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值得借鑒的古代育兒法

寶寶從出生到滿月, 為新生兒時期。 這一階段寶寶的特點是:初理母體, 接觸新的環境, 而自身發育尚待完善, 適應能力較差, 精心護理對寶寶成長非常重要。 新生寶寶在這個階段還要面臨斷臍、護臍、拭口、解毒等問題, 這些護理品質的好壞, 將直接影響其健康。

新生寶寶必須注意寒溫的調護, 以減少呼吸道感染。 還要注意合理哺乳, 以免出現消化道疾病, 洗浴等其他生後起居及禁忌。 新生兒的死亡率比任何時期都高, 必須隨時觀察, 對早產兒更應細心護理。

斷臍護臍

古代醫家對斷臍和護臍非常重視,

Advertisiment
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 總結出一套科學的、行之有效的、當然也是比較簡陋的方法進行護理。 直到現在, 這些方法還有值得借鑒之處。

出聲嬰兒斷臍後, 由於結紮不緊, 或消毒不嚴, 或護理不當而被不潔之物污染, 在臍部會發生多種疾病。 臍中濕潤, 久而不幹者, 名臍濕;臍中赤腫糜爛, 膿液流溢者, 名臍瘡。 二者本為一病, 只是輕重程度不同, 現代醫學稱為臍炎。 臍腫光浮如吹者名臍突, 現代醫學稱為臍疝。

臍部感染侵入血循環, 可以產生新生兒敗血症, 必須引起足夠重視。

『原文』斷兒臍者, 當令長六寸。 長則傷肌, 短則傷髒。 (《備急千金要方・初生出腹第二・卷五上》)

『釋義』新生兒斷臍, 應當留六寸長, (約合今天三寸)過長損傷胎兒肌膚, 若留得過短又會損傷新生兒的臟腑。

Advertisiment

『原文』小兒初生, 即當舉之。 舉之遲晚, 則令人中寒, 腹內雷鳴。 乃光浴之, 然後速斷臍。 不得以刀子割之, 須令人隔單衣物咬斷, 兼將暖氣呵七遍。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