一副漠視的態度。

你認真的態度, 也會使醫生感覺受到尊重, 進而促使他有興趣聽取你訴求。 千萬別擔心自己的醫學知識不夠恥笑而不敢開口, 畢竟涉及人體的醫學對於沒有受過這方面專業教育的人來說還是生僻、神秘了一些。 你沒有這方面的知識也是理所當然的。 千萬不要不懂裝懂, 跟醫生較勁。

每天, 醫生們查房次數不少於2次, 早晚各一次。 有特殊情況的待產婦會得到特殊照顧, 醫生會隨時查看。

早晨的查房, 如果主管你的醫生當班, 他會著重詢問你的情況。 你可以就一些深入的問題, 向主管你的大夫他諮詢, 因為你的主管大夫對你的情況瞭解得更為詳盡。 同時你應該把你現在的情況告訴他,

Advertisiment
這樣有助於醫生掌握你的情況。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