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先兆子癇吃中藥,發生抽搐用針灸

子癇多發生於晚期妊娠和臨產前(即妊娠20周到產褥期第一周之間), 在子癇發生時, 應爭取在病人牙關緊閉之前, 儘快在其身上下牙齒之間塞進一個用紗布或手絹包好的筷子, 以防其抽搐中咬傷口唇或舌部;同時呼叫救護車準備入院治療。

當孕婦在妊娠20周後, 常規體檢中發現血壓突然升高;化驗室檢查有蛋白尿;體重異常增加並且從踝部開始出現水腫。 向小腿、大腦及腹部擴展, 水腫部位隆起, 皮膚緊張發亮按之出現凹陷。 出現足部及小腿明顯的凹陷性水腫, 經休息而不消退等妊娠高血壓綜合症狀。

Advertisiment
若再出現頭痛、眼花、噁心、胸悶甚至嘔吐症狀時, 說明抽搐隨時可能發生, 這樣的狀況稱為先兆子癇。 此症多由平素肝腎陰虛, 孕後聚血養胎, 陰血益虛, 陰虛陽亢, 導致肝風內擾, 虛火上炎, 引動心火, 風火相扇所致。 治宜平肝潛陽, 滋陰清熱。 方用羚羊角散, 或天麻鉤藤湯。 若痰涎壅盛, 喉中痰鳴, 目吊口噤者, 治宜清熱滌痰, 上方加竹瀝、膽南星。

常表現為眼球固定, 瞳孔放大, 頭向一側扭轉, 牙關咬緊。 繼而口角及面部肌肉開始顫動, 全身及四肢肌肉強直, 雙手緊握, 雙臂直伸, 迅速發生強烈的抽動。 抽搐時呼吸暫停、面色青紫。 約一分鐘左右抽搐幅度漸減, 全身肌肉放鬆。 至此孕婦才以伸長的鼾聲作吸氣、而後恢復呼吸逐漸清醒,

Advertisiment
若抽搐頻繁或病人昏迷不醒。 則說明病情嚴重。 若抽搐不止, 昏不識人者, 配合針灸急救, 抽搐不止, 針曲池、承山、太沖;昏不識人, 針人中、內關、百會、風池、湧泉;牙關緊閉, 針下關、頰車。

病人發生抽搐時, 應有人在其身邊扶持, 以免孕婦從床上跌下摔傷;及時擦去病人口邊的嘔吐物, 以免因為誤吸而產生窒息:由於孕婦全身肌肉的強烈抽搐, 可引起子宮收縮而發生早產, 故在現場急救中應有所防備。

絕對禁止在孕婦全身抽搐時強力按壓, 抵抗肌肉的抽搐活功。 因為這會造成孕婦更多的損傷甚至發生骨折;禁止在孕婦神志不清時給其吃藥喝水、因為此時最容易嗆入氣管中引起窒息。 發生子癇後, 胎兒的生存將直接受到危害。

Advertisiment
隨著孕婦的抽搐時間延長, 胎兒的缺氧將越來越重, 嚴重的子癇胎兒窒息而死亡。 所以, 條件許可的話, 應火速請醫生攜帶必需的藥品到現場搶救。 待病人病情穩定後在將其移送醫院治療。

在等待救援期間。 必需注意溫度的變化, 避免聲音和亮光的刺激, 防止子癇再次發作。 可將病人臥室內的窗戶用厚窗簾遮蔽、減弱燈光, 禁止喧嘩, 使孕婦取側臥位, 以減輕妊娠子宮對腹腔大血管的壓迫, 同時也可防止其嘔吐物誤吸。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