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用藥三誤區

兒童健康在家庭中備受關注,很多家長忙中就會出錯,小兒用藥誤區要引起我們的充分重視,否則會給孩子造成更嚴重的傷害.

小兒用藥誤區:

1、退熱藥的濫用

有些家長,特別是家中的老年人,見到孩子發熱時吃些退熱藥,體溫便降下來,就認為孩子的病好了,這就是小兒用藥誤區.因此,他們動不動就給孩子吃退熱藥.實際上,這樣的做法是不妥的.

一般健康人的體溫約為37℃.幼兒大腦發育尚未完善,體溫調節中樞功能薄弱,因此孩子一有病就會發熱,而且其他症狀不明顯,如感冒、肺炎、麻疹、局部感染等.因此,發熱是診斷兒童疾病的重要體征,如果一發熱就用退熱藥把它壓下去,常常會掩蓋病情,給診斷帶來一定困難,影響治療.另外,大多數退熱藥,若長期頻繁使用,則有可能引起血液系統方面的藥源性疾病.避免小兒用藥誤區的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求助於醫生,在積極治療的基礎上適當應用退熱藥,同時採用物理降溫法,如酒精擦浴、冰敷等.

Advertisiment

2、抗生素的濫用

流行病學調查證明,絕大多數感冒性上呼吸道感染是由病毒引起的.因此,感冒性上呼吸道感染時,常規應用抗生素就是小兒用藥誤區,而且還會因此引起一些藥物不良反應,所以一般在沒有明確細菌性☆禁☆感染的感冒初期,不主張使用抗生素.

3、迷信靜脈點滴

Advertisiment

很多患者有一種潛意識,進醫院看病就應該打針吃藥,更有患者認為去到醫院看病,如不打針,則誤認為醫生是不負責任,特別是小兒感冒發燒,一些家屬甚至強烈要求醫生給予靜脈點滴用藥,這是很嚴重的小兒用藥誤區.其實只要不是病情太急太嚴重,病人在仍有進食功能的前提下,是不需要靜脈點滴的.經靜脈用藥,醫學上叫做開放血管用藥,會有感染風險,同時較多的外源性液體直接進入循環系統,可能會帶來一些意想不到的後果.所以在能夠口服藥解決問題的情況下,是不主張靜脈點滴用藥的.

兒童用藥上家長要特別注意,應有效避免小兒用藥誤區,不要根據自己的想法來論斷,一定要根據醫生的囑咐來用藥.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