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入園必讀指南:孩子被欺負了怎麼辦?

「中關村二小事件」相信大家都已經多少瞭解一些, 校園霸淩從來都不是一件小事, 但在國內卻一直得不到大家的重視。

除了對當事人的遭遇感覺難過, 你得知道這些保護孩子的方式。 校園霸淩最早在幼稚園裡就會發生。

別再感謝挫折了!

孩子天真無邪, 所以他們在一定程度上不分善惡對錯。 如果在初露端倪的時候不開始引導, 等到真的發生什麼事, 會給孩子和所有當事人帶來難以補救的影響。

「你不告訴他那是惡, 他能把別人逼死。 你不告訴他要反抗, 他能被別人逼死。 」

別說什麼挫折教育, 重要的應該是抗挫折教育。

Advertisiment
決定孩子是否強大的因素, 不是經歷了哪些災難, 而是孩子的內在恢復力。

強大的內心不是單靠無休止的淩辱形成, 更無須為了經歷挫折而製造挫折, 像有些人所說的“我現在傷害你, 讓你哭, 是為了你將來更好地適應社會”。

怎樣正確保護孩子?

· 鼓勵孩子說出實情

有時不是家長不願意幫助承擔, 而是孩子根本不主動跟家長訴說。 甚至還得在家長的逼問下, 或事情藏不住時, 事情才會暴露在家長眼前。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你沒有取得孩子的信任。

“你別去招惹他們啊!”“為什麼不欺負別人, 單欺負你?”“TA欺負你?你不會欺負回去啊!”這些話聽著耳熟嗎, 你有說過嗎?

這些話給孩子傳遞的資訊就是, “你懦弱,

Advertisiment
膽小所以被欺負”“這完全是你的錯”。 你的冷眼旁觀, 更會讓孩子加重羞恥感, 和對自己的懷疑。

永遠不要敷衍孩子, 不要提出沒用的解決方法, 信任非常脆弱。 如果事情沒被解決, 一定會迎來更強一波欺辱。

在孩子看來, 告訴家長老師是一種很弱雞的應對方式。 告訴你這些, 孩子也不容易, TA們事先經歷過漫長的心理鬥爭。

· 報告≠小報告

告訴孩子, 報告是能解決問題的行為, 而小報告是讓某人惹上問題的行為。 不管什麼時候, 人身安全最重要。

· 給孩子無條件的支援愛

説明孩子組織語言, 表達事情經過和情緒變化。 讓孩子理解到, 自己被支持, 被愛。

講真, 不要給孩子下判斷, 說出“你被欺負就是因為你弱”這種話。 孩子是一張白紙, TA成為什麼樣全是因為你的教育,

Advertisiment
所以, 如果孩子真的是懦弱, 那一定是因為你的教育, 不用懷疑。

· 和孩子商量解決方法

説明孩子分析情況, 並一同商量出解決方法。 鼓勵孩子自己思考, 如果孩子太小不具備這種能力, 家長可以給出幾個解決方案, 讓孩子選擇。

關於要不要打回去的問題, 叨叨G的觀點是, 在認定對方是故意, 並且言語無效時, 可以讓孩子做出適當的反抗。 只有讓施暴者知道自己是有反抗能力的, 才能讓TA收斂行為。

一味忍讓一定會強化「懦弱、自卑、社交恐懼」, 會催生「抑鬱」。 長期受欺負, 還會滋長「以大欺小」的心態, 孩子可能會通過打壓弱者來獲取心理平衡。

· 尋找外援

雖然「中關村二小事件」讓人失望, 但我相信、我希望友善的校方還是存在的。

Advertisiment
家長可以和老師及校方取得聯繫, 一起找到最合適的方法。

讓孩子感覺到無條件被愛, 被支持, 有歸屬感;讓孩子明白可以通過自己做出改變, 扭轉局面是幫助孩子面對霸淩最重要的2點。

不用感謝挫折, 它讓人痛苦脆弱, 失去希望, 不要強行原諒和感謝。 而應該感謝那些陪伴在身邊, 度過難關, 走出陰影的人。

建立強大的內心才是教育的意義, 抗挫折的能力和經歷挫折數量不是簡單的線性關係。 請在孩子的成長之路, 給予無條件的愛, 幫助構建TA內心的安全城堡。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