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傳統習俗和現代科學大碰撞之產後不下床對身體好嗎

產後媽媽們身體很虛弱, 能不下床就不要下床了。 可是這點對於現代的媽媽們來說真的適合嗎?產後一定要在床上躺足一個月嗎?下面就來給媽媽們詳細說說吧。

傳統習俗詮釋

產婦在生孩子時消耗了大量的精力和體力, 她們體質虛弱, 筋骨鬆軟。 因此, 月子裡產婦必須躺在床上, 不能過早坐起來, 即使坐起來也不能下床活動, 這樣才能讓身體快速恢復。 起來活動會傷了身子, 不容易養好, 日後容易身子骨弱。

產後一定要臥床休息嗎

現代醫學詮釋

形成這種習俗與年代有關。 以往的婦女需要承擔繁重的家務勞動。

Advertisiment
產後只要一下床, 就得去做較重的家務活, 自然會損傷產婦虛弱的身體, 使生☆禁☆殖☆禁☆器官恢復得不好, 留下一些長久疾患。 由此, 民間形成了所謂“月子裡不能下床”的習俗。

現代人的生活條件與以往不可同日而語, 婦女的家庭地位也發生了重大變化。 她們在產後不用去做繁重的家務活。 醫學研究表明, 如果產後較長時間不活動, 易使血液本來就處於高凝狀態下的產婦發生下肢靜脈血栓及腸粘連, 特別是剖宮產的產婦。 同時, 產後盆腔底部的肌肉組織也會由於缺乏鍛煉而托不住子宮、直腸或膀胱, 導致膨出。 如果在產後適時適度地進行一些活動, 便可增加虛弱的腹肌收縮力, 促進子宮儘快復原, 促進直腸和膀胱功能儘快恢復。

Advertisiment
同時, 還有助於惡露排出, 防止發生便秘和尿瀦留, 並易使產婦保持舒暢心情, 避免產後抑鬱症發生。

如果整天臥在床上, 甚至進食、排泄都不下床, 這樣既不文明也不科學, 會使產婦食欲不振、生☆禁☆殖☆禁☆器官恢復慢、全身無力及精神狀態不好, 引發子宮內膜炎症及器官組織發生栓塞性疾病。

對對碰結果

產後體虛需要休息, 但並不意味需長期臥床。 產後活動好處多多, 只要身體情況允許就應及早開始, 但需注意以下幾點:

1、如果產婦出現發燒、出血、心臟病、高血壓、嚴重貧血、剖宮產等情況, 需要限制活動或推遲下床活動時間, 具體時間聽候醫生安排。

2、如果產婦會陰部無傷口, 身體疲勞已經消失, 產後12小時可以坐起來進餐進水,

Advertisiment
24小時後可以起床活動, 如在床上坐一會兒或下床去衛生間;產後48小時可以下床做一些為寶貝換尿布等輕微活動, 或在房間裡走動一下, 每天走動2-3次。

3、剖宮產的產婦只要體力允許, 在產後24小時應該試著下床活動, 並逐漸增加活動量, 避免發生腸粘連, 或防止活動過少而導致下肢發生血栓性靜脈炎。

4、產後1星期可以做產後保健操, 2-3個星期後可做一些較輕的家務活。

5、如果一切情況都好, 產後10天可開始做一些輕微家務, 但忌久蹲或用力過猛, 以免腹壓增高損傷生☆禁☆殖☆禁☆器官。 可在醫生指導下開始做保健操。

6、第一次下床活動時必須有人陪伴, 以防體虛摔倒, 並注意不要站立過久。

小編總結:

其實事實是相反的,

Advertisiment
產後媽媽們更應該適當的下床走動, 這對媽媽們產後身體的恢復更好好處。 同時如果媽媽們不適時地下床走動會讓媽媽們產後減肥更困難哦。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