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先生進產房陪太太生產的4個真實故事

先生進產房陪太太生產, 在國外早已行之有年且蔚為風氣, 此種陪產的流行風近年來已吹到國內, 所以, 准爸爸進產房陪太太一起迎接新生命到來之比率, 在國內已日漸升高, 而此種陪產方式更是十分值得鼓勵!

4位准爸爸的陪產故事

准爸爸若能在太太懷孕期間, 陪伴准媽媽上“媽媽教室”的課程, 並學習吸收與生產相關的知識, 即可瞭解太太在生產過程中, 可能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此外, 准爸爸若懂得拉瑪澤生產呼吸法的操作, 還可權充教練親自在旁指導太太一番, 更是最恰當不過了!

Advertisiment

真實故事1

陳先生/32歲 工程師

陳先生是位上班族, 他的太太一向膽小, 有些工作都得由他先示範, 然後她才敢跟著做。 所以, 在太太第一次分娩時, 陳先生就義不容辭地說:“雖然生小孩是女人當主角, 但我這個配角若不能一起演, 就不能成為一出好戲。 ”因此, 他覺得自己應該請假陪太太進產房, 並安撫她, 為她打氣。 同時, 陳先生也認為, 有他在太太身邊陪產, 太太會較有安全感, 即便分娩過程不順利, 他也能在太太身旁與她共同面對, 而這也是他不能讓太太唱獨腳戲, 並且擔驚受怕、不知所措的主要陪產原因。

真實故事2

蕭先生/35歲 廣告公司總經理

蕭先生是個體貼入微的新好男人, 事業有成, 平日在外為事業奔波, 一回到家裡,

Advertisiment
還會主動幫太太做家務。 他在妻子懷孕期間, 每次到醫院做產前檢查或上“媽媽教室”課程時, 都會隨時陪在太太身邊, 平時更是一位噓寒問暖、無微不至的好先生。

已有充分陪產經驗

這次太太要生第2胎, 他堅持要進產房陪太太生產, 因為有了第一胎的陪產經驗後, 他說這次仍要陪在太太身邊, 才能提醒她何時吸氣, 何時吐氣。 他就如同她的拉瑪澤生產呼吸法教練一般, 一個口令, 一個動作, 彼此配合無間。 當太太流汗時, 他會替她擦汗;當太太覺得腰酸背痛時, 他會替她按摩;產程若進展稍緩, 則會握住她的雙手, 為她打氣加油。

能增進夫妻間的感情

所以, 蕭先生陪產, 不僅能帶給太太精神上的莫大安慰與支持, 無形中也能增進夫妻間的感情,

Advertisiment
讓他們更加恩愛;不僅如此, 還能建立緊密的親子關係。 由於蕭先生擁有兩次陪產經驗, 又實際與醫護人員相處在一起, 更能瞭解醫護人員在太太生產過程中的工作情況, 也對他們有了較深入的認識, 並真正感受到醫護人員的辛勞。

真實故事3

29歲/劉先生 房屋仲介公司 業務主任

女性分娩時, 週期性的子宮收縮, 會使產婦感到規則性的陣痛, 雖然每個人對疼痛的感受並不相同, 但陣痛對於一般產婦而言, 往往不只會使她們愁眉苦臉, 有時還會讓她們嚎啕大哭或大叫。

擔心太大受不了產痛

劉先生的太太平時最怕疼, 即使輕微地受傷, 都會因為受不了疼痛而大叫不已。 因此, 太太生產時, 他堅持要進產房陪產。

Advertisiment
當太太陣痛發生時, 他陪在太太身旁, 教導她用拉瑪澤呼吸法呼吸, 以減輕其痛苦。 當太太受不了陣痛時, 劉先生還要求醫護人員為她施打鎮痛劑。

讓太太進行無痛分娩

近年來, 利用硬膜外脊椎麻醉來為產婦做無痛分娩, 在國內醫療界已日漸普遍, 當劉先生發現太太實在無法忍受產痛時, 他立即要求護士通知麻醉醫師來為太太做無痛分娩的硬膜外脊椎麻醉, 使她能順利分娩。 劉先生在這次陪產過程中, 親眼目睹太太因子宮收縮而造成的痛苦, 更讓他深深體會到太太在生產過程中的不易, 讓他也更加疼惜太太。

真實故事4

33歲/胡先生 攝影記者

胡先生是個攝影記者, 平日的工作都是以攝影的影像當作敘述出現在媒體上,

Advertisiment
這次陪太太生產, 他也帶著自己的V8攝影機來拍攝, 從太太待產到嬰兒分娩出來的過程, 皆一一入鏡, 因為他們希望能將這些珍貴畫面記錄下來, 留待孩子日後長大的紀念。

為孩子留下珍貴的畫面

在孩子剛出生的刹那, 胡先生真的感動極了, 他特別請護士為他們全家(爸爸、媽媽、嬰兒)拍下珍貴合照, 夫妻二人對此“三人一體”的感覺更是異常美好。 在一次產後病房例行性回診中, 胡先生也邀請筆者與他們三人合照, 他說等將來孩子長大後, 會指著照片上的醫生, 並告訴孩子“這就是當初替你接生的醫生, 也是第―位打你屁股的人哦!”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