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兒子文文的“寶貝之家”

兒子文文就快滿3歲了, 他有很多優點, 也有個不太好的習慣——玩過的玩具隨手亂丟。 道理講過很多遍, 我也身體力行地給他示範過, 就是不見成效。 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

假期裡我們帶文文回老家看望爺爺奶奶。 傍晚, 看到爺爺把在外面跑了一天的雞鴨羊都趕回了圈裡, 就連白天一直守在門口的大黃狗也回到了狗窩。 文文有些不理解。 他問爺爺:“為什麼不讓小動物們在外面玩了呢?”

爺爺摸著他的小腦袋笑呵呵地說:“那是因為天黑了, 小動物們本該回到自己的家裡休息啊。 ”我順著話茬接著說:“就像文文天黑要回家一樣,

Advertisiment
小動物也要回到它們自己的家。 ”文文繼續開動他的小腦袋:“為什麼不讓小雞睡大黃狗的窩, 小羊回鴨棚呢?”我說:“小動物各自有各自的家, 就好比612是杜陽小朋友的家, 1109是王博軒小朋友的家, 文文有自己的家, 我們住在306。 白天你們可以在一起玩兒, 晚上天黑了, 小朋友們就要回到自己的家裡。 ”

文文若有所思地說:“各自有各自的家, 回自己的家找媽媽……”看著文文, 我感覺他的小小心靈有所觸動, 於是繼續引導他:“文文啊, 你看杜陽和王博軒是你的好夥伴, 那被你丟來丟去的玩具是不是也是你的好夥伴呢?它們從小就陪著你, 你不喜歡了, 就把它們丟在角落裡, 它們從來都沒有抱怨過。 有這麼好的小夥伴,

Advertisiment
文文該做些什麼呢?”文文立刻反應過來:“是呀, 媽媽, 它們都是我的好夥伴, 我要像爺爺愛小動物一樣愛它們。 媽媽, 媽媽, 我要給它們一個家!”

回到城裡, 文文第一件事就是給他的玩具小夥伴們安個家。 文文爸親自動手, 找來木板、釘子還有錘子, 父子倆又是量尺寸, 又是比大小, 幾天下來, 一個大大的陳列架就做好了。 我們給這個玩具陳列架取名叫做“寶貝之家”。

在我們的幫助下, 文文把他所有的玩具分門別類擺放整齊, 我們還提議:想玩玩具的時候, 要先到玩具的家裡把它們“請”出來, 等玩夠了, 再把玩具“送”回家。

剛開始, 文文還是有些不太適應, 他會把玩具一個一個地“請”出來, 卻不能全部“送”回去, 不是忘了積木, 就是落了坦克。

Advertisiment
後來, 我們一起想出了個好辦法, 把“寶貝之家”的每個架子用彩紙裝扮一番, 玩具按大小個兒編上數字。

孩子一邊送玩具回家, 一邊練習數數, 其樂無窮。 每次玩具寶貝回家的時候, 他還要自導自演一番:“滴滴, 請1號變形金剛回家啦;汪汪, 請5號小黃狗回窩窩嘍;看准跑道, 我的9號直升機要降落了……”等每個玩具寶貝都回家了, 文文依偎在我懷裡, 不時地問:“媽媽, 爺爺家的小雞、小鴨還有大黃狗都回家了嗎?”得到我肯定的回答, 他馬上開心地笑了。

文文的變化和成長, 我們看在眼裡, 喜在心頭, 這一“請”一“送”間, 他改掉了隨手丟玩具的毛病, 還和玩具小夥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