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兒童文學的作用

兒童文學的作用是指它的社會作用, 也稱“兒童文學的社會功能”。 它是依靠兒童對作品的閱讀、欣賞、接受, 在心理上得到愉悅的滿足, 精神上受到美的薰陶, 對其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產生積極的影響, 從而轉化為物質力量的一種作用。 通常也稱為兒童文學的審美教育作用。 它可以歸結為:認識作用、教育作用、美感作用、娛樂作用。

一、兒童文學的認識作用

兒童文學的認識作用是指具有較高思想性和藝術性的兒童文學作品在説明兒童認識社會、認識歷史、豐富生活經驗、增長知識、啟迪心智時所發揮的作用。

Advertisiment
比如, 兒童通過閱讀都德的小說《最後一課》, 就可以瞭解普法戰爭時期法國被迫割讓亞爾薩斯和洛林兩省而喪權辱國的歷史;通過閱讀比安基的科學童話《尾巴》, 就會獲得關於動物尾巴功能的知識等等。 由此可見, 兒童文學的認識作用是多方面的。 孔子曾說, “詩, 可以興, 可以觀, 可以群, 可以怨”, 也可以“多識於鳥蟲草木之名”((論語?陽貨篇》)。 兒童文學也是如此。

但兒童文學的認識作用必須以作家反映生活的真實性為前提, 以作品中藝術形象的生動性為條件。 因為兒童文學形象本身既保存了生活本身的生動性、豐富性的特點, 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活的某些本質, 並順應兒童的心理需要。 像《賣火柴的小女孩》揭露的是19世紀中葉丹麥社會貧富懸殊的黑暗現實,

Advertisiment
但作品中是以一個可憐的小女孩四次美麗的幻想和悲慘生活、悲劇命運的強烈對比來反映的, 易於兒童讀者接受。 因此, 對於兒童來講, 兒童文學的認識價值是獨到的, 不僅會使兒童拓展認識領域、提高認識能力, 還能給他們留下生動而難忘的記憶。

二、兒童文學的教育作用

兒童文學的教育作用在於幫助兒童健康成長, 使兒童在閱讀、欣賞兒童文學作品的過程中, 潛移默化地受到思想、品德方面的啟發和教育, 以及情感、情操、精神境界等方面的感染和影響。

兒童文學的教育作用是以認識作用為基礎的。 當讀者從兒童文學作品中獲得某種認識之後, 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引起情感、情緒的變化,

Advertisiment
即由認識而動情, 再由動情而移性, 在不知不覺中, 性格情操得到陶冶, 思想感情得到淨化, 道德行為得到規範。 因為, 兒童文學作家在反映社會生活的時候, 絕不是純客觀的反映, 他所創造的藝術形象, 必然包含著他對生活的評價、對真理的追求, 包含著他的愛和憎。 作家不僅為兒童描繪一幅幅真實的生活畫面, 而且讓兒童懂得紛繁複雜的生活中真善美與假惡醜的區別。

兒童文學教育作用的大小, 取決於作品中思想性與藝術性相統一的程度, 它寄寓於美感作用之中, 並通過美感作用來實現。 只有這樣, 兒童文學才能有力地促進兒童快速健康地成長。

三、兒童文學的美感作用

亦稱“審美作用”或“審美享受”。

Advertisiment
兒童文學和成人文學一樣, 既是生活的真實反映, 也是生活的審美反映。 它集中表現了生活美、自然美, 並創造了藝術美。 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總是以其豐富的美感使兒童產生感情上的激動, 獲得精神上的愉悅和滿足, 同時也以此陶冶他們的思想情操, 培養他們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

四、兒童文學的娛樂作用

兒童文學的娛樂作用, 是指通過具體的兒童文學作品讓兒童得到愉悅和消遣, 以及通過娛樂包藏較深的思想認識和道德教育的內容, 寓教於樂。

兒童文學的娛樂作用是和認識作用、教育作用、美感作用有機結合並統一於作品之中的, 並非獨立存在。 例如, 世界兒童文學中娛樂主義的鼻祖卡羅爾(英國)的童話名著《艾麗絲漫遊奇境記》,

Advertisiment
隱藏在表面的荒誕不經的滑稽熱鬧下面的是對英國維多利亞時代廣泛的社會透視。 又如當代世界娛樂主義童話大師瑞典的阿?林葛籣的童話與小說, 人們從中既可以看到作品中所描繪出的兒童的種種淘氣行徑與惡作劇的遊戲活動, 同時也可以看到作品中所表述出的作家對兒童人格的某種深刻獨到的理解和對舊的教育觀念的不滿等等, 而且林葛籣這些作品的內涵及其深遠的社會意義也決非“娛樂”便可以全部囊括的了。 由此可見, 兒童文學的娛樂作用絕非逗樂湊趣, 而是作家所開掘的內涵豐富的兒童生活的情趣和意蘊的物化形式, 是作家通過藝術創造給兒童以歡樂, 並使他們在歡樂中感悟人生的一種作用。

並使他們在歡樂中感悟人生的一種作用。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