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個別化訓練計畫-1(補充說明)

一、模仿

模仿較差。 配合聽指令訓練模仿。

1.模仿手部動作:配合兒歌或節奏, 做手臂和手指模仿。

2.多做操作性模仿:看老師做一個簡單橡皮泥或積木模型, 從老師做一步孩子跟一步到老師做完後孩子仿做。

3.社交性模仿:老師給布娃娃穿衣、洗臉、餵飯, 讓孩子模仿。 同時, 需要模仿老師說了哪些話, 有一定基礎後, 老師可以提問:“娃娃哭了, 你怎麼辦?”由孩子來回答, 答案要多一些, 讓孩子從小接受多方面看問題的能力。

4.模仿發聲方面, 重要的是訓練其理解語言與場景間的關係, 並能準確把握這種關係。

二、感知覺

Advertisiment

聽覺訓練, 辨別說話人的語氣, 使孩子具備利用聽到的資訊來説明自己學習和分析的能力, 從而理解他人並且和他人合作。

1.各種視覺訓練繼續做, 多做動感式視覺訓練, 如在門上吊一個乒乓球, 讓孩子先用手推, 再用拍子推。

2.聽覺訓練非常重要。 叫他名字有反應--在任何時候叫他都有反應(如他玩得非常入迷)

聲音辨別:動物叫聲辨別

3.觸覺練習繼續做。

三、大運動

孩子在控制肌肉張力、靈活伸展肌肉方面有一定困難, 彈跳較差

1.單腳站立

2.投籃

3.墊上運動

4.彈跳

5.賽跑

四、精細運動

訓練的關鍵在於孩子能在生活中運用這些技能。 因此, 訓練中要結合生活實際, 給孩子工作的機會和時間, 讓孩子從中享受一種創造的樂趣。 孩子在同時使用雙手並做反方向動作較差,

Advertisiment
如擰螺絲。

1.多用手指, 增強靈活性:用手指撿紙片, 可用比賽方式, 增加趣味, 也可讓他只撿其中的幾項(如紅色的星星)。

2.在直接利用手指有一定基礎後, 可訓練用棉簽沾漿糊貼紙, 沾水彩在紙上畫畫。 不管他畫什麼, 都要鼓勵, 要幫助他想像畫的是什麼, 慢慢鼓勵他自己說出來。

3.用筆訓練。 要嚴格要求孩子握筆姿勢正確, 注意力集中, 坐姿也要正確。

4.折紙、撕紙和剪紙繼續練。

5.雙手並做反方向動作:擰瓶蓋、擰螺絲帽、開掛鎖。

五、手眼協調

首先在視覺對視、視覺追蹤上下功夫, 還要多做精細運動, 有了一定基礎後要進行大範圍的手眼協調活動, 漸漸縮小活動範圍, 最後孩子能具備獨立完成的能力。

Advertisiment

1.橡皮泥製作要繼續:由一步模仿製作慢慢地加到兩步、三步, 但一定要注意培養孩子獨立工作的能力。

2.從仿搭積木到自己塔。 (可以是想像的, 也可以是聽指令或按要求的)

仿搭時要孩子看、聽、做相結合。 仿搭是一個玩的過程, 要複習鞏固其他部分所學內容, 如顏色、形狀、上下、高低、左右等概念。

孩子自己搭積木的時候, 一開始可要求他搭個房子, 搭座橋, 使各種物品在孩子的頭腦中有一個清晰的印象, 這種印象非常重要。 待孩子有了一定的能力後, 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搭一個幼稚園, 鼓勵孩子說出幼稚園有哪些人、建築物等, 幫助他回憶看到的東西和探索的能力。

如搭積木時多提問, 引導他正確回答, 學習求助, 學習提問,

Advertisiment
如:“媽媽, 你搭的是什麼?”&#

8220;媽媽, 你看我搭的是什麼?”“我搭的好不好?”

