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兒科醫生媽媽:扁桃體炎,抗生素不是必需品

什麼是扁桃體

扁桃體(通常是指齶扁桃體), 位於咽部左右兩邊, 粉紅色, 類橄欖狀, 是人體淋巴組織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 嬰兒的扁桃體比較小, 在兒童期的前幾年有較迅速的生長, 到青春期後又逐漸退化萎縮。

扁桃體是人體免疫系統的先遣部隊。 進入我們體內的物質, 無論是食物經由口腔進入消化道, 還是空氣經由口鼻進入呼吸道, 都會與扁桃體首先接觸。 因此, 扁桃體偶爾會出現一點小問題實在是不足為奇。

關於扁桃體炎

扁桃體紅腫(或僅僅咽紅)是上呼吸道感染(包括病毒和細菌感染)的常見症狀。

Advertisiment

病毒感染是引發扁桃體炎的主要原因, 以呼吸道病毒感染為常見;細菌感染也是引起扁桃體炎的常見原因(注意不是主要), 以A組鏈球菌(GAS)感染為常見。

化膿性扁桃體炎, 其實大部分也還是病毒感染, 只有一部分的化膿性扁桃體炎才是細菌感染。

如果不借助任何檢查, 嘗試做出初步判斷, 需要綜合考慮患者的病史、症狀和一般情況等, 如果只是以發熱、咽痛、扁桃體腫大並有白色分泌物為主要症狀, 則考慮細菌感染的可能, 如果還伴有咳嗽、流涕等症狀, 則病毒感染的可能大於細菌感染的可能。

臨床判斷是病毒感染還是細菌感染, 決定是否需要抗生素治療, 醫生需要通過咽拭子診斷。 醫生通常使用兩個試子在扁桃體和咽喉後部輕擦採樣,

Advertisiment
其中一個試子做快速測試, 另外一個試子做A組鏈球菌培養。 如果快速測試結果為陽性, 即為找到A組鏈球菌, 醫生當即開始指導使用抗生素治療;如果快速測試結果為陰性, 則要使用另外一個試子做A組鏈球菌培養, 培養結果2天內出來, 若培養結果為陽性, 則為找到A組鏈球菌, 開始使用抗生素治療, 若培養結果為陰性, 則要繼續觀察, 通常推斷為某種病毒感染。

A組鏈球菌感染引起的扁桃體炎, 如果沒有及時正確的治療, 常會累及心臟、關節、腎臟等發生病變。 治療指南上是口服阿莫西林10日。

一方面, 扁桃體是人體的免疫衛士, 另一方面, 扁桃體也會成為慢性☆禁☆感染的源頭。 扁桃體隱窩是細菌存留繁殖的良好基地,

Advertisiment
當細菌繁殖過多, 人體免疫功能下降, 又或受到理化因素刺激時, 即使當時沒有額外的感染, 也會讓扁桃體紅腫發炎。

此外, 當急性扁桃體炎反復發作, 發展成為慢性扁桃體炎以後, 扁桃體逐漸失去原有的防禦功能, 甚至還會成為病毒和細菌的天然庇護所。

治療慢性扁桃體炎最根本的辦法是實施扁桃體摘除術。 這曾經是一種兒科的常規手術, 後來更多的研究讓這種手術頗受爭議。 結合美國兒童耳鼻喉科扁桃體切除指南和美國兒科學會的建議, 如有以下情況可考慮實施扁桃體摘除術(僅供參考, 詳細需要諮詢你們的醫生, 並且大家需要知道, 正常的扁桃體對兒童有非常重要的保護作用, 只有不好的扁桃體才需要被切除):

Advertisiment

1、扁桃體肥大引起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

2、扁桃體肥大影響正常吞咽

3、過去一年中, 7次以上扁桃體炎發作

4、過去兩年中, 每年5次以上扁桃體炎發作

5、過去三年中, 每年3次以上扁桃體炎發作, 並伴有至少以下一項症狀:體溫大於 38.3℃、頸部淋巴結腫大、扁桃體分泌物、A 組 β-溶血性鏈球菌檢測陽性。

提醒:孩子發生急性扁桃體炎, 針對症狀進行相應護理

如果孩子發熱, 可以根據情況給孩子退熱藥物, 勿忘給孩子多補充水分。

扁桃體炎, 無論化膿與否, 可以吃些溫涼的軟食或(半)流質, 儘量不讓粗糙堅硬的食物進一步引起咽喉疼痛不適, 適量給孩子吃點兒冷飲也是可以的。

本文完成於2013年, 修改於2016年

延伸閱讀

Advertisiment

兒科醫生媽媽:發熱的家庭護理細節

兒科醫生媽媽:家庭常備藥物及其管理

兒科醫生媽媽:走出求醫用藥的誤區

兒科醫生媽媽:病毒感染, 抗病毒藥物不是必需品

微博、微信或微訪談, 都只是給大家補充一些醫院以外的養護知識, 不能代替醫院就診, 在此提醒家長, 如果無法自行處理或對寶寶的病情拿捏不准, 請及時就醫!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