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兒童尿床的行為療法

1.排尿中斷訓練:鼓勵孩子在每次排尿中間中斷排尿,自己從數1數到10,然後再把尿排盡,這樣能訓練並提高膀胱括約肌控制排尿的能力.

2.忍尿訓練:白天讓孩子多飲水,當有尿意時,讓他忍住尿,每次忍尿不超過30分鐘,每天訓練1~2次,使膀胱擴張,增加容量,從而減少夜間排尿的次數.

3.定時訓練:在以往晚間經常尿床的時間提前半小時用鬧鐘結合人為叫醒,讓其在室內來回走動,或者用冷水洗臉,使在神志清醒狀態下把尿排盡,目的也是有助於建立條件反射.

4.家長要及時發現孩子尿床,督促孩子自己排空殘餘尿、擦乾局部、更換內褲及幹床處理.

Advertisiment

5.總結記錄:要求家長每天記錄尿床的原因、次數,在日程表上對尿床、不尿床都作個記號,每週總結一次,找出原因,當孩子有進步時應給鼓勵.

6.爭取晚上少喝水.

相關用戶問答
  • 1回答

    通過簡單的行為療法是如何控制抽動症?

    通過簡單的行為療法,比如眨眼睛,肩頸抽動等行為的訓練來控制抽動症,家長也可以一起互動,如家長可以給出指令,要求孩子閉眼睛,或者睜開眼睛盯住一樣東西,還可以要求孩子把手用力握緊,慢慢控制。再肌肉抽動不... [詳細答案]

  • 1回答

    行為療法如何控制抽動症?

    行為療法是指小孩通過眨眼睛,肩頸抽動等行為的訓練來控制抽動症,家長也可以一起互動,如家長可以給出指令,要求孩子閉眼睛,或者睜開眼睛盯住一樣東西,還可以要求孩子把手用力握緊,慢慢控制。再肌肉抽動不舒服... [詳細答案]

  • 1回答

    兒童尿床問題

    孩子已經7歲了,從小尿床,而且是每晚睡覺後1-2個小時的時候就尿,只要把握不好時間,他就尿床,而且尿了之後,他還是睡的很沉,這種情況有辦法解決嗎? [詳細答案]

  • 1回答

    正常的活潑兒童有什麼樣的行為是很像多動症?

    正常活潑兒童對環境活動的要求有明確的認識,行為多但不惹事生非,活動多而不令人生厭;多動症兒童與自己年齡不相適應,多動不分場合,小動作多而無意義,行為具衝動性、唐突冒失、富於冒險、破壞性強,事後不記後... [詳細答案]

  • 1回答

    神經解刨與神經化學會影響兒童的行為嗎?

    通過結構磁共振成像(MRI)發現患者額葉發育異常和雙側尾狀核頭端不對稱。功能MRI還發現ADHD患者存在腦功能的缺陷,如額葉功能低下,在額葉特別是前額葉、基底節區、前扣帶回皮質、小腦等部位功能異常啟...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