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其他>正文

傳統喂養十誤區害了寶寶

如何喂養寶寶這個問題經常使家庭造成分歧和沖突。 年輕的父母崇尚新生的科學喂養觀, 而爺爺奶奶認為傳統的喂養觀養大了一代又一代人, 自然是正確的, 是精華。 傳統的喂養很多可取的地方, 但也有一些誤區要加以糾正, 以免影響寶寶的發育, 造成終身遺憾。

誤區1:多給寶寶吃谷物類糧食, 比吃蛋白質食物好

專家觀點:寶寶最好六個月以后逐漸添加谷物, 因為寶寶胃腸道中的淀粉酶含量很少, 消化功能很弱, 不像成人的消化功能那么強, 如果過早過多添加谷物類, 就會導致消化不良。

誤區2:要早點給寶寶添加輔食,

Advertisiment
這樣長得更快

專家觀點:添加輔食是幫助嬰兒進行食物品種轉移的過程, 使以乳類為主食的乳兒, 逐漸過渡到以谷類為主食的幼兒。 但不能操之過急, 要循序漸進, 按照月齡大小和實際需要來添加。 2-3個月可以添加魚肝油, 5-6個月可添加蛋黃、米湯、菜汁等。 7-9個月可添加魚泥、米糊、果泥、碎肉末、大豆制品等。 10-12個月可添加稠粥、米飯、面條、水果、蔬菜等。 添加輔食一定要注意:由少量到多量;由單一到多種;由粗到細;由軟到硬。

    誤區3:給寶寶喂菜水比白水好

專家觀點:大多老年人認為菜水比白水好, 把任何食物用水煮一下后, 再把菜水讓寶寶吃下去更健康。 這是一種錯誤的觀點, 而應該讓寶寶多喝白開水, 因為喝白開水有利于排泄代謝產物,

Advertisiment
會減輕寶寶的腎臟負擔。

誤區4:寶寶不長牙就不能吃飯

專家觀點:這種觀點是錯誤的, 一般來說, 嬰兒在6個月大時就已經開始長牙, 但有些寶寶長牙可能會早些或晚些, 無論長牙早或晚, 5-6個月就應該添加輔食了, 可以吃一些蛋黃、米糊等食物, 這樣會更利于寶寶成長發育。

誤區5:寶寶就應該吃百家飯

專家觀點:這種觀點也是完全錯誤的。 因為成人的口味較重, 菜里面放的鹽較多, 如果讓小寶寶經常吃成人飯菜, 攝入鹽量過大, 會影響腎臟的功能, 不利于寶寶生長發育, 建議老年人一定要改掉這個習慣。

誤區6:給寶寶喝甜味的飲料沒什么不好

專家觀點: 寶寶應該少喝飲料, 喝過多的飲料容易影響寶寶的食欲,

Advertisiment
還會減低消化功能, 十分容易造成腹瀉、腹脹、腹部不適, 所以吃新鮮水果要比喝甜飲料好。

誤區7:寶寶想吃就給吃, 長得胖胖的, 這樣才健康

專家觀點:很多老年人都有一個錯誤的觀點, 那就是“吃飽了總比餓著強。 ”現在生活條件好了, 其實寶寶的營養攝入很容易過量, 造成很多肥胖兒, 其實寶寶不是越胖越健康, 如果讓寶寶不停地吃東西, 容易加重寶寶的胃腸負擔, 會經常出現不消化、積食的現象, 孩子三天兩頭腹瀉、發燒, 其實就是吃得太多了, 我們不主張餓著, 但是應該適量, 家長要改掉這個不良習慣, 同時還要避免高脂高糖的食物, 一定要記住, 一個肥胖兒絕對不是健康的。

誤區8:孩子一哭就是餓了,

Advertisiment
就該喂奶了

專家觀點:孩子一哭就是餓了, 母乳喂養兒我們主張“按需哺乳”, 孩子想吃就吃, 孩子說了算!如果是配方奶喂養兒我們主張定時喂養, 孩子一哭就是餓了, 這可不一定, 也有可能是別的原因。

誤區9:寶寶胃口小就是缺乏食欲

專家觀點:寶寶食量大和食量小是有差異的, 在任何年齡階段都存在, 媽媽不要以寶寶食量大小來衡量寶寶是否吃得好, 有些寶寶雖然胃口小, 但生長發育指標正常, 寶寶就是健康的。

誤區10:既然寶寶不愛吃飯, 就讓寶寶多吃零食

專家觀點:導致寶寶不愛吃飯的原因有很多, 父母應該與醫生好好溝通, 盡可能尋找原因, 而不要強迫吃飯, 追著吃飯, 邊吃邊玩, 更不要給寶寶多吃一些零食, 其實這種做法會更加抑制食欲,

Advertisiment
導致寶寶更加厭食和喂養困難, 不利于寶寶健康成長。

()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