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兒童學齡前學習能力培養至關重要

學齡前兒童的學習能力培養至關重要, 首先我們要瞭解孩子的思維特點, 讓孩子真正具備學習的能力, 而不是掌握更多的知識。

1、孩童的思維

從2歲到6歲, 兒童智力發展方面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和掌握各種符號。 例如, 語言就是符號, 象徵遊戲也是符號(這個大圓圈是爸爸, 那個小圓圈是我), 說自己做的夢還是符號(在夢中出現了各種各樣非現實性的幻想)。

但是, 這個階段的兒童, 思維仍然是自我中心的。 例如, 他們還不能鑒別詞語和詞語所指的東西, 不能鑒別他們自己創造的遊戲、夢幻符號和現實之間的差別。

Advertisiment
他們認為, 名稱都是事物固有的, 一個物體只能有一個名稱。 當他們知道了理髮館是給他理髮的地方之後, 他會問“髮廊是幹什麼的”?

幼兒的自我中心主義主要表現在孩子的言語和行為中。 例如, 一個孩子給另一個孩子講VCD機怎樣用時, 他會使用一些模糊的術語, 像“往前轉”、 “往後停”之類, 等他講完之後, 另一個孩子還是不會使用VCD機, 因為他把最重要的資訊漏掉了, 原因是, 這個時候的幼兒還不善於站在別人的立場上看問題, 或他以為詞彙所包含的資訊比實際的多, 他相信, 含混的“東西”也能表達物體的性質。 所以, 這一階段的幼兒還不能清楚地鑒別符號和符號所代表的東西。

到了5~6歲, 幼兒的具體運算能力開始發展,

Advertisiment
他們已經能夠算簡單的算術, 也能夠區分符號和符號所代表的事物。 例如, 6歲的小孩已經知道“家用電器”不僅包括電視機、電冰箱, 還包括空調機、洗衣機、電風扇等家庭用的所有電器。 而4歲小孩就不能清楚地知道這一點。

5~6歲兒童在考慮問題時, 已經能夠同時考慮兩個元素或兩種關係。 比如, 把水從一個高而瘦的杯子裡倒進一個矮而粗的杯子裡, 他們知道, 水沒有變少, 也沒有變多, 這就說明, 他們已經能夠同時考慮杯子的高度和杯口直徑這兩個元素, 他們知道這兩個元素是互相補償的。 同樣, 他們也知道了, 把一塊麵團擀成一張面積很大的餅時, 麵團裡的面並沒有增多;把一根很長的繩子纏成一團時, 繩子也沒有變少;一個小男孩穿上女孩的衣服,

Advertisiment
梳女孩的頭髮時, 他仍然是男孩, 等等。

很多父母對自己3~4歲孩子智力發展的關心程度遠遠超過對他們的情緒、興趣和態度的關心。 這些父母不懂得, 強迫一個小孩子學習一種專門的知識, 會使他產生對學習的反感。 這種消極情緒對他將來的學習是不利的, 它所產生的負作用比他今天是否學到了字母、數位和算術要大得多。

很多成人認為, 孩子的思維和成人差不多, 在感情上卻離成人很遠。 這是一種嚴重的誤解。 事實恰恰相反。 孩子在感情上很像成人, 而在思維上離成人很遠。

一個孩子偶爾從同伴那裡學來了一句髒話, 父母就斷定孩子懂得這句髒話的含義, 於是打罵孩子一頓了事。

Advertisiment
其實, 孩子說的這句話, 他自己並不一定懂得。 我們應該利用這個時機對他進行教育, 我們可以告訴他, 有些話聽了讓人高興, 有些話讓人討厭。 你說的這句話就讓人討厭。 有些孩子說髒話, 只是在試探爸爸媽媽的反應, 一旦發現父母的反應不愉快, 他們以後就不再說了。

4~5歲的小孩語言已經發展得相當好, 有些孩子甚至已經達到伶牙俐齒的地步, 但是實際上, 他們的思維發展還相當不成熟。 您可能發現孩子能認出幾十種牌號的汽車, 能滔滔不絕地複述從幼稚園裡聽到的故事, 但是, 你把一個粗矮杯子裡的水原封不動地倒進一個高、細杯子裡的時候, 孩子會說, 水變多了。 你把原來挨在一起的5塊糖擺寬一些, 他會說糖比原來多了。

