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優秀的孩子背後,都站著什麼樣的父母?

晚上, 參加家庭聚會。 同桌大姐大四的兒子雷雷情商極高, 觥籌交錯間, 他的各種反應遠遠超出同齡孩子。 我不由地誇讚, “這孩子培養得真好!”溫柔謙和的大姐羞赧一笑, 並不作答, 而雷雷開玩笑地說, “我是自學成才”。

說實話, 在教育孩子這件事兒上, 我根本不相信什麼自學成才。

每個孩子身上都有他家庭的烙印, 孩子開朗自信知書達理的, 家庭和諧, 父母和諧, 家教好;

孩子暴力叛逆的, 家庭戰爭頻發, 父母之間多有不合;孩子冷漠的, 家庭冷血, 父母之間可能長期冷戰;

孩子自卑的, 家庭多有坎坷, 父母有一方強勢霸道,

Advertisiment
經常過多指責......

記得, 去年參加本地的一個音樂節。 音樂節在城郊的山腳下整片大草坪上舉辦。 我們攜家帶口地想效仿別人, 支帳篷擺出野炊的架勢。 但是, 看著零零散散的帳篷零件, 幾個大男人一籌莫展, 反倒是朋友青山家剛上大一的丫頭, 挽起袖子動起手, “我來吧。 ”

說完, 三下五除二開始幹活。 很快, 她就帶領著幾個孩子將帳篷穩穩地支了起來, 我們一個個看得目瞪口呆, 還來不及反應, 她笑著晃晃手裡的手機, 告訴我們, 她要帶著孩子們擠到前面去看音樂會了, 有事兒給她打電話。

在隨後的時間內, 好幾次, 大家打自家孩子的手機都沒人接。 但只要打她的電話, 她都會在第一時間接聽, 並且放心地告訴你,

Advertisiment
“別急, 他們跟我在一起呢, 放心, 丟不了。 ”

她知道自己帶了幾個小孩, 怕家長們著急, 手機一直緊緊地攥在手裡, 看著演唱會的同時, 餘光也不忘經常看看手機螢幕。 而其他孩子, 雖然都帶著手機, 但都已經把手機塞進兜裡, 蹦跳著忘乎所以了。

那一晚, 我們歎為觀止, 對著她母親誇讚孩子教育得好, 小丫頭有些羞澀, 倒是她媽哈哈一笑, “哈哈, 她是自學成才, 我哪有時間教育她”。

我跟她的母親情同姐妹, 我知道她二十歲大學畢業就開始闖蕩京城, 雖然內心也細膩溫柔, 但在生活中卻粗糙得像個男人, 跑市場, 找客戶, 能抽煙, 會喝酒, 快意恩仇, 肆意江湖, 打得過流氓, 氣得死文盲。

二十多年來, 一個人, 橫衝直撞, 赤手空拳打下了自己的天下。

Advertisiment
如果不是她的言傳身教, 適時放手, 必然不會有這樣自立自強的女兒。

真正好的家庭教育, 是潤物細無聲, 是無聲勝有聲, 是身體力行地告訴你, 生活是什麼樣子, 人生是怎麼回事, 遇到矛盾該怎麼辦, 遇到挫折該怎麼辦?這些早已經融入家庭的日常。

自學成才不是不可以, 但要在後天付出巨大代價, 需要自己摸爬滾打一再受挫才能學成。 這些代價, 有可能是最美的年華, 有可能是最累心的工作, 有可能是折磨人的婚姻......

哪個父母都不願自己的孩子是最苦最累的那個。 如果你想要你的孩子得到最好的, 那就要從小教會他該學會的東西。

很簡單的道理, 父母不教, 孩子如何學得會?

我是家中老大, 卻不會洗衣服不會做飯,

Advertisiment
任何簡單的家務在我眼中都是最難的苦差, 因為我慈愛的母親走了極端, 她一心想讓我好好學習考上大學, 但卻忘記了教我生活技能和人際交往。

所以, 我上大學後, 仿佛被扔到了另一個空間, 什麼都開始慢慢學, 學著洗衣服做飯, 但卻對此毫無興趣;學著跟人交往, 卻總免不了傷心失望。 剛開始總是掏心掏肺, 唯恐別人不愛我。 後來, 經歷多次, 才明白, 即使你用盡所有力氣, 並不是所有人都會喜歡你......

幸虧, 我還有女兒, 她是我的來生。

家裡先生是家裡大廚, 每當他做飯時, 如果小女兒有時間, 都會在側觀看, 時不時進行實操;

每當有家庭矛盾, 我絲毫不避諱女兒, 讓她知道家庭矛盾很正常, 但關鍵是如何去處理矛盾;

遇到挫折時,

Advertisiment
我不隱瞞, 告訴女兒人生哪有坦途......

我知道, 我的孩子, 只有我自己才能成就, 我不想等她到了社會, 讓社會來成就她。

如果每個家庭, 都能在孩子該學習時傾我們所有的物質和精神去陪伴引導, 我相信, 他走向社會後, 步履會更加從容, 人生會更加寬闊, 任何時候也不會把自己逼進人生的死角。

那是他人生的底蘊和底氣, 是後期修煉多少年都無法完成的人生根基。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