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傷害寶寶視力的5行為,父母應避免

寶寶來到這個世界, 忽閃著清澈明亮的大眼睛。 但小寶寶的視力水準很低, 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外界的不斷刺激, 各種視覺機能才慢慢發育起來。 從出生到3歲是寶寶視力發育的關鍵期。 這個時期, 父母要儘量避免可能會傷害寶寶視力的行為。

行為1 寶寶甜食吃得過多

糖果、巧克力、霜淇淋等都是小寶寶的最愛。 甜食中的糖分在寶寶體內代謝時, 需要大量維生素B1幫忙, 同時還會降低體內鈣的含量。 維生素B1能夠保護視神經, 所以維生素B1的含量多少會影響到視神經的狀態。 而鈣又是保護眼睛的好幫手,

Advertisiment
缺鈣的話就會造成視網膜的彈力減退, 晶狀體內壓力上升, 眼球前後徑拉長, 影響眼球壁的堅韌性, 這樣孩子很容易近視。 另外, 吃糖過多, 血糖增高, 會降低體液的滲透壓, 使眼球內房水滲透到晶狀體內, 導致晶狀體變形, 屈光度增高, 造成近視。

專家提示

寶寶營養好, 視力才會好。 多給寶寶吃富含葉黃素和維生素A、B族維生素的食物。 日常飲食不能吃得太鹹, 也不能吃得過甜。 對於零食, 水果、乳製品、堅果都是不錯的選擇。

行為2 嬰兒床一側掛玩具

很多父母喜歡在寶寶的嬰兒床一側或頭上掛花花綠綠的玩具, 吸引寶寶注視。 殊不知剛出生的寶寶眼睛極為嬌嫩, 調節眼球活動的肌肉發育還不完全, 雙眼的協調運動能力弱,

Advertisiment
因而喜歡目不轉睛地觀察周圍事物。 如果長時間盯著一個地方的玩具, 很容易形成鬥雞眼或弱視。

專家提示

避免在嬰兒床或搖籃1.5米內的空間擺放玩具。 玩具儘量放在距寶寶1.5米外, 且擺放2個以上, 玩具之間要有間隔, 這樣可以促使寶寶眼球不斷轉動, 增加其眼球轉動頻率。

哺乳媽媽需要注意的

有的媽咪喜歡保持一種餵奶姿勢, 但這樣寶寶吃奶時總是觀察一個方向, 也容易斜視。 因而哺乳的媽媽需要不斷地變換姿勢和方向, 這不僅對自己的乳☆禁☆房保健有益, 也有利於寶寶視力正常發育。

行為3 給寶寶看的讀物過於鮮豔亮白

父母都希望寶寶“讀書萬卷”, 不遺餘力地給寶寶買書看書。 殊不知給寶寶選擇讀物也是很有講究的。

Advertisiment
紙張過白, 反射光線過強, 色彩太豔, 會過度刺激視覺神經, 容易引起寶寶視覺疲勞。 而且寶寶看慣了色彩過重過豔的圖片或繪本, 慢慢地對自然顏色的分辨力會減弱。 這好比給寶寶吃多了太鹹的食物, 以後他對食物的味道就沒那麼敏感了。 所以, 剛生下來不久的寶寶不用急著給他們看彩色的書, 可以先看一些黑白的。

專家提示

現在市場上的兒童讀物紙張顏色特別多。 一些豔麗的顏色如紅色、綠色等能提起寶寶的閱讀欲望, 但長時間閱讀眼睛會感到疲勞。 因而給寶寶選擇圖書還是以淡黃色、淡粉色等色調柔和, 且字體較大、畫面簡單的為宜。

行為4 寶寶晚上開燈睡覺

為了晚上照顧寶寶方便, 許多媽咪喜歡在寶寶睡覺時開燈。

Advertisiment
而這些人工光源會在不知不覺間給睡眠中的寶寶帶來微妙的光壓力, 使得寶寶睡不安穩, 不踏實, 睡眠深度變淺, 易驚醒。 同時, 這些光線不斷地對眼睛產生刺激, 使眼球和睫狀肌不能得到充分休息, 易對視網膜造成損害, 影響寶寶視力正常發育。

專家提示

晚上關燈睡覺, 為寶寶營造黑暗安靜的睡眠環境有利於寶寶的生長發育。

小調查

國外醫學研究人員在對479名2~16歲的近視患者進行研究後認為, 睡在燈光下的兩歲以下的嬰兒與睡在黑暗中的嬰兒相比, 近視發病率要高出4倍。 睡在黑暗中的孩子患近視的只占10%;夜間睡在照明燈光下的患近視的占34%, 睡在室內較強照明燈光下的孩子, 患近視的占55%。

行為5 過早接觸電子產品

在電子螢幕充斥的今天,

Advertisiment
常常可以看到小寶寶坐在餐椅上玩iPad、iPhone等電子產品。 色彩亮麗, 不停閃爍的螢幕刺激性很大, 很容易造成視疲勞。 寶寶玩遊戲注意力集中, 眨眼少, 淚液蒸發多, 眼睛易乾澀, 容易誘發近視。

門診調查

兒童眼科門診調查發現, 1/3的就診患兒是學齡前寶寶, 除部分先天疾患外, 大部分與過早接觸電子產品有關。

專家提示

3歲內最好不要讓寶寶接觸電視和電子產品。 多帶寶寶到戶外活動, 避免長時間近距離用眼。 過早長時間近距離用眼會讓視力發育提前, 提早結束寶寶遠視眼的時間。 這會讓寶寶長大後高度近視率提高, 甚至可能引發視網膜變性或脫離, 增大青光眼發病風險。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