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兒童感知覺訓練小技巧

麥麥找春天

麥麥快滿4歲了, 會背很多古詩。 說到春天, 她就會背誦:竹外桃花三兩枝, 春江水暖鴨先知。 可是一會兒麥麥又問:“春江水暖, 鴨子先知道了什麼?”

上個星期天, 爸爸媽媽帶麥麥一起去野外“找春天”。

綠綠的草坡邊開滿了黃黃的花。 媽媽說那是迎春花。 清清的小河裡有七八隻鴨子。 媽媽說那是飛來的野鴨。

有一個年輕的叔叔在畫畫, 麥麥問:“您在畫什麼呀?”

“我在畫春天呀。 ”

“啊?媽媽, 叔叔明明畫的是迎春花、鴨子、風箏還有小河, 怎麼說在畫春天呢?”

“對呀, 這就是我們要找的春天呀。 ”

麥麥摸摸耳朵眨眨眼:這就是春天呀?看來她還是不明白。

Advertisiment

麥麥怎麼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呢?我們怎樣才能讓寶寶懂得“春天”這類抽象概念呢?

重視發展寶寶的感知覺

感知覺分為感覺和知覺。 感覺是通過耳、鼻、舌、眼、皮膚、肌肉、關節等感覺器官與神經系統和大腦實現聯繫、引起反應的生理心理現象。 這種心理現象是外部刺激的接受、登錄過程。

知覺是把感覺資訊進行編碼, 並和腦內已貯存的資訊相結合或匹配, 把各種單一感覺結合為整體的整合活動。 這種整合是對感覺賦予意義的過程, 也是解釋世界的過程。

換句話說, 對物體外部特徵的感知屬於感覺層面, 對物體本質屬性的感知屬於知覺層面。

感知覺是寶寶認識世界的通道, 就像造房子必須先通電通水通路,

Advertisiment
否則, 磚頭水泥等建築材料運不進來, 機器開動不了, 水泥漿攪拌不了, 房子就無從造起。 所以發展感知覺是寶寶認識世界的前期工程。

所謂“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就是幼兒的感知仍停留在感覺層面, 沒有真正進入知覺層面的表現。

寶寶的感知覺是在與外界刺激的反復接觸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

3歲幼兒對一類事物的概括性認識, 還局限在他所能接觸到的、具體的、熟悉的同類事物以及這些事物之間的直接聯繫, 無法找到事物間的間接聯繫, 概括範圍很窄。

4歲以後幼兒思維的間接性和概括性開始出現明顯的進步。 在3-4歲期間有意識地對寶寶進行有關知覺的概括性訓練, 有助於他思維的發展。

Advertisiment

感知覺訓練小技巧

一、根據寶寶感知覺、分析綜合力的實際水準確定訓練內容、訓練目標和訓練要求

1.結合寶寶的日常活動, 根據他的興趣, 因地制宜地確定知覺訓練。

2.若發現寶寶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的現象, 應及時檢查活動內容是否超出了他的認知範圍, 適當降低要求或及時補充相關經驗。 例如體會“春江水暖”的含意, 可以通過讓寶寶比較河水水溫的變化, 明白“水暖”就是“春天來了”的意思, 並及時發現和積極評價寶寶的努力和進步。

二、儘量創造多種感知覺刺激的機會和條件

1.讓寶寶通過多種感官即眼、耳、鼻、舌、手及身體的其他部位, 看一看、聽一聽、聞一聞、嘗一嘗、做一做, 用多種感覺形式來感知事物, 不斷豐富他的直接經驗。

Advertisiment

2.通過不同形式的“尋找春天”之類的有益活動, 刺激、發展寶寶的知覺、注意力、認知能力以及分析綜合能力。

三、觀察力的訓練要著重發展有目的、有方向、有層次、有序等品質

例如“尋找春天”的目的是認識春天的特點, 可以通過與剛剛過去的冬天比較, 來發展寶寶分析綜合的能力。 因此, 應儘量利用實地可觀察的實物, 輔以寶寶記憶中的或圖片中的冬天形象, 通過對比來發現春天的特點;要盡可能分層次地、有序地、全面地觀察大自然方方面面的變化, 以使寶寶對春天的本質特點獲得一個全面、正確的認識。

四、同一個訓練目標應選擇多種訓練方式、訓練途徑反復進行

例如尋找春天, 可以帶寶寶去野外爬山,

Advertisiment
去小河邊看小蝌蚪小鴨子, 去田野看農民春耕, 去動物園看冬眠的動物蘇醒, 挖野菜, 看花展……讓寶寶學習從看似不相干的事物中抽象出共同特徵這種分析綜合的方法。

五、在已經具有的直接感知經驗的基礎上補充間接感知經驗

讓寶寶通過欣賞相關文學作品以及繪畫、音樂等藝術作品, 間接感知、認識自然現象, 發展寶寶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審美能力以及表達能力, 促進他的分析綜合能力以及正處於萌芽狀態的創造性想像能力。

相關連結

4歲前寶寶視知覺發展層次

1歲以後能夠認識常見動物及日常物品。

1歲半-2歲能夠知道常見物品的用途, 認識常見的水果和蔬菜。

2歲-2歲半能夠認識一些基本形狀, 在具體情景中知道長短、多少, 開始理解早晨、中午、晚上等。

2歲半-3歲後,寶寶視知覺有了顯著發展,分解性觀察能力開始萌芽,對物體細節與部分差異、整體與局部以及細節間關係的把握能力增強,同時觀察開始帶有一定的目的性計劃性,即出現有意注意的萌芽,能在引導下觀察他自己未曾注意到的事物,發現觀察物件本質的、典型的卻不太顯著的特徵的能力開始增強。 

開始理解早晨、中午、晚上等。

2歲半-3歲後,寶寶視知覺有了顯著發展,分解性觀察能力開始萌芽,對物體細節與部分差異、整體與局部以及細節間關係的把握能力增強,同時觀察開始帶有一定的目的性計劃性,即出現有意注意的萌芽,能在引導下觀察他自己未曾注意到的事物,發現觀察物件本質的、典型的卻不太顯著的特徵的能力開始增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