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兒科疾病百科全書之疳積症狀面面觀

疳積是中醫兒科疾病概念的一種, 而西醫則將之稱為兒童營養不良。 今天我們就從西醫和中醫的不同角度, 瞭解疳積的症狀以及其併發症, 輕度、中度和重度疳積的不同表現形式。

疳積是幼兒時期, 特別是1歲到5歲幼兒常發的一種病證。 多是由於消化不良或餵養不當, 或由多種疾病的影響, 使脾胃受損而導致全身虛弱、消瘦面黃、發枯等慢性病證。 疳證與麻疹、驚風、天花並稱為兒科四大證。

中醫疳積的症狀

一、疳積初期

疳積初期的症狀有:孩子形體消瘦, 體重半年以上沒有增加, 體重低於正常平均值的15~40%,

Advertisiment
面色不華, 毛髮稀疏枯黃, 嚴重者乾枯贏瘦。 腹部脹滿, 納食不香, 四肢不溫, 發育障礙, 腹部凹陷, 大便溏泄, 舌淡苔薄, 指紋色淡。

此外一些精神症狀, 也提示孩子有患疳積的可能。 例如精神不振, 夜眠不安, 兼有精神不振, 或好發脾氣 , 煩躁易怒, 或喜揉眉擦眼, 或吮指磨牙等症。


寶寶疳積怎麼辦

二、疳積中期

疳積中期的兒童會出現明顯的形體消瘦, 宛如青蛙的脹大腹部, 甚則青筋暴露, 面色萎黃, 毛髮稀疏易落, 煩躁。 或見揉眉挖鼻, 吮指磨牙, 食欲減退。 或善食易饑、大便下蟲。 或嗜食生米、泥土等異物。 舌質偏淡, 苔淡黃而膩, 脈濡細而滑。

疳積中期的兒童, 體重比正常兒童低25%一40%。

三、疳積晚期

我們經常看到的很多非洲消瘦兒童的照片,

Advertisiment
多數是處於極度疳積的狀態。 極度消瘦, 皮包骨頭, 呈老人貌, 皮膚乾枯有皺紋, 精神萎靡, 啼哭無力, 無淚。 或可見肢體浮腫。 或見紫癜、鼻衄、齒衄等。 舌淡或光紅少津, 脈弱。 多見於本病之晚期。

西醫營養不良(疳積)的症狀

西醫將營養不良按照體重狀況分為三度:Ⅰ度(輕度), Ⅱ度(中度), Ⅲ度(重度)。

Ⅰ度營養不良:精神狀態尚可。 體重比同齡孩子的平均體重低15%到25%左右, 腹壁皮下脂肪厚度為0.8釐米-0.4釐米, 皮膚乾燥, 身高不影響。

Ⅱ度營養不良:體重比同齡孩子的平均體重低25%-40%左右, 精神不振, 煩躁不安, 肌張力減弱, 肌肉鬆弛, 腹壁皮下脂肪厚度小於0.4釐米, 皮膚蒼白、乾燥, 毛髮無光澤, 身高比正常減低。

Ⅲ 度營養不良:體重比同齡孩子的平均體重低40%以上。 精神差,

Advertisiment
嗜睡和煩躁易哭鬧交替出現, 智力發育落後, 腹壁皮下脂肪消失, 肌肉萎縮, 面部特徵呈老人樣面容, 毛髮乾枯, 身高明顯低於正常, 常有低體溫、脈搏緩慢、食欲不振 、便秘、嚴重者可因血清蛋白清降低而出現營養不良性水腫。


西醫疳積的症狀

疳積的併發疾病

自發性低血糖症, 多出現在重度疳積患兒身上。 自發性低血糖症的症狀有突出現出汗、心慌、脈搏減慢、呼吸暫停等自發性低血糖症, 多在夜間發作, 若不及時搶救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2、疳積患兒容易出現各種感染症狀, 如鵝口瘡、肺炎、腎盂腎炎等。

3、缺鋅症:生長發育遲緩, 頑固性食欲缺乏, 骨骼發育障礙, 嚴重者呈侏儒狀態。 並有肝大、貧血、皮膚粗糙和色素沉著以及性發育障礙等。

Advertisiment

4、維生素缺乏症:維生素缺乏會導致幼兒患上口角炎、齒齦出血、佝僂病、角膜乾燥、軟化或潰瘍等疾病。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