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其他>正文

兒童溺水與公共設施的缺位

暑假剛剛開始, 僅僅幾天時間里, 據浙江省各地媒體的不完全報道, 從臺州、金華到杭州、嘉興, 至少就有15名兒童溺水身亡, 此前媒體曾報道6月份杭州有9名中小學生溺水而死的新聞。 悲劇的頻頻發生為暑假安全再次拉響了警報, 其中最嚴峻、最緊迫的就是暑假游泳、戲水的安全隱患。 這不是浙江一地存在的問題, 而是普遍性的。 最新的有關研究報告表明, 溺水已成為兒童意外傷害死亡的第一位, 占41.73%, 其次是交通事故, 占17.88%。

對此, 學校、家長、社會都要負起自己應負的那一部分責任。 學校作為教育機構首先要加強安全教育,

Advertisiment
不過這樣的口號年年喊, 也年年都在抓, 但赤日炎炎, 水是一種擋不住的誘惑, 小孩子對游泳的危險性認識不足, 我們所有的安全教育幾乎都只是紙面上的文章, 而不是實際演習性質的, 很難讓未成年人從中體會到真正的危險所在, 安全教育的盲點迄今未能很好地清除。

家長作為孩子的監護人當然要密切關注孩子的去向, 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 不允許孩子擅自下水游泳或玩水。 但家長不可能整天陪在孩子身邊, 靠看管恐怕不是辦法。

毫無疑問, 社會需要有愛心, 不管什么人在什么地方一旦發現有孩子溺水, 應立即報警、出手援救, 而不是漠不關心、袖手旁觀。 從最近幾天學生溺水的地點來看,

Advertisiment
包括挖沙坑、大水塘、溪流、小河、水庫、大海以及水深5米的京杭大運河, 其中挖沙坑、大水塘是人為施工留下的, 缺乏專人看管, 也沒有巡邏, 有些地方甚至連安全警示標志都沒有。

教育行政部門除了責令學校加強安全教育, 就是提醒學生盡量不要到挖沙坑、大水塘、溪流、小河、水庫、大海等處游泳, 游泳要到正規的游泳場所去。 而問題在于我們的公共基礎實施不完善, 比如在多少人口范圍內由國家投資建設游泳池, 對學生免費開放, 至多只能收取象征性的低價門票, 使普通家庭的孩子夏天都能到有安全防護措施的游泳池去, 而不是選擇危險莫測的挖沙坑、大水塘去。

現有的游泳場所普遍都是商業性的, 以贏利為目的,

Advertisiment
收費之昂貴足以讓許多普通家庭的孩子望水興嘆。 即便是去得起正式游泳場所的, 我們也看到了前幾天新華社發布的新聞圖片, 很多報紙都登在頭版, 南京的游泳館人滿為患, 游泳簡直成了“煮餃子”或“插蠟燭”, 由此不難看出, 即使是收取高額費用的游泳設施也已經遠遠跟不上社會的需要, 更何況免費服務的游泳設施。

再比如按人口比例建設公共圖書館, 夏天要有冷氣, 免費向學生開放。 當然還要不斷健全其他免費或低價開放的體育、文化設施。 還有, 就是學校的大門, 包括圖書館、閱覽室、體育音樂設施等在假期里都應該無條件地向學生開放, 有經濟能力的學校應該自行建設游泳池, 向學生免費或收取低廉的成本費開放,

Advertisiment
專人看管。

學生溺水事件的頻發凸顯我們公共設施建設的急迫性, 如果面向普通人的平民化的公共設施不到位, 哪怕安全教育做得好也沒有太大的作用。 當然, 有人可能會說即便包括游泳場所在內的免費公共設施再完善, 可能還會有兒童溺水, 但概率必然會大大降低。 也有人可能會說沒那么多經費, 這點錢對GDP不斷增長的中國而言, 尤其對東部沿海省份而言, 其實并沒有太大的困難。 珍視生命的價值, 從完善公共設施入手, 比起單純的安全教育要重要得多。

編輯:孫方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