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兒童語言發育遲緩的表現

1 兒童語言發育遲緩的表現:音準差

音準差是指不能準確發出某個單音節的讀音。 3~4歲的兒童, 隨著發音器官的成熟, 語音聽覺系統及大腦機能的發展, 發音能力迅速地加強, 4歲以上的兒童一般能夠掌握本民族語言的全部語音, 這時由於自身發音系統的異常或方言的影響, 就會出現音準差的問題。

2 兒童語言發育遲緩的表現:不會掌握語言表情技巧

語言表情技巧是指恰當地運用聲音的高低、強弱、大小、快慢和停頓等語氣和聲調的變化, 使之更生動, 更有感染力。 兒童由於理解力差, 就會難掌握語氣、語調的變化。

Advertisiment

3 兒童語言發育遲緩的表現:語言發展的起步年齡較晚

一般正常兒童1歲左右開始說話, 喊“爸爸、媽媽”, 但語言發展遲緩的兒童可能要到兩歲半才開始開口說話, 有的甚至到了四五歲還一句話都不會說。 有些父母 可能會認為自己的孩子開口晚。 確實, 由於語言學習需要較好的注意, 而一些活潑、好動的孩子難以在一件事情上注意較長時間, 因此“開口”的時間相對要晚。 如 果孩子到了兩歲半還不會說話, 父母最好還是帶孩子去專業醫院做一些檢查, 看孩子是否符合語言發育遲緩的診斷標準。

4 兒童語言發育遲緩的表現:語言發展的速度很慢

正常的孩子在學習語言的年齡, 一年裡能夠掌握的詞彙很多,

Advertisiment
特別是在3~5歲這一年齡段, 掌握的詞彙量是呈幾何數增加的。 但語言發展遲緩的孩子可能在一年裡只能掌握四五個詞, 且需要很大的努力。

5 兒童語言發育遲緩家長應該怎麼做

1、對於那些說話或朗讀總是不順暢、經過多次訓練效果終不明顯的孩子, 父母的反應最好是冷靜、再冷靜。 因為此時你絲毫的激動和不滿, 都會為孩子的語言學習帶來挫敗感和恐懼感, 結果很可能適得其反。 對於這類孩子, 與其教他說話讀書, 不如先唱兒歌、童謠、歌曲給他聽;只要他不反感, 你就反復為他唱。 為了方便, 父母不妨選擇那些孩子百聽不厭的兒歌磁帶、CD作為孩子學習的教材。 爸爸媽媽也可以把孩子喜歡聽的內容用答錄機錄下來反復播放,

Advertisiment
以便他隨時被聲音包圍著, 由聽而說, 實現從量變到質變。

2、對孩子的言語和閱讀訓練是一對一的, 如對感受性語言障礙者, 重點在於訓練對語音的理解、聽覺記憶及聽覺知覺等。 對表達性語言障礙者, 重點在於訓練他模仿別人講話。 無論對哪一種語言發育遲緩兒童的教育訓練, 父母都應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 具體的做法是將擬訂的教育計畫分成幾個小單元, 分段進行, 以便容易學會, 增強孩子學習的信心。 對那些語言表達和閱讀上有困難的孩子, 爸爸媽媽可以借助講故事書的方式或設置一個特定的情景, 反復教孩子認讀筆劃、發音簡單的字、詞, 讓他們慢慢地辨認、熟悉、理解、記住這些詞的發音和含義;隨後過渡到比較難的字、詞語;然後再開始給他講解一個個短句、長句的意思及相應的故事內容。

Advertisiment
如此一步步地訓練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 父母的貪多圖快和急躁情緒只能是欲速則不達。

3、讓孩子開口說話的最有效辦法是父母創設一個談話和交流的氛圍, 利用任何可能的機會不停地和他說話、用他能聽得懂的語言為其講故事, 即便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只是父母的“一言堂”也要堅持。 和孩子說話的時候, 爸爸媽媽不妨見機行事, 啟發、誘導、提問, 設法讓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 如果他對你的努力有所回應, 用支離破碎的語言加上肢體動作和面目表情傳達出他的意思, 及時送上你熱情的鼓勵是對他的最大支援, 使他得到語言表達的滿足感,

Advertisiment
產生說出個人想法的欲望。 對這些孩子, 父母先不要在意他說得好不好, 也別急於糾正他語言中的毛病, 培養起來他說話的自信心、使之體驗到表達的喜悅比什麼都重要。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