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兒童走失後,失而復得也是一場挑戰

寶寶走失對家長來說是一場巨大的煎熬, 從不敢相信事實到恐懼、著急, 自責、內疚, 甚至就算孩子找到之後很長一段時間都心有餘悸, 面對寶寶也往往束手束腳, 不知如何是好。 家長需要瞭解到這些都是非常正常的反應, 家長要不斷地告訴自己:“發生的一切都是過去的事情, 現在我是安全的, 寶寶是安全的。 ”讓自己的情緒穩定下來, 當家長的情緒足夠穩定的時候, 對孩子安全感的建立會有非常明顯的幫助。

即使只是經歷了暫時的走失, 對寶寶的身心也是很大的挑戰, 家長切忌責備、數落寶寶,

Advertisiment
比如說:“都是你不聽話, 才會走丟, 再不聽話, 再也找不到爸爸媽媽了!”因為年幼的孩子常常對重大事件的原因做出錯誤的假設, 家長的態度會使寶寶內心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把過錯歸結於自己, 這可能會讓寶寶出現過度的破壞性和強烈的愧疚感, 不利於寶寶的身心健康。 如果是比較嚴重的走失, 寶寶可能會在被找到後出現比較明顯的身體反應, 比如情緒不穩定, 經常大哭或動不動就發脾氣, 胃口不佳, 睡眠不穩, 特別黏著媽媽等。 家長要知道這都是非常正常的, 只要耐心安撫, 幾周內就會消失。 每個人內在都有恢復自己平衡的能力, 孩子

也不例外, 只要給他充分的陪伴, 身體接觸和安撫, 反復地強調爸爸媽媽非常愛你等資訊,

Advertisiment
孩子會儘快得以恢復。 另外, 家長不要反復追問事件的細節, 如果實在需要知道, 可以讓孩子引導話題, 如果孩子不說, 家長就暫時不要主動提起。 但是當孩子提起這件事的時候, 家長也不要回避。 認知傾聽, 回答孩子的各種疑問, 提供懷抱、安慰和支援, 會給孩子帶來長期持久的積極影響。

經歷比較嚴重走失的孩子, 如果情緒在很長時間內還難以穩定, 或者出現比較明顯的變化, 比如回避人群、經常恐懼、經常夢魘、交際能力下降等, 家長需要向專業人士求助。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