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兒子心目中的愛人

一天, 我穿上一件玫瑰紅、帶蕾絲邊的家居服, 兒子馬上跑過來, 很驚喜:“媽媽, 你什麼時候買的?”還伸出手輕柔地撫摸那精緻的蕾絲。

因為職業的緣故, 也因為性格的原因, 我平時都穿深色、簡潔、有些中性化的職業裝, 這是兒子第一次對我的服飾表示出如此強烈的興趣。 欣喜之餘, 不免浮想聯翩:兒子會喜歡怎樣的女子?將來會找一個怎樣的愛人?這個話題一提及, 真是特別令人神往。

我興致勃勃地和老公討論, 他有些恨恨的:“至少, 不會像你, 粗心、急躁、大嗓門。 ”我非常能理解他的“恨”, 也對他的遭遇深表同情。

Advertisiment
10多年前, 他就對我實話相告:他理想中的愛人是一個溫婉、安靜的淑女, 沒想到, 遇到了與此恰恰相反的我。 我將此理解為明貶暗贊, 倒也悶樂了一陣子。

媽媽是兒子心目中的愛人, 這幾乎是一個普遍的心理規律。 如果兒子愛媽媽, 那將來選擇和媽媽相似的愛人, 這個好理解, 延續那份溫暖的愛吧;如果母子關係緊張, 兒子表面上可能會逃離媽媽的影響, 但最後的結果仍然可能是, 選擇一個和媽媽類似的女子。 為什麼?從心理學上講, 每個人都渴望修復童年的錯誤, 兒子和一個跟媽媽類似的女子相愛, 就是希望媽媽能真正愛自己, 也希望自己能給媽媽帶來快樂。 心理學家說, 孩子終其一生都在尋求父母的認同。 這真令人感動,

Advertisiment
對於那些從小沒有獲得父母之愛的孩子來說, 是不是有些殘酷?

想想兒子對我這套女性化氣息較濃的家居服的興趣, 我感慨不已。 這表明他期盼一個溫柔、雅致的母親。 老公說:“我對你的批評, 你可以不以為然, 但是, 兒子對你的期盼, 你不能不重視。 ”是的, 我的一言一行不僅影響他對異性的評價, 更會影響他對愛人的選擇。 作為母親, 我當然希望他未來的愛人溫柔、賢淑、快樂、知書達理, 那我就應該做個好榜樣。 這讓我有些惴惴不安。 兒子到底還有哪些期盼?

一次, 和兒子一起看一部家庭情感劇, 我正兒八經地問兒子:“等你將來結婚了, 希望過怎樣的家庭生活?”兒子脫口而出:“不吵架!”我嚇了一跳, 我和老公好像沒怎麼吵過架啊?老公提醒我:“是你倆經常吵。

Advertisiment

的確, 兒子越大越有主意, 而我又習慣了對他發號施令、指手畫腳, 因此總會發生衝突。 不過, 最後的結果, 一般都是兒子躲起來, 對我不理不睬。 本來認為他這種不爭辯、不對抗的態度算是一種聽話的表現, 沒想到他對衝突有了抗拒心理。 抗拒、妥協和回避, 雖然能暫時平息戰火, 但也不是解決問題的正確方式。 想想, 為了他將來小日子的和和美美, 做母親的還得教會他如何面對問題、解決衝突, 而不是由著我自己的性子來。

週末, 我指令兒子先複習英語再去玩, 兒子卻堅持先玩電腦遊戲再學習, 我生氣了, 指責他不思進取、玩物喪志, 越說越氣, 嗓門不斷提高, 兒子關門, 不理我。 這小子, 又開始躲了。

Advertisiment
這不好!我強迫自己平靜下來, 敲門進屋, 對他說:“你有不同意見也可以, 但你要說說理由。 ”在他支吾時, 我列出了先學習再玩的理由。 兒子說:“我也知道你是對的, 可是你這麼大聲音, 還命令我, 讓我很不舒服。 ”原來, 他是在抗議我的態度, 並非我上綱上線所指的那樣。 對於我的粗暴態度, 我誠懇道歉, 也表示願意聽取他的意見。 兒子驚訝于我的民主, 我說:“以後咱們就不必躲, 有什麼事, 一起來商量, 只要有道理, 聽誰的都行。 ”兒子抱起我的脖子, 大叫:“那以後就不怕跟你吵架了!”

媽媽是兒子心目中的愛人, 兒子也從媽媽那裡學會怎麼和異性相處。 這真是一件令人自豪的事, 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那麼, 咱就從現在開始, 認認真真做個好媽媽,

Advertisiment
給他做個好表率吧。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