3.按要求串珠, 培養孩子按圖操作的能力, 使他對工作程式有一定的瞭解。

4.多做畫畫、塗色、走迷宮的訓練。 在用筆的過程中, 鼓勵孩子表達他做了什麼, 也要注意想像力的訓練。 一開始教簡單的, 如小白兔要回家, 有兩條路, 一條有狼, 問孩子為什麼不能走那條路, 同時走迷宮時注意用筆時線條不能碰上邊緣。

六、理解認知

理解部分非常重要, 理解力訓練離不開下面幾部分, 應該以玩為主, 在玩的過程中去學, 我們要幫助他建立這樣一種能力:讓他自己從日常生活中悟出很多道理, 能融會貫通, 舉一反三。 因此, 我們在跟孩子玩的時候, 要有目的地去做, 如孩子不理解快慢,

Advertisiment
我們在開汽車的過程中反復講述快慢的意思, 讓他從中體會。

首先要發展概念認知能力, 在此基礎上訓練配對能力、分類能力、理解先後次序的能力、 概念的理解能力。

1.擴大認知面。 這項訓練不單在課桌上教, 而要在日常生活中隨時隨地的做, 如在日常生活中多引導孩子觀察、模仿, 通過書本和日常生活等不同的角度來認識同一種事物。

2.配對。 有差異實物配對--相片和實物--圖畫與實物。

3.簡單的分類。 對一樣、不一樣的理解。

4.對日常用品按用途分類。 一定要按孩子的能力來做, 不要做的太難。 在一堆卡片中找出吃的和玩得, 一堆玩具中找出交通工具和積木。 隨年齡的增長和認知面的擴大, 分類的難度要加大。

5.常用的方位詞如上下、前後、裡外等,在發指令是就要經常用,如要求他先做什麼、後幹什麼,可轉換角色,由他發指令。

6.數概念的訓練。按自然數數數--倒數數--按任意起止數數數(如2-8),發展5以內數的概念,點數能力和按數取物的能力,幫助孩子理解總數與量的關係。

7.概念的理解能力對孩子來說比較抽象。這個目標是需要分解的,從簡單的、常用的入手。象紙製品、木製品、鐵製品等比較容易認識,先灌輸這樣的屬性概念,慢慢才教他分類。

七、表達

1.在日常生活中,不要立即滿足孩子的需求,要求他用正確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需求,使用帶上稱為的完整句子,同時在任何時候不要剝奪孩子選擇的權利,給他選擇的機會也就給了他多表達的機會。

2.陳述句簡單句型的訓練。要求掌握“我會--”“我愛--”“--在天上”“用什麼幹什麼”“什麼象什麼”“什麼比什麼”

3.感歎句。在生活中家長要多用誇張的語氣和孩子說話,結合情景較孩子學感歎句。要求掌握“什麼怎麼樣?”“什麼幹得怎麼樣”“誰真怎麼樣”“--太--”“--可--”。

4.疑問句。平時我們要多問,如“你想吃嗎?”“你想玩嗎?”“你想要什麼?”“他們在幹什麼?”“哪裡有什麼?”。孩子會回答疑問句還遠遠不夠,關鍵要孩子能掌握和運用,所以角色的互換很重要,讓孩子來扮演家長或老師,不光訓練了孩子的語言,也訓練了孩子玩假想遊戲。

5.祈使句。這是社交能力的一部分,我

們仍然要設計場境來幫助孩子學習,在遊戲中讓孩子學會“請”“吧”“要”“不要”這些句子,也從中讓孩子靈活得體的所有禮貌用語。

6.在幫助孩子掌握句型的同時,訓練孩子學習描述。可選擇一些特徵明顯的動物、水果、各種職業的人物來讓孩子描述,要孩子發現事物間的不同點和相似點,做多了就回具備分析的能力。訓練時要往深處做,不要停留在表面上。

八、自理

關鍵是家長要放手讓孩子去做,培養自覺性和勞動的習慣,讓孩子有興趣、有動力參加簡單的家務勞動,訓練孩子對工作程式的理解,使他能具備組織能力。

1.生活上應該能做到的都由他自己去做,而且是自動做。如飯前分碗筷,簡單清洗水果等。

2.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所有孩子自己的學習用品、玩具等應該讓他從哪拿就放回哪。

九、社交

關鍵是培養社交動機和技巧。正確使用禮貌用語、接聽電話、表達要求,學習輪侯、角色遊戲。

1.正確表達自己的要求。家長要嚴格要求,當他有要求時,不光有表達,而且要完整地、正確地表達,儘量使用禮貌用語,使禮貌用語生活化。平時對孩子出現的白符合要求的行為或語言,要及時糾正。前面語言部分訓練的句型,一定要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運用出來。

