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假後寶寶成了小夜貓 如何哄睡寶寶

哄寶寶睡覺是場艱苦的戰役!說到這個話題, 不少媽媽都舉手有話要說, 恨不得寫出一本哄睡辛酸血淚史。

尤其是長假過後, 寶寶的“電量”似乎一直耗不完, 到點了總是不睡, 大人的眼皮都在打架了, 小傢伙卻還嗨不停……難道這熊孩子是上天派來折磨娘親的?不!孩子之所以會是“小夜貓”, 多半是因為以下幾個原因:

後寶寶成了小夜貓 如何哄睡

小夜貓不願睡覺的理由

1、睡前太興奮

睡前太興奮, 是絕大多數“小夜貓”難以入睡的原因。 很多孩子到了睡覺時間, 還玩得非常起勁, 以至於躺在床上了, 依然興奮得睡覺不著。

Advertisiment

2、家庭環境的影響

如果家人有晚睡的習慣, 或者到了孩子該睡覺的時間, 說話聲、電視聲此起彼伏, 這就難怪孩子會晚睡了。

3、想要爸爸媽媽陪伴

如果爸爸媽媽白天給寶寶的陪伴比較少, 到了晚上寶寶可能會為了得到爸爸媽媽更多的陪伴而拒絕入睡。 故事講了一遍又一遍, 哄睡的歌哼了一首又一首, 孩子還是不斷要求“媽媽, 我還想聽”。 別怪孩子要求太多, 是你給孩子的陪伴太少了!

4、白天沒有充分的遊戲活動

發展心理學認為, 孩子需要通過玩各種遊戲來釋放大量的精力。 但現實中, 很多大人喜歡將成人的生活方式套在孩子身上, 不喜歡孩子玩得太瘋, 總讓孩子玩一些比較安靜的遊戲, 如搭積木、畫畫、看電視等。

Advertisiment

如果孩子白天沒有充分的遊戲活動, 那麼到了晚上, 孩子的精力仍然會非常旺盛。

瞭解了導致孩子晚睡的常見原因後, 爸爸媽媽們及時調整, 還是可以避免孩子成為“小夜貓”的。

對孩子的生長發育來說, 吃和睡都同樣重要。 朵朵小時候也是個不愛睡覺的“磨人精”, 對於如何哄娃睡覺, 我也嘗試了很多方法。 後來發現, 最簡單的辦法往往最有效:

提前調成睡眠模式

孩子到底睡多少小時好, 其實沒有標準的答案, 我們也沒必要對著表格、掐著時間讓孩子幾點入睡, 幾點醒來。

一般來說, 孩子在幾個月大的時候, 會慢慢形成自己的睡眠習慣。 大人摸准了孩子的睡眠習慣後, 提前營造睡眠的氛圍, 把孩子提前調成“睡眠模式”:比如調暗房間的燈光,

Advertisiment
關閉電視, 不再高談闊論等, 能讓孩子養成到點就睡的習慣。

等到孩子大一點了, 也可以讓孩子自己做些睡前的準備工作, 如換衣服、整理床鋪, 刷牙、洗臉等。 所謂的“睡前儀式”, 其實也就是這麼一回事——在孩子睡覺前, 固定做某些事情(如洗臉刷牙、講故事), 讓孩子做完這學事後, 就知道自己要睡覺了。

無聊大法

想哄孩子睡覺, 就不能陪他玩興奮的遊戲, 什麼無聊做什麼。

朵朵還小的時候, 朵爸為了哄她睡覺, 講了一個又一個的睡前故事, 孩子依舊精神得很, 後來朵爸拿起一本《上下五千年》, 沒一會兒工夫, 孩子就開始打哈欠揉眼睛, 嚷著要睡覺了。

另外, 睡前玩一些比較安靜, 需要反復操作的遊戲, 也能起到讓孩子“犯困”的效果,

Advertisiment
如撕紙、剪紙、塗鴉等。

大人想解放, 先找到替代品

身邊很多孩子都有需要大人陪著入睡的習慣, 少數寶寶比較獨立, 不用黏著大人入睡, 詢問一番後發現, 凡是可以獨立入睡的寶寶, 都喜歡抱著自己喜歡的東西睡覺, 如摸起來柔軟的毯子、毛巾、毛絨玩偶等。

大人想解放, 還得先找到可以哄娃入睡的替代品。 但這一點, 不是對所有寶寶都奏效。 如果你家寶寶也表現出這樣的傾向, 滿足他的需求, 大人會輕鬆很多。

別用白天的小睡, 填補夜間睡眠不足

“寶寶晚上睡不好, 白天讓他多睡點, 補上夜裡那一覺吧!”

當家裡的“小夜貓”總不愛睡覺, 不少媽媽會想到“白天讓娃補一覺”的做法。

這種做法一次兩次可以,

Advertisiment
但長期下來, 寶寶的生物鐘會被擾亂, 白天睡夠了, 晚上就來折騰爹媽。 況且, 孩子長身體, 主要還得靠夜裡那一覺。

糾正寶寶睡覺白晝顛倒的習慣, 可以縮短寶寶白天的睡覺時間。

白天孩子睡覺時, 房間的光線不要太暗, 家人的活動也不要太過於安靜。 相反地, 晚上睡覺時, 房間不要開著燈, 家人儘量安靜, 這樣能調整寶寶的睡眠方式, 不再當“小夜貓”。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