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冷空氣過敏兒童出門宜戴口罩

隨著近日滬上氣溫跳水、晝夜溫差拉大, 滬上各大醫院感冒、哮喘、腹瀉病人增多。 兒科尤其“熱鬧”, 咳嗽、哮喘、小兒腹瀉形成一個發病小高峰。 專家提醒, 保暖對預防呼吸道感染尤為重要, 尤其原本就有慢性病或身體較虛弱的老人、兒童應及時加衣, 不可隨意“秋凍”;對腹瀉孩子, 家長應給予清淡飲食, 及時補充水分。

冷風吹, 慢阻肺老太咳出黃痰

65歲的楊老太患有慢阻肺, 前幾日突然降溫, 正碰上楊老太從外地旅遊回來、較為疲勞, 兩種因素“夾擊”下, 楊老太不停咳嗽、甚至咳出黃痰, 還有些喘, 只得到醫院就診。

Advertisiment

記者從各大醫院瞭解到, 隨著秋冬之交氣溫下降, 呼吸科門診“熱鬧”非常。 市胸科醫院肺功能室主任、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王韡表示, 氣溫下降、晝夜溫差變大, 天氣乾燥、人體呼吸道防禦功能減弱, 空氣中粉塵含量多、粉塵攜帶的細菌、病毒和其他有害物質也增多, 是造成近來呼吸道感染高發主要原因。 保暖非常重要, 尤其原本就有慢性病或身體較虛弱的老人、兒童, 千萬別隨意“秋凍”, 應及時加衣, 尤其到突然降溫時更要注意做好保暖措施。 當空氣品質指數較好時, 不妨開窗通風,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最重要的是加強鍛煉, 提高自身免疫力。

小兒感冒哮喘呈發病小高峰

記者昨天從市兒童醫院瞭解到, 自10月中旬以來, 該院門急診量有明顯上升,

Advertisiment
平日在4200—4300人次, 高峰時達到4600—4700人次。 據市兒童醫院門急診辦公室主任、兒內科副主任醫師李錦康介紹, 近期加上空氣品質污染, 兒童咳嗽、哮喘、感冒發病率較高。

李錦康主任表示, 視孩子體質和運動量大小, 家長應根據氣溫變化適當給孩子增減衣物, 早晚溫度低, 上學路上可多披一件衣, 但如果穿得過多, 中午溫度升高或孩子運動時容易出汗, 冷風一吹反而容易感冒。 需注意的是, 有部分過敏性體質的兒童對冷空氣過敏, 家長可給孩子出行戴上口罩, 避免冷空氣直接接觸鼻粘膜造成刺激。 王韡建議, 當外界感冒流行時, 免疫力較差的人最好儘量避免到人員比較密集的場所去。

病毒、受寒、傷食致腹瀉多發

Advertisiment

連續兩天, 曙光醫院兒科接到因為“傷食”引起的腹瀉病例。 上周, 小學四年級的小彤(化名)放學後在小店買了油膩的雞翅膀, 因體育課後感覺熱, 又喝了冰鎮飲料, 晚上開始肚子疼, 上吐下瀉被父母送去看急診。 曙光醫院兒科主任趙鋆表示, 前幾天一家三口同來醫院掛急診, 醫生詢問其近日生活史, 原來他們前一天從外地吃完喜酒回來後出現腹瀉症狀。

趙鋆告訴記者, 10月中下旬開始, 腹瀉患者數量增加, 有些是“輪狀病毒”引發, 有些是病毒性或細菌性腹瀉。 小嬰兒腹瀉較為常見, 症狀常常表現為突然間一天拉稀十幾次, 排泄的糞便中含有大量水分, 且伴有輕微發熱。 年齡稍大的孩子, 常伴隨出現嘔吐、發熱、食欲不正的現象。

Advertisiment
趙主任提醒, 常規治療中, 如果病人是細菌性腹瀉, 首先要注射抗生素, 為防止脫水還要補水。 如果孩子是病毒性腹瀉, 可用中藥治療。

趙主任還提醒, 一歲之內嬰幼兒腹瀉患者在接受醫院治療後, 最好的恢復體質的方法是純母乳餵養。 喝奶粉的話, 就要稀釋奶粉、白粥。 年齡稍大的孩子在一到二天內最好喝白粥, 修復腸胃, 等到症狀變輕, 再每天循序漸進補充營養, 如蔬菜、清蒸魚, 避免油膩。 此外, 應給腹瀉兒童及時補充水分。  □晚報記者 朱蒙雪 肖波 崔翼琴 實習生 王燕 報導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