2.能和他人主動打招呼。無論在家中還是在外面,要抓住每一次機會來訓練孩子和他人打招呼。

3.學習理解他人在想什麼(察言觀色)。訓練時和讓孩子看一些表情卡,讓他描述卡片上的人或動物怎麼啦,引導他使用“他怎麼啦”這個句型。有一定基礎後,讓他觀察家裡人怎麼啦,該怎麼辦,使他能關注他人的需要,並且學習説明他人。在家裡有一個人故意裝做生氣,另一人帶孩子觀察對方的表情,讓他說出對方怎麼啦,這樣的訓練要經常做。

4.任何一部分的訓練,都要注意生活化,最終融入社交生活,如輪侯和在大運動訓練中進行。

5.玩伴。同齡孩子的行為能對他的行為產生參照作用。

日期 2002年7月22日

5.常用的方位詞如上下、前後、裡外等,在發指令是就要經常用,如要求他先做什麼、後幹什麼,可轉換角色,由他發指令。

6.數概念的訓練。按自然數數數--倒數數--按任意起止數數數(如2-8),發展5以內數的概念,點數能力和按數取物的能力,幫助孩子理解總數與量的關係。

7.概念的理解能力對孩子來說比較抽象。這個目標是需要分解的,從簡單的、常用的入手。象紙製品、木製品、鐵製品等比較容易認識,先灌輸這樣的屬性概念,慢慢才教他分類。

七、表達

1.在日常生活中,不要立即滿足孩子的需求,要求他用正確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需求,使用帶上稱為的完整句子,同時在任何時候不要剝奪孩子選擇的權利,給他選擇的機會也就給了他多表達的機會。

2.陳述句簡單句型的訓練。要求掌握“我會--”“我愛--”“--在天上”“用什麼幹什麼”“什麼象什麼”“什麼比什麼”

3.感歎句。在生活中家長要多用誇張的語氣和孩子說話,結合情景較孩子學感歎句。要求掌握“什麼怎麼樣?”“什麼幹得怎麼樣”“誰真怎麼樣”“--太--”“--可--”。

4.疑問句。平時我們要多問,如“你想吃嗎?”“你想玩嗎?”“你想要什麼?”“他們在幹什麼?”“哪裡有什麼?”。孩子會回答疑問句還遠遠不夠,關鍵要孩子能掌握和運用,所以角色的互換很重要,讓孩子來扮演家長或老師,不光訓練了孩子的語言,也訓練了孩子玩假想遊戲。

5.祈使句。這是社交能力的一部分,我

們仍然要設計場境來幫助孩子學習,在遊戲中讓孩子學會“請”“吧”“要”“不要”這些句子,也從中讓孩子靈活得體的所有禮貌用語。

6.在幫助孩子掌握句型的同時,訓練孩子學習描述。可選擇一些特徵明顯的動物、水果、各種職業的人物來讓孩子描述,要孩子發現事物間的不同點和相似點,做多了就回具備分析的能力。訓練時要往深處做,不要停留在表面上。

八、自理

關鍵是家長要放手讓孩子去做,培養自覺性和勞動的習慣,讓孩子有興趣、有動力參加簡單的家務勞動,訓練孩子對工作程式的理解,使他能具備組織能力。

1.生活上應該能做到的都由他自己去做,而且是自動做。如飯前分碗筷,簡單清洗水果等。

2.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所有孩子自己的學習用品、玩具等應該讓他從哪拿就放回哪。

九、社交

關鍵是培養社交動機和技巧。正確使用禮貌用語、接聽電話、表達要求,學習輪侯、角色遊戲。

1.正確表達自己的要求。家長要嚴格要求,當他有要求時,不光有表達,而且要完整地、正確地表達,儘量使用禮貌用語,使禮貌用語生活化。平時對孩子出現的白符合要求的行為或語言,要及時糾正。前面語言部分訓練的句型,一定要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運用出來。

2.能和他人主動打招呼。無論在家中還是在外面,要抓住每一次機會來訓練孩子和他人打招呼。

3.學習理解他人在想什麼(察言觀色)。訓練時和讓孩子看一些表情卡,讓他描述卡片上的人或動物怎麼啦,引導他使用“他怎麼啦”這個句型。有一定基礎後,讓他觀察家裡人怎麼啦,該怎麼辦,使他能關注他人的需要,並且學習説明他人。在家裡有一個人故意裝做生氣,另一人帶孩子觀察對方的表情,讓他說出對方怎麼啦,這樣的訓練要經常做。

4.任何一部分的訓練,都要注意生活化,最終融入社交生活,如輪侯和在大運動訓練中進行。

5.玩伴。同齡孩子的行為能對他的行為產生參照作用。

日期 2002年7月22日

相關用戶問答