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兒童心理發展的敏感期

兒童心理發展的敏感期, 是指兒童學習某種知識和行為比較容易、心理某個方面發展最為迅速的時期。 在這個時期裡, 如果兒童處在適當的環境中, 便可以在無意識中自然地掌握某種能力;錯過了敏感期, 則學習起來較為困難, 發展比較緩慢。
不同年齡對學習的某個方面有不同的敏感性。 從整個人生的心理發展來說, 6歲前是心理發展的敏感期。 根據著名教育家蒙特梭利對兒童敏感期的觀察與研究, 學齡前的敏感期主要有動作敏感期、語言敏感期、感官敏感期、秩序敏感期、細微事物敏感期、社會規範敏感期、數學敏感期、書寫敏感期和閱讀敏感期。

Advertisiment

動作敏感期(0-6歲)
0-3歲是大肌肉動作的敏感期, 其中1-2歲是行走的敏感期。 走路使兒童從不自由、需要幫助的狀態中解脫出來, 是兒童的第二次生命。 到2歲的時候, 兒童已經能夠自如地走、跑、跳, 非常活潑好動。
除了大肌肉動作外, 蒙特梭利還非常強調手的動作。 從1歲半開始, 就進入了手的敏感期, 通過操作, 兒童可以直接體驗、理解物體的各種特性。
語言敏感期(0-6歲)
孩子開始注視大人說話的嘴形, 並發出呀呀學語聲時, 就進入了語言敏感期。 正常兒童可以在自然狀態下很容易地學會母語, 正是因為他具有神奇的語言敏感力。 即使生活在雙語環境中的兒童也是如此。

感官敏感期(0-6歲)
感覺教育是兒童智慧發展的基礎。

Advertisiment
從出生起, 孩子就會憑藉聽覺、視覺、味覺、觸覺等感覺器官來熟悉環境、瞭解事物。

細微事物敏感期(1.5-4歲)
這個時期, 兒童對細小的物體、動作感興趣, 他們經常專注地觀看螞蟻的活動, 發現細小的物品, 可以借此來培養孩子的觀察力。
上述各種敏感期的出現, 是兒童身心發展的一般規律。 對於每一個具體兒童, 敏感期的出現時間和持續時間存在著個體差異, 不能絕對化。 瞭解了各種敏感期, 家長就可以觀察孩子的行為, 瞭解孩子的需求, 解釋孩子的行為, 適時適當地助孩子一臂之力。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