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其實你可以用食療調理產後浮腫

體內增加太多水分排不出去時, 就會浮腫。 在體重增加的同時, 會出現眼皮浮腫、腳踝或小腿水腫。 浮腫也是某些疾病的信號, 諸如心臟病、肝病、腎病、內分泌疾病, 及某些營養不良性疾病等, 都可能出現浮腫症狀。

3種因素致新媽咪易出現浮腫

1、在懷孕後期, 有的孕婦會因子宮變大, 壓迫下肢回流的靜脈, 影響了血液迴圈而引起水腫, 有些在產褥期(坐月子期間)水腫還不會消退;

2、還有一些新媽咪內分泌系統會受到懷孕的影響, 身體代謝水分的功能出現變化, 出於一種生理特殊需要, 而保留部分多餘的水分,

Advertisiment
表現為水腫, 典型症狀就是下肢的浮腫;

3、中醫理論則認為, 產後水腫是因為某些臟腑的功能障礙造成的, 一般會涉及肺、脾和腎三髒。 懷孕期准媽咪多吃少動, 臟腑功能本身就被抑制, 加上分娩後氣血的傷損, 運化水分的功能進一步下降, 這時多餘的水分就停留在腿部不能被代謝出去。

新媽咪防治浮腫生活小貼士:

雖不必控制新媽咪喝水, 但是在睡前要少喝;保食物清淡, 不可太鹹為要;補品不要吃太多, 以免加重腎臟負擔;可多食脂肪較少的肉類或魚類。

調理產後浮腫食療2方

紅豆薏米姜湯

原料:紅豆50克, 薏米50克, 老薑5片。

做法:

紅豆和薏米用冷水浸泡3小時以上, 將老薑與紅豆、薏米同煮, 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繼續煮40分鐘,

Advertisiment
待紅豆薏米煮熟軟後, 再酌加少量白糖即可食用。

功效:紅豆和薏米相配具有利水滲濕、健脾消腫的功效。

泥鰍鑽豆腐:

原料:泥鰍200-250克(個體適中的, 過大不易熟透, 過小則在吃的時候不方便), 豆腐750克, 油、鹽、等調料適量。

做法:

鮮活的泥鰍用水沖洗乾淨, 用清水養著, 放兩片生薑, 加一、兩滴生菜油(泥鰍喝進生油後, 就會陸續排出腸子裡的髒物, 這樣就不帶泥腥味了)。 先在鍋中放適量涼水, 加入活泥鰍, 再加入豆腐, 用文火燜著。 這時, 水比豆腐先熱, 隨著水溫升高, 泥鰍耐不住高溫, 會往涼豆腐裡鑽。 當泥鰍不再動了, 加入適量油、鹽等調料, 再用大火急速將泥鰍燜熟, 撒上薑末蔥花, 裝盆上桌。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