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准媽媽如果過了預產期沒生怎麼辦

有人會擔心超過了預產期以後, 胎兒會越來越大, 大到造成難產, 其實, 孕媽媽不必為此擔憂。 根據統計, 恰好在預產期當天出生的嬰兒只占全體新生兒的5%左右, 而在預產期前後14天出生的嬰兒, 大約占85%。 過了預產期, 胎兒的發育自然減緩, 這是因為胎盤功能逐漸減退, 但胎盤功能良好者, 胎兒還可繼續生長。

而且現在醫學發達, 可以利用無應力測試、音響刺激測試及胎盤功能測試等檢查, 來測知胎盤功能是否正常, 以及用B超聲檢查, 胎兒是否安全。 如果檢查結果沒有任何異常的話, 只需安心等待自然陣痛發生。

Advertisiment
過了預產期兩周以上仍未生產時, 醫學上稱為“過期妊娠”。 若是胎盤發生老化現象的話, 就可能使胎兒無法得到充分的營養和氧氣, 引起胎兒宮內窘迫, 甚至胎死宮內, 因此, 當胎盤功能老化時, 就必須利用人工的方法引起陣痛, 儘快讓孩子生下來。 有些孕婦一聽到引產, 就會產生抗拒心理, 認為這並不是正確的。

因為有些過期妊娠對孕婦自身和胎兒來說, 都增加了危險。 所以, 應認真聽取醫生的說明, 一旦理解同意後, 就該全力配合醫生處理。

孕媽媽體力準備

到了妊娠後期, 活動量應該適當減少, 工作強度亦應適當減低, 特別是要注意休息好, 睡眠充足, 只有這樣才能養精蓄銳, 使分娩時精力充沛。 一般從接近預產期的前半個月,

Advertisiment
就不宜再遠行了, 尤其是不宜乘車、船、飛機遠行。 因為旅途中各種條件都受到限制, 一旦分娩出現難產很有可能危及母子安全。

同時, 因為分娩時要消耗很大的體力, 所以產婦臨產前一定要吃飽、吃好。 為了保證孕婦有足夠的體力完成分娩, 家屬應想辦法讓她多吃些營養豐富又易於消化的食物, 例如吃一點粥類或湯羹, 切忌什麼東西都不吃就進產房。 有些婦女懷孕早期擔心流產, 懷孕晚期害怕早產, 因而整個孕期都不敢活動。 有些孕婦則是因為懶惰而不願意多活動。 實際上, 孕期活動量過少的產婦, 更容易出現分娩困難。 所以, 孕婦在臨產前不宜過於懶惰, 不宜長時間臥床休息, 而是應該每日堅持適量的散步等活動。

Advertisiment

羊水早破怎麼辦

臨近預產期時, 孕婦要隨時隨地注意身體的變化, 一旦發現異常現象, 如發現破水等狀況, 必須馬上住院待產。 胎膜在位於子宮頸口處破裂, 羊水流出, 這是胎兒娩出的前兆, 多發生在宮頸口擴張較大時。 但是, 也有一些孕婦還沒出現明顯的子宮收縮, 也沒有排尿, 突然陰☆禁☆道排出水樣液體, 處理後又有液體排出時, 應確定是否發生了胎膜早破, 又叫早破水。

發生胎膜早破後, 多數情況下, 規律性子宮收縮隨即開始。 但也有持續一段時間後才出現規律宮縮者, 沒有經驗的孕婦往往容易忽視。

由於胎膜早破, 羊水流出, 子宮內部和外界已通過陰☆禁☆道相通, 細菌很容易進入體內, 導致宮內感染。

Advertisiment
孕婦會有發熱, 羊水變渾濁產生異味, 並可使胎兒由於宮內感染出現敗血症。 因此一旦發生早破水, 就應視為將要分娩, 孕婦須馬上住院待產(有20%~25%的孕婦分娩前會出現胎膜早破的情況)。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