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做孩子的玩具的家長是可愛的家長

大多數父母在孩子面前, 總是把自己當成權威。 其實在孩子的眼裡, 父母只是他的玩伴、玩具。 如果我們能放低姿態, 成為孩子的玩具, 那我們就能和孩子保持心靈相通。

做孩子的玩具, 和孩子一起嬉笑打鬧。 這對一些父母來說, 就是一種尊嚴的挑戰, 他們害怕, 父母失去威嚴, 很難給孩子立規矩。 其實不然, 只有和孩子保持親昵的關係, 你才有更多的機會瞭解孩子的心理, 及時對孩子進行教育。

大凡是一個軍人。 女兒小樹出生時, 他特興奮, 每次一進家門, 就直奔女兒, 抱起女兒, 就把女兒拋向空中。

大凡的妻子每每嚇得尖叫不止。

Advertisiment
但小傢伙卻似乎很高興, 她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條縫, 小手和小腳丫一直搖動, 希望父親再來一次。 如果父親停下來, 她就會很不高興。

小樹慢慢長大了, 大凡和女兒的遊戲就更多了, 最簡單的就是大凡在地上爬, 女兒騎在他的身上。 但是大凡往往在爬的時候, 加上一些障礙物, 比如要跳個小高, 或者鑽過什麼欄杆, 就像他在訓練場上做的那樣。

大凡的妻子最反感他的這一行為, 她說:“這動作看起來多不雅啊, 父親也不像個父親, 女兒也不像個女兒。 ”

她一邊說.一邊喊小樹下來:“下來, 下來, 做點有用的事情多好。 你看看人家的孩子, 都是學點算術、英語啥的, 你可好, 就會騎大馬。 ”

小樹根本就不聽媽媽的話,

Advertisiment
她和爸爸玩得異常開心。

媽媽見如此, 更是生氣, 她使用極端手段, 把老公踢走, 把孩子揪過來, 讓孩子坐在桌子前, 學習認字。

小樹很不高興, 把擺在面前的紙都撕掉, 把筆扔得到處都是。 母女倆的矛盾迅速激化。

小樹的媽媽呢, 不但不反省, 反而罵大凡:“都怪你, 要不是你這麼慣著孩子, 整天讓孩子這麼瘋玩, 她怎麼會沒有學習的心呢?我小時候, 那看到紙、筆、書都是親的。 你看看孩子成什麼樣子了, 早晚被你毀掉。 ”

大凡對妻子做了半天功課, 他勸妻子找一個教育專家聊聊, 看看玩對孩子重要, 還是學習對孩子重要。

妻子半信半疑, 還真找了個著名的教育專家, 她把大凡的這些做法告訴專家, 請他提供一些重要的教育觀點, 幫助自己說服丈夫。

Advertisiment

結果教育專家說:“只有會玩的孩子才會學。 像你這種行為, 就是把孩子當成玩具, 是在玩弄孩子, 而你丈夫的行為, 看著是和孩子打打鬧鬧, 沒心沒肺的, 實際上卻發展了孩子的身體機能, 鍛煉了孩子的感覺器官。 ”

遊戲是孩子的種特殊學習方式。 在玩遊戲的過程中, 孩子的各種感覺器官得到發展, 不斷豐富大腦對外界的認知。 尤其是和父親iB種具有冒險精神而沒有任何功利性色彩的玩耍, 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就更有意義, 也會讓孩子更盡是。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