Advertisiment

2、在遊戲中學習

孩子的學習常常是在活動中進行的, 這與我們成人不同, 對一個成年人來說, 學習得最好的時候, 常常是靜靜地坐著傾聽的時候, 比如聽老師講課或者自己看一本書。 孩子卻不能以同樣的方式進行心智活動或思維。 他們只能通過對事物進行實際操作來學習, 不管這些活動是搭積木、玩洋娃娃還是過家家。

舉個例子, 孩子們在幼稚園裡是怎樣學做飯的。 老師教給他們剝豌豆皮, 削胡蘿蔔皮和土豆皮。 在幹這些活的過程中, 孩子們懂得了要炒的土豆必須削皮和怎樣削皮, 要煮湯的豌豆必須剝皮。 他們通過觀察瞭解到, 開水怎樣把蔬菜燙軟了, 煮熟了, 又怎樣使另外一些食物(如雞蛋和肉)變硬了。 他們還知道了,食物在烹飪之後的顏色和重量都有變化,等等。所以,做飯這一活動不僅是加工自然食品的過程,它提供了概念形成、語言豐富和數學實踐的機會。

所以,幼兒不是消極的學習者,而是積極的學習者。義大利幼稚教育家蒙台梭利說得好,“遊戲就是兒童的工作”。在遊戲中,兒童從事各種實踐活動,這些活動又慢慢地被內化為思維活動。相反,讓兒童靜靜地坐著學習,對他們的成長不會產生持久的作用。只有讓兒童通過積極應付環境而獲得的東西,才能長久地得到保持。

成年人常常錯誤地認為,幼兒可以按照規則來學習。許多父母有這樣的經驗:他們一遍又一遍地告訴孩子不要拆散玩具,不要在吃飯的時候看電視,接受別人説明時要說“謝謝”,但是孩子總是不聽話,這是怎麼回事兒呢?

原來,幼兒還沒有內化的思維,他們很難把外部規則內化為自己的需要。結果,他們就可能在今天接受別人幫助時說了“謝謝”,明天又忘了。

幼兒不能掌握外界強加的規則。對他們來說,最好的學習方式是通過遊戲來學習,所以,對幼兒進行語法、數學等正式教育是不恰當的。因為無論閱讀、學拼音,還是學習數學,都是以掌握一定的規則為前提的,這種方式不適合於學前兒童。

但是,另一些學習活動可能適合於幼兒,如學習寫字、認拼音字母、學習打字等等。這些學習可以為以後的規則學習打下基礎。

4、快速學習與融會貫通

有些父母錯誤地認為,對孩子來說,縱向的加速學習比橫向的融會貫通更重要。例如,學習數數,他們恨不得孩子能很快地從1數到10000,學習閱讀,就希望孩子儘快地能夠讀文字很多的書。為什麼這種願望是不切實際的呢?因為,假如學習對孩子來說沒有樂趣,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不會高,他們的情感還會受到傷害。

當您花了很多錢,給孩子報了鋼琴班、書法班、舞蹈班的時候,必須首先考慮孩子是否有興趣學習這些東西。誠然,孩子經過長期的艱苦努力,可以在特殊技巧上得到大的提高,但是,如果孩子並不喜歡這些東西,他們的學習是被迫的,他們忍受著巨大的壓力學習,可能會失去很多東西,他們的情感可能會受到消極影響。這些,他付出的代價就太大了。

所謂橫向的融會貫通,指的是,我們不求孩子在某一個或幾個專門技巧上有大的長進,而是給他們提供足夠的、多種多樣的材料,讓他們擴大知識面,把各種知識融會貫通起來。例如,認識了圓形或方形,以後,不要再讓他學習新東西,而是讓他熟悉他所見到的各種圓形和方形,這樣做,有助於在孩子心目中建立起圓形和方形的概念,為今後學習更高級的幾何學作了準備。

當孩子學習了各種各樣的知識材料之後,他們就能對這些材料進行橫向的比較、分類、排序等等,例如,讓他們把狗、草、桌子、大象、月季花、櫃子按照類別和大小分類並排序,如果他們做得很好,就意味著他們為今後的學習作了準備,這比僅僅學會數數、算術的孩子將來的發展可能更好些。

為了考試忙著死記硬背的學生,和經常看課外書進行規律性☆禁☆學習的學生相比較,情況也很相似。這兩個學生在考試成績上相差可能不多,但是那個廣泛閱讀課外書、融會貫通地掌握知識的學生,今後的學習可能更輕鬆,因為他為下一步學習作的準備更充分。想方設法教給幼兒一種專門技巧和知識的父母,客觀上好像是在教一門死記硬背的課程,其結果,對學前兒童來說,這些知識很可能是短命的。

他們還知道了,食物在烹飪之後的顏色和重量都有變化,等等。所以,做飯這一活動不僅是加工自然食品的過程,它提供了概念形成、語言豐富和數學實踐的機會。

所以,幼兒不是消極的學習者,而是積極的學習者。義大利幼稚教育家蒙台梭利說得好,“遊戲就是兒童的工作”。在遊戲中,兒童從事各種實踐活動,這些活動又慢慢地被內化為思維活動。相反,讓兒童靜靜地坐著學習,對他們的成長不會產生持久的作用。只有讓兒童通過積極應付環境而獲得的東西,才能長久地得到保持。

成年人常常錯誤地認為,幼兒可以按照規則來學習。許多父母有這樣的經驗:他們一遍又一遍地告訴孩子不要拆散玩具,不要在吃飯的時候看電視,接受別人説明時要說“謝謝”,但是孩子總是不聽話,這是怎麼回事兒呢?

原來,幼兒還沒有內化的思維,他們很難把外部規則內化為自己的需要。結果,他們就可能在今天接受別人幫助時說了“謝謝”,明天又忘了。

幼兒不能掌握外界強加的規則。對他們來說,最好的學習方式是通過遊戲來學習,所以,對幼兒進行語法、數學等正式教育是不恰當的。因為無論閱讀、學拼音,還是學習數學,都是以掌握一定的規則為前提的,這種方式不適合於學前兒童。

但是,另一些學習活動可能適合於幼兒,如學習寫字、認拼音字母、學習打字等等。這些學習可以為以後的規則學習打下基礎。

4、快速學習與融會貫通

有些父母錯誤地認為,對孩子來說,縱向的加速學習比橫向的融會貫通更重要。例如,學習數數,他們恨不得孩子能很快地從1數到10000,學習閱讀,就希望孩子儘快地能夠讀文字很多的書。為什麼這種願望是不切實際的呢?因為,假如學習對孩子來說沒有樂趣,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不會高,他們的情感還會受到傷害。

當您花了很多錢,給孩子報了鋼琴班、書法班、舞蹈班的時候,必須首先考慮孩子是否有興趣學習這些東西。誠然,孩子經過長期的艱苦努力,可以在特殊技巧上得到大的提高,但是,如果孩子並不喜歡這些東西,他們的學習是被迫的,他們忍受著巨大的壓力學習,可能會失去很多東西,他們的情感可能會受到消極影響。這些,他付出的代價就太大了。

所謂橫向的融會貫通,指的是,我們不求孩子在某一個或幾個專門技巧上有大的長進,而是給他們提供足夠的、多種多樣的材料,讓他們擴大知識面,把各種知識融會貫通起來。例如,認識了圓形或方形,以後,不要再讓他學習新東西,而是讓他熟悉他所見到的各種圓形和方形,這樣做,有助於在孩子心目中建立起圓形和方形的概念,為今後學習更高級的幾何學作了準備。

當孩子學習了各種各樣的知識材料之後,他們就能對這些材料進行橫向的比較、分類、排序等等,例如,讓他們把狗、草、桌子、大象、月季花、櫃子按照類別和大小分類並排序,如果他們做得很好,就意味著他們為今後的學習作了準備,這比僅僅學會數數、算術的孩子將來的發展可能更好些。

為了考試忙著死記硬背的學生,和經常看課外書進行規律性☆禁☆學習的學生相比較,情況也很相似。這兩個學生在考試成績上相差可能不多,但是那個廣泛閱讀課外書、融會貫通地掌握知識的學生,今後的學習可能更輕鬆,因為他為下一步學習作的準備更充分。想方設法教給幼兒一種專門技巧和知識的父母,客觀上好像是在教一門死記硬背的課程,其結果,對學前兒童來說,這些知識很可能是短命